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与校园合作保安全
2016-01-20陈彬
陈彬
【摘 要】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一个家庭幸福极其重要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可见,家园合作互动将是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家庭 幼儿园 合作 安全
【中图分类号】G61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53-02
一、案例描述
3月份的一天下午放学时,一位家长急急忙忙地找到我,说孩子刚才被糖噎住喉咙了。原来今天是小一班乐乐的生日,放学时乐乐的妈妈带来了圆形的各色糖果,将糖果分发给班上的小朋友。当这位家长接到孩子时,孩子欣喜地说:“这是小朋友过生日,发给我的糖。”接着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正跑着,突然孩子一下子停了下来,脸通红。家长吓坏了,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后来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家长才松了口气。
“孩子生日吃糖”原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却因边跑边吃差点导致幼儿生命危险,这件事给教师和家长再次敲响了警钟,不能忽视幼儿的安全教育。
二、案例分析
幼儿园中,很多家长喜欢让幼儿带来一些食品与大家分享,而且家长平时也经常让孩子们拿着糖果在路上边走边吃,甚至是边吃边在在路上奔跑、游戏,家长们则远远地站在一旁,或是俩俩聊天,这些都是发生危险的安全隐患。孩子尚处在幼儿期,安全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极易受到伤害。如果我们家长有安全意识,经常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很多事情都是可以预防,甚至是可以避免的。
在幼儿园的各种资源中,家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幼儿安全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在现实中发现,家长这种特殊的宝贵资源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与运用。
(一)家庭对幼儿安全教育缺乏正确认识
家庭对幼儿安全教育缺乏正确认识,没有意识到家庭安全教育对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认为,幼儿安全教育是幼儿园的事情,实际生活中只有很少的家长在平时生活中经常教授孩子安全方面的知识技能。
(二)家庭安全教育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引导
家庭安全教育常常处于自然状态或习惯状态,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引导。一方面,有些家长自身防范意识较薄弱,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对孩子安全方面的状况缺乏了解,因而难以承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职责。另一方面,有些家长在安全教育方面存在严重盲区、误区。例如,家长一旦意识到外界对幼儿构成威胁的因素时往往采取全方位保护的行为,认为“少活动、少出事”。严格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越俎代庖包揽所有事务,剥夺孩子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机会,结果使得孩子缺乏基本的应对危险事物的防范能力。而有些家长片面追求幼儿智力发展,对孩子溺爱有加,过度保护,对幼儿的危险行为和不良习惯姑息迁就,造成幼儿缺乏避险意识和自救技能。
(三)幼儿园对家庭安全教育资源不够重视
幼儿园对家庭安全教育资源不够重视,尚未真正树立“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传统的安全教育往往是由幼儿园单方面发起的,家庭只起着“配合”和“接受教育”的角色。在幼儿教育中只强调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忽视家长对幼儿园安全教育活动的参与,结果造成家长缺乏对幼儿安全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对策与建议
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一个家庭幸福极其重要的因素。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指出,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容易倒塌。”由此可见,家园合作互动将是加强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倡导 “家园合作”,争取家长支持配合幼儿安全教育
在幼儿安全教育上,幼儿园及家长都应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共同预防安全事故,将幼儿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幼儿园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全面提高家长的整体素质及家教水平。
如:可以通过家长学校理论培训,提升家长生命意识,认识到家庭进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为幼儿安全自护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通过家园联系专栏向家长介绍自护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主动参与对幼儿自护能力的培养。
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护能力的一些家教方法,要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教给幼儿正确安全知识,强化其安全意识。例如,告诉孩子在进餐或饮水时先用手摸摸碗或杯子,以免烫嘴;不能边跑边说边吃东西;不能乱吃或乱喝没有生产标志的东西,不乱吃药;不能含着东西睡觉,不把杂物带到床上玩;会扶着栏杆上下楼梯;学会靠右行走,不猛跑;过马路走人行横道,注意来往车辆;认识红、绿灯等交通安全标志;开关门时不在门边玩;不把手放在门缝、抽屉里;知道120急救电话,认识防毒标志;教育幼儿不接触电插头、插座等,不在靠近电源的地方玩耍等等。
(二)强化“家园互动”,有效吸引家长参与幼儿安全教育
过去我们一般只强调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忽视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家的参与,结果家长接受幼儿园的具体活动也成了被动的,迫不得已的事,参与活动也被视为可有可无的事。幼儿园有效地吸引家长主动关心、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安全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不断改进,同进也可促使更多的家长成为称职的“教师”,为孩子营造安全成长的空间。
1.丰富家长参与类型
为了吸引每个家长都参与到幼儿安全教育中来,必须丰富家长参与的类型,帮助不同类型的家长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的科学方法。
(1)视觉型参与:建议家长多阅读“家园之窗”“ 网站上家园专栏”上有关幼儿安全教育的文章和信息,或利用班级互动平台,与家长交流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信息。
(2)听觉型参与:引导家长参加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家长会”“家长指导讲座” “家长课堂”、“家园共育座谈会”等活动。邀请交通干警、消防队、保健院儿保医生来园给家长做专题讲座,将一些家长需要的安全常识介绍给家长,提高家长自身的安全意识。或通过“接送交流”“电话交流”等形式与家长就孩子的安全教育问题交换意见,转变家长教育观念,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安全教育。
(3)动觉型参与:倡导家长通过参加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置身于幼儿园组织的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直接感知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4)触觉型参与:鼓励家长围绕安全主题展开讨论,挖掘、提炼隐含在家庭生活中的安全教育因素,获得相关教育资源并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如:《在家中玩耍》《厨房里的安全》《不乱用药品》《浴室里》……,在活动互动中增强了家长对安全教育的认同感,并激发家长的参与性,积极配合教师,从而达到教育的一致性,使对幼儿的教育达到一定的效果。
2.发挥家长独特优势
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优势、强项,教师要善于利用,加大家园共育的力度和强度。
(1)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不同的家长所从事 的职业是不同的,幼儿园要吸引家长加盟教师队伍,与教师形成优势互补的关系,以充实安全教育的力量。例如,可邀请身为消防队队员的幼儿父亲,进班开展“家长义教”活动,给幼儿讲消防知识,示范如何紧急疏散。还可邀请儿科医生的幼儿妈妈,为家长讲“传染病预防讲座”,为幼儿上“保护牙齿”的卫生安全活动。
(2)挖掘家长的时间优势。针对孩子们的爷爷奶奶都已退休,有充足的时间这一特点,可以把热心支持幼儿园工作的祖辈家长组织起来,建成一支安全教育志愿者队伍,邀请他们来园参与“家长护校”,为幼儿园的安全教育献计献策。
3.开发家庭教育资源
不同的家庭,周边的社会场所不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家庭附近有小区、公园的,可加强进行幼儿运动安全、交往安全教育;家庭附近有超市、玩具店的,可加强对幼儿进行防盗、防走失教育;家庭周边有车站、公路的,可加强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家庭附近有河流、人工湖、水池的,可加强对幼儿进行防溺水的教育。家庭只有把幼儿园和社区的安全教育资源充分地利用起来,才能拓宽幼儿安全教育的空间和内容,更新幼儿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总之,家园合作互动是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幼儿园与家长都应承担起幼儿安全教育的重任。幼儿园在强化幼儿安全教育的同时,必须整合家庭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在幼儿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创设一个安全无忧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