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学生学习方式的养成

2016-01-20陈长英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陈长英

【摘  要】在传统教学中形成了以老师教、学生学的学习常规。然而在现代新课改的推动下,我们鼓励和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带领下自主探究学习。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轻松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  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  有意义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032-01

一、教师的身份地位需要转变

几千年以来,尊师重教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并非制约教育发展的症结,而是其中所固有的定式思维,让教师往往在自我定位上有所出入,似乎这就注定了教学中的距离,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障碍,必须得以纠正。

(一)避免唱独角戏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作用的一种诠释,但并非教师就注定是孤独的舞者。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常出现的朋友就是老师手中一个根粉笔,抑或一本教材,除此之外,就只有剩下的老师在独自领舞。学生们难懂的芸芸众生云里雾里,都在所谓的尊师重教中被人为的压榨殆尽。这场教育的独角戏,也注定了效果的不理想。以初中语文为例,正是学生领会语言之唯美,感受言语之深奥之时,怎能不抓住这黄金塑性阶段,给语文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

(二)融洽的课堂氛围

从教的二十几个风雨经历,让我逐步感觉到,一篇文章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不是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在这过程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和气氛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下,一堂语文讲解,还一如既往的遵循,有板有限,亦步亦趋的墨守陈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全无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语文能有所感悟,那是跟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三)言语的技巧

改变教师在授课时一言堂的局面,力争在讲授过程中,创造和谐温暖的氛围,那就需要语言这个媒介来完成。我们习惯于教学中按照书本的原意,从头至尾,在其中包含的关键点,包括的内容和我们所要必须掌握的技巧。可能更多的都放在这个方面。那么即便我们简单的完成每节课所谓的任务,那仍然需要掌握语言的技巧来穿针引线。如何把必须的意境让学生们能更主动更乐于去接受,这就是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的能力所在。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如何,家长们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模式,打破教育中教师主导的守旧思想,其实最应该主张的就是学生才是学习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以往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得变一变了。

(一)学生要变客为主

古代的私塾教育,先生掌控着教学中一切,其实这种思想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改变以往的旧思想的同时,我们教师思想该改一改了,但是学生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当然了,这一切,我们教师在其中要发挥改变的主体作用。并非是老师操控一切,而是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变客为主。主动承担学习重任。

(二)带着问题思考内涵

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在以往的从教经历中,感觉到学生们注重教师的引导,但是更多的是局限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这就导致了千篇一律,说到底还是一根线、一根针,没有很好的发散,学生们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要让他们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那样才更有效果,更有收获。

(三)学会训练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忘记,其中最主要的是借助语文的学习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人们认为只有理科才能锻炼思维方式,其实这大错特错,无论什么学科,都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这里不仅包括直觉思维能力,就是直接的感染感召力。还要注意想象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文章的意境所要表达的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需要我们及时引人入胜,这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过程,马虎不得,大意不得。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

教师要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学,教师自己也要学,更主要的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眼睛只关注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上,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习惯。

(一)学习的时机

学习的过程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在这里要把培养学生的品质与其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也就是常说的知行统一。同时思维调理要清楚,一般来说,常识性的文章就是用复杂的关联词来表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从言语做好基础,分析透彻,让学生掌握从点及面的学习细微之处,见微知著,不轻言每一次的塑形机会。点滴抓养成,细节促培养,把握关键。

(二)学习的观念

时机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观念的树立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比较其中的不同,总结树立自己的观念,要有举一反三的类比对比之能力。掌握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提高自己,在不断的矫正中成长自己的正确的观念,而教师就是及时修正的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三)学习的韧劲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的,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抓住实质性的内容,要坚持常抓不懈,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养成习惯上下功夫,教师在整个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也是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总之,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能力。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合作中学习。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学生也应该明白自己的学习动机,做到有意义学习。避免盲目学习。增加学习兴趣。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