APP下载

小议“生活化”初中物理教学

2016-01-21陈静车俊萍

中国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练习题所学生活化

陈静+车俊萍

陶行知说:我们的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生活。本着这一思想,我遵循“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育理念组织初中物理教学,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把生活中的问题物理化,把物理问题生活化,以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和为生活服务的特性。那么,什么是“生活化”的初中物理教学呢?我认为应从五方面考量。

一、教学资源“生活化”

物理学中的理论既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因此,教师的教学资源应“生活化”,即广泛搜集与生活密切相关,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的资料,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产生共鸣。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例如,在教学“汽化和液化”这一内容时,可播放我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发射架的底部腾起大团“白气”的实况录像,并提出两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其一,炒菜前,把油倒入热锅时,不慎将几滴水洒入热油,为什么水会马上被溅出来;其二,用油煎煮熟的饺子与用水煮的饺子在颜色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从而使物理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总之,教学资源“生活化”,即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物理、用物理,以引导他们关心、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正确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最终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民”意识。

二、教学情景“生活化”

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与物理学相关的情景,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力使教学情景“生活化”,以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愉快地学习物理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热容”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从与生活相关的提问(夏天在同样的阳光照射下,光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走在水中却感觉凉爽,这是为什么)入手,引领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物理知识。又如,在教学“电荷”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与所学物理知识紧密相连、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剪报(2006年国庆节过后,海口两位环卫工人在万绿园扫地时拖动掉在地上的氢气球,不料氢气球爆炸,两人被炸伤),以启发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原因是:氢气球与地面摩擦起电,导致爆炸),从而使他们深深体会物理学对生活的重要意义。还有,在教学“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诸如“地球上能源会枯竭吗”等问题,提升学生的节能意识,强化他们的环保观念,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最终培养他们勇于质疑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过程“生活化”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能将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乐于主动思考,并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基于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搜集生活材料(例如,瓶瓶罐罐等)用于实验操作,从而使学生对实验过程产生亲近感。例如,在教学“电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用学生常见的HB、4B铅笔芯的串联、并联,以分别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导体材料、长短以及粗细的关系。又如,在教学“压强”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分别用小刀的刃和背,以相同的力试切土豆、地瓜等,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还有,在教学“浮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将空易拉罐或小皮球慢慢压入盛水的盆中,以感受手掌受力的变化,从而初步体验物体排水多少与浮力的关系。总之,将生活材料作为实验器具,既使初中物理教学过程变得生活化,又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的实用性。

四、课堂练习“生活化”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练习题要贴近生活,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例如,在教学“透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练习题:在森林公园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请解释原因。又如,在教学“电与热”这一内容时,教师可给学生布置这样的练习题:用电热水壶烧开一壶水,傍晚用时比早上用时长,请解释原因。总之,通过巧妙的设计,将生活问题转化成物理习题,既能让学生备感亲切、有趣,又促使他们积极地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从而愉快地学习物理。还有,在教学“摩擦力”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练习题:分析自行车的结构,找到其发生有益摩擦的地方,请说出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找到其发生有害摩擦的地方,请说出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

五、课后作业“生活化”

课后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因此,教师有责任布置一些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问题、积极联想,最终提升他们物理学习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电功率”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课后作业:请观察电能表,记录一个月消耗的电能,并结合钟表测出家中某一电器的实际功率。又如,在教学“透镜”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一是自制冰凸透镜和凹透镜;二是对比老花镜和近视镜,寻找其外形的不同之处,再分别透过它们,从不同的距离看书上的字,并寻找不同之处;三是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完成一个小制作,并解释原因(如,让学生自制橡皮筋测力计等)。这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最终提升他们物理学习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荣成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梁金)endprint

猜你喜欢

练习题所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非所学
非所学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条形磁体附近磁通量的最大值分析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