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标准化
2016-01-21
近年,标准与标准化一时成为年度热词。什么是标准,与传统的质量、品牌的关系如何?关于这个问题,山东省质监局副局长谷源强有过一段经典概括:“标准就是把优秀变为文字,标准化就是把优秀变为习惯,质量是把标准执行到位,品牌是把标准变成文化。”
标准之所以能够引领产业或行业发展,主要存在于标准中不易被人发现的信息。或许某个标准是一个行业的普遍标准,所有人都要遵循,也基本能够达到标准要求,整个标准篇幅内都是讲行业普遍情况,但最重要的信息是那些隐藏在标准中的,代表着这个行业发展方向的潜在信息,在制定标准时,每一个分技术委员都会对一个标准的潜在发展留有空间,或许用文字表现出来,或许隐藏在文字下面;标准让人知道了这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样激励着企业或组织超越这个水平,引领行业,持续推动标准的发展。如果企业只是追求符合标准值,还以符合某项标准值沾沾自喜,这个企业会在“大佬”们身后追的很累,在行业内可有可无,一不留神就会被淘汰。
标准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基本体现。在某公司人事部举行的组织架构培训学习中,讲课老师举了一个公司文件标准化的例子来说明公司组织治理的问题,“如果一个公司的文件、记录、表格,每个部门都有各自风格,纸张大小、装订、编号都各具特色,这家公司肯定不是上市公司”。标准化管理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的素养,贯穿整个企业,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绝不能仅仅归于某个主管标准化的科室来负责。工作流程标准化、文件记录标准化、衣着行为标准化、安全环保标准化、管理职责标准化、信息管控标准化、考核激励标准化等等,涉及公司每一个部门,贯穿工作全流程,从而使公司更容易摆脱人治实现法治。
标准化阻碍创新还是促进创新。有人提到:公司全面推行标准化,一言一行都按标准,那这个组织中的个人岂不成了机器人,谈何开拓创新?这是误解。标准化是让个体在组织中规范行为,不是规范思维,就像是军队踢正步,里面包含的文化因素和管理理念更大一些。在思维和头脑风暴之外,如果有一套严谨的验证标准和评判标准,有助于提高创新效率,摒弃个人偏见,减少资源浪费。现在衡量标准化工作是否深入的一个标准,就是看是否建立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同步机制,这里面说的标准化就是服务于创新活动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标准工作重心在何方?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刚刚结束的G20峰会的采访中说的一句话很贴切:“标准是为了满足市场和消费者的”。企业不能因为做标准而做标准,也不能只低头做标准而不顾市场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当前标准化改革中,放开了标准起草权,企业有权利主导起草标准并能够通过备案具备法律效应,如果单纯为了做标准,只要愿意就起草数万标准,这是合法的,但这无益企业发展,也不是政府所引导的方向。企业做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并向国家备案,一定是有益于企业发展,服务于企业战略,有经济利益和发展规划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