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思维的“产生”与“表达”

2016-01-21崔香一李修乐

中国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产生诱导教师应

崔香一+李修乐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须注重学生思维的“产生”与“表达”。

思维“表达”(即“写”和“说”)体现了思维“产生”的清晰与否和正确与否。本文旨在结合高中语文教学,从思维的“产生”和“表达”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思维的“产生”

思维的“产生”既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又需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诱思”(启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最好诠释。

1.预习中的“诱思”

预习是学习的“前奏”,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教师须疏导学生的思维。就高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各种问题的预习范围。例如,文体不同,预习目标、方法就不同,因此,只有明确文体,才能确定预习策略。通过教师的“诱思”,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逐渐学会常规性的预习策略,并具备独立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2.教学中的“诱思”

为了更好地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教师须在课堂上恰当地引领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话题作文时,教师必须关注话题作文的立意,从而引导学生选择适宜的写作材料和恰切的表达形式。只有这样,作文的立意才能切合题意。

3.思维的“整合”

在启发、诱导学生的思维后,教师应给学生留下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即让学生从容地分析、综合、判断及梳理知识,也就是思维的“整合”。根据布鲁姆的“掌握学生”理论,教师应树立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思想,学生也应“寻求对自己价值肯定的承认”,即为“掌握而学”,只有双方达成这一共识,课堂才不是互相拥挤、排斥的空间,而是一个有益于思维“整合”的适宜而宽松的空间。

二、思维的“表达”

启发、诱导学生思维的最终目标是“表达”,“表达”是检查学生思维正确与否的、外在的和有形的东西。具体有两点。其一,为学生创设民主、自由的表达空间,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的“表达”是学生思维后的产物,“表达”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引导及创设的情景。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就应对学生的“表达”多肯定、少批评。其二,教师要规范学生“表达”的内容,即使“表达”的内容准确而完整。例如,教师在引领学生练习语言文字表达题时,务必要求学生的“表达”准确而完整。为此,教师应做到两点。一是教师刻苦训练自身的语言表达,以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榜样。二是在课堂发言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个学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使他们有更多获取成功的机会。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教育改革家布鲁姆指出:只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宜的帮助,这个学生就能学好,其他学生也能学好,也就是说,学生学习的差异不在智力,而在速度。

总之,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以达到训练学生大脑机能的目的,这不仅是高中语文学科的功能之一,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培养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积极思维,并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其实,教学就是教师给学生一把“钥匙”,他们拿了这把“钥匙”能自己开“箱子”和“门”,并到处去“找东西”。这就是教师交给学生的智慧。因此,教师只有启发、诱导学生进行思维,给予他们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才能使他们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只有这样,思维的训练才能真正贯穿于高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为“掌握而教”,学生才能为“掌握而学”;只有这样,高中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跟上现代社会的步伐。

(作者单位:1.山东省临沂九中 2.山东医药技师学院)

(责任编辑:梁金)

猜你喜欢

产生诱导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玉米单倍体诱导系XKY—1和XKY—2的选育研究
一类捕食食饵系统中交叉扩散诱导的图灵不稳和斑图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论分镜头脚本在动画短片创作中的应用
当代城市综合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
浅析对欧洲中世纪大学学位制度的认识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包头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将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