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法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探讨 ★
2016-01-21黄政
基于生命周期法的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构建探讨★
黄政
(湖南工业大学)
【摘要】在我国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下,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解决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企业如何在现有的会计系统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以充分及时收集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根据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下的规划、分析、设计、执行、反馈五个主要的阶段探讨了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具体构建方法。
【关键词】生命周期法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F235;F273.2
★湖南工业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生命周期法的环境会计系统构建》(项目编号:2014HSX10)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与我国目前的会计体系下企业对资源耗费以及产生环境成本的不加计量密切相关。环境会计的不完善,特别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使得企业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制约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呼声也越来越大,国家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也必将越来越严格。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企业就需在现有的会计系统基础上建立起一套环境会计信息系统,以充分及时收集并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本文按照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法,将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构建分为规划、分析、设计、执行及回馈五个过程,这些过程包含了下列几个重要的阶段:1.了解系统如何能够支持企业的需求;2.有了明确的需求以及对于需求清楚的定义后,即可开始从事系统的分析、设计工作;3.将设计落到实处,并且经过不同的测试阶段,当一切问题解决,系统就可以正式上线运行执行它所赋予的任务。
在新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将可能发生许多问题,例如现有员工的素养与技术、新系统须涵盖哪些功能、由谁负责发展等。这些系统开发的问题必须分阶段,依照轻重缓急的顺序、协调并整合、有系统地解决,才能成功地发展新系统。
一、规划
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构建是跨部门合作的项目,构建后的推行与改进也须各部门的充分支持与配合执行,因此企业应做好相关的规划及管理工作,才能确保信息系统达到预期效果。企业可以利用计划评审技术(PERT)以及甘特图作为规划工具,为使环境会计信息系统更有效率的建立,企业应先成立环境会计信息系统项目组,一般由环安、会计及信息三部门组成核心成员,其他相关单位如管理、厂务等也应视需要加入项目组。
二、分析
系统分析的目的在于搜集与新系统有关的信息,以决定系统的需求。对于通过初步调查的需求,系统分析人员应先调查现有的会计信息系统,
以决定系统发展项目的性质与范围,并了解其优缺点。项目组应对新系统提案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决定其是否可行,即进行可行性分析。可行性分析工作完成后,应提出可行性分析报告,由项目组据以决定是否进行新系统发展方案。在系统观念性设计、实体设计以及施行与转换等阶段,也应更新可行性分析,重新评估系统的可能性,并由项目组决定系统开发工作是否继续进行、是否应作调整或立即中止。系统分析人员应该审慎的利用各种方法搜集有关的资料,并请相关人员协助确认,以确保信息需求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三、设计
设计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新系统的处理流程,以及如何处理这些流程的方法。因此此步骤至关重要,具体应从环保成本分类、设计编码、订定支出判定准则及环保效益衡量四部分,设计构建环境会计信息系统的处理流程。参照国外环境成本的先进经验,可将环境成本分为营运成本、上下游关联成本、管理成本、研发成本、社会活动成本、损失及补救成本等六大类。
(一)营运成本
营运成本是企业从事主要营运活动时,为减轻、预防或消除因营运活动对环境的冲击,以及有效利用资源所产生的成本。营运成本是企业最主要的环境保护成本,可分为污染防治成本、全球性环境保护成本、资源永续利用成本等三项。
1.污染防治成本
在污染防治目的下,为减少企业营运活动对环境冲击所发生的成本,如污染防治管线末端的设施或设备投资与营运费用,包括清洁生产、企业遵循成本、空污费、水污费及土污费等。该项环境保护成本的产生,大都是为符合环境法规的规范而采取相关环境措施。污染防治成本可再细分为空气污染防治(包括酸雨)、水污染防治、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噪音防治、振动防治、异味防治、地层下陷防治及其他。
