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音

2016-01-21

中国教师 2014年8期
关键词:春游校服女孩子

“近日,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小花》《牧马人》等影片,可学生根本就不了解那个时代的特性,思想上难以形成共鸣,激发不起观看兴趣。还有一些学校,放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陈旧影片,画面不清,停顿很多,学生厌烦,现场秩序较乱。”

—— 一名来自陕西省西安市的教师对当下一些基层学校的影视教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其内容陈旧,走马观花,流于形式,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正所谓‘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学校组织春游,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学生的童年生活本应该是丰富多彩的。组织学生春游等外出活动,关键在于规范,在于完善的安全措施,而不应‘堵,更不能‘取缔。”

—— 2014年4月10日,发生在海南文昌的校车侧翻事故,造成8名小学生当场死亡,32人受伤,4人重伤,28人轻伤。这一事故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不少人甚至呼吁取消中、小学春游。对于这一呼声,山东省青岛市市委高校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兼局长邓云峰强调了组织春游的必要性,以及保障学生安全的紧迫性。

“在上下班途中,我经常看到很多学生穿着松松垮垮的校服,背着大书包,低着头走路,举止不大方,缩手缩脚的,一点都没有青春的感觉。”

—— 近日,中小学学生的运动式校服引起网友集体吐槽。有网友直言在这样“丑到爆”的校服伴随下度过青春,十分可惜。这是西安某网站编辑齐飞的观点,在她看来,衣着可以帮助人表达自己。而尺寸不合适的校服,学生不喜欢却不得不穿,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影响。

“失去了多元标准的‘择校行为,强化的是我们的选拔性教育体制,固化的是集中教育机制,遏制的是孩子多元潜能的发展,特别是容易导致功利主义导向下的教育异化行为。”

—— 近日,北京一所民办小学举行了“幼儿园升小学”选拔,现场3 000多名孩子竞争仅有的280个名额。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在教育界引发了一番热议。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徐冬青认为,民办小学的“虚假火热”折射出的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我小时候吃相特别难看,妈妈天天把我的照片发在QQ空间,大家看了都笑话我,我上学了她还这样,让我很难堪。我认为是侵犯了我的肖像权。”

—— 湖北省枣阳市吉河小学五年级的小虎在谈到自己的权利被侵害时,提到了这样一件“难堪事”。关于儿童权利的讨论如今在社会上掀起了一阵热潮,很多家长、教育工作者对儿童权利缺乏概念,侵犯了孩子们的权利却不自知,给其成长留下了阴影。

“‘芝麻糊的‘糊为什么是第四声啊!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感觉已经不会说话了,我都怀疑自己是外国人……”

—— 这是某网友在看到网络上列出的易读错字后发出的感叹。近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上给出66个易读错的汉语词语,大部分人看后感到自惭形秽,大叹“涨姿势(知识)了”,很少有人能将其全部读对。严峻的现实甚至让有的网友调侃自己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

“长期以来,在农村乃至整个社会都有一种观念,认为女孩子被侵犯是一种羞耻,自己不敢说,父母也不敢对外声张,怕说出来会让家庭蒙羞,女孩子清白受污,甚至会招致外人指责是女孩子不检点。”

—— 近年来,教师猥亵性侵未成年学生的案件时有发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蒙上了阴影,令师德“蒙羞”。广东省政府督学钟院生认为,校园性侵案的一再发生,折射出一种观念弊端,这种观念让不良教师的违法行为得寸进尺,导致女学生受侵害而不被察觉。

猜你喜欢

春游校服女孩子
我的校服我做主
女孩子间的友谊有多奇妙呢
女孩子的钱都是怎么花光的
锐角
记忆深处的校服
春游
贵在坚持
左手右手
我们来春游
清明话春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