2.全球性保护成本
全球性环境保护成本是指为降低企业营运活动造成全球性或广大区域性负面环境影响的成本,例如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所产生的成本。全球性环境保护成本可细分为气候变迁预防(包括温室气体抑制、吸收或固化)、臭氧层破坏预防及其他。
3.资源永续利用成本
资源永续利用成本是指为达到资源永续使用目的,持续循环使用资源与废弃物处理的成本。包括抑制废弃物产生、可用资源循环利用及适当处理无法再利用的废弃物等。资源永续利用成本可分为有效率使用资源、减少和回收一般事业废弃物、减少和回收有害事业废弃物、处理和最终处置一般事业废弃物、处理和最终处置有害事业废弃物及其他。
(二)上下游关联成本
上下游关联成本包括企业上游环境保护成本和企业下游环境保护成本,企业上游环境保护成本是为减轻企业采购活动对环境产生冲击的成本;企业下游环境保护成本是为减轻因企业销售活动对环境冲击的成本。该项成本包括绿色采购的额外成本、减少容器或包装对环境影响的额外成本(如包装提袋使用可回收和再生纸袋的额外成本)、改善运送物流模式以减少用油所支付的成本、商品使用后的回收再利用或处置成本(如玻璃空酒瓶重复使用成本)、其他上下游环境保护成本(如对供货商提供指导以减轻环境冲击)。
(三)管理成本
管理成本是企业为管理环境保护活动所产生的成本,包括企业为减轻对环境冲击,规划构建环境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成本,以及与外部利害关系人沟通的成本(例如环境信息的揭露)。管理成本包含环境管理系统的执行和维护成本、环境保护相关证照取得成本、环境信息揭露和宣传成本、环境监测成本(监测设备成本属污染防治成本,巡视人员属管理成本)、员工环境相关训练成本、工作环境改善成本(含营业场所内的资源保育、绿化和景观美化)。管理成本可细分为环境教育、环境管理系统执行维护、环境监测及其他。
(四)研发成本
研发成本是为环境保护目的下相关研发的成本,包括环保友善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阶段减轻环境影响的研发及营销阶段减轻环境影响的研发。研发成本可细分为低环境冲击产品的研发、低环境冲击制造过程的研发、低环境冲击销售方式的
研发及其他。
(五)社会活动成本
企业为履行社会职责,而进行与环保有关的社会活动,该活动和企业营运无直接关系,但与环境保护有关,故此类活动产生的成本为社会活动成本。环保社会活动成本包括外部环境改善成本(如营业场所外的资源保育、绿化和景观美化)、对环保团体的捐助或财务支持、各种社会活动产生的成本。社会活动成本可细分为外部环境改善、环境保护捐助及其他。
(六)损失及补救成本
为恢复因企业营运而造成环境损害及相关诉讼的成本。包括将自然环境恢复至原始状态的成本、环境保护相关诉讼成本、环境损失的赔偿及减少环境冲击的保险费用等。损失及补救成本可细分为土壤复育、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保险及其他(和解、赔偿、罚款及诉讼等)。
为保证环境成本分类结构的完整性,并与企业营运功能相结合,应以产品生命周期作为实际分析时的依据,结合企业内部的会计、环保、信息及其他人员,从企业的经营活动对应投入的环保活动,配对至环保成本分类。其中企业的生产制造活动与营运成本配对;采购、销售及售后服务与上下游关联成本配对;研发活动与研发成本配对。各项活动因环境管理所产生的成本与管理成本配对。在企业外部分析构面,与企业营运活动无直接关系但与环境保护有关,属企业的形象与公关成本,例如赞助相关环保活动、对环保团体的捐助与财务支持等,可与社会活动成本配对。此外,企业尚存在偶发成本,如因环保意外疏失所招致的罚款、赔偿与处理费用等,这些成本长期以来被隐藏在其他各种不同的会计科目下,可与损失及补救成本配对。
代码设计可以二维矩阵对照结构来构建,此方式可将环保成本分类连结会计科目,反映环境财务信息。环境成本的支出判定准则分为三种,若专为环境保护而投入的成本,通过支出凭证直接归属为环境支出;若分属于生产投入与环保投入的成本,则请技术或环安人员判定环保比率,依比率分摊。企业因从事环境保护活动而产生的效益可分为“环保直接效益”与“环保附带效益”两部分,分别以“物量单位”及“货币单位”来衡量。其中,环保直接效益依企业营运活动分为资源投入相关效益、产出废弃物或环境影响相关效益、产品相关效益及其他活动相关效益等四类。而环保附带效益则以收入及费用节省两分类呈现。
二维矩阵对照结构表
四、执行
在进行系统实施与转换作业前,项目组应制定一套正式的计划,以确保相关作业得以顺利进行。系统实施的第一项工作为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的安装与测试,其目的在于确认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完全相容,并符合系统的要求。其次,组织应安排训练课程,培训使用者如何操作新系统,并允收使用者测试,以确保系统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并根据用户的意见对系统作必要的调整。
新系统通过测试后,应立即建立相关的规范文件,以便于有关人员使用及维护系统。项目组进行旧系统的转换工作,以新系统取代旧系统。视企业具体情况可选择直接转换、平行转换、渐进式转换以及先导转换等系统转换方式。系统转换完成后,项目组应视实际需要对系统进行必要的调整,并完成实施后复核,以找出及修正系统设计上的瑕疵。上述工作完成后,项目小组便可将新系统移交给信息部门,成为正式上线的系统。
五、反馈
正式营运的新系统,须作持续的反馈,以确认新系统是否能有效运作并解决问题,或者产生其他新问题有待解决,当必须进行大规模修正或更换系统时,又将进行下一个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参考文献:主要
[1]王艳红.构建我国环境会计信息系统[J].企业导报,2010(10).
[2]王建芳.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探究[J].企业研究, 2014(02).
[3]周惠明.低碳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披露框架设计[J].财会通讯,2014(19).
责编:王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