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融失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基本指向

2016-01-20王立娟

今传媒 2016年1期

王立娟

摘  要:近年来,社会上的失意群体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危害了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失意群体的产生根本上是由于社会结构的失衡导致,但也与失意群体自身人格的不健全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是运用人性的方法传达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理念达到引导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活动,这一过程是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来满足失意群体的多种需要、提升其道德水平及科学文化素质来达到消融失意群体的目的。

关键词:失意群体;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消融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60-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逐渐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但同时一部分社会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出来。有一部分人遭受了生活挫折后,失去生活希望,采取了泄愤型的个人极端暴力行为,成为了失意群体。失意群体的产生虽然与社会结构的失衡与社会体系的不健全有关,但主要与暴力事件实施者自身的思想、人格等方面的不完善有很大关系,这就需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真切的关心这些实施者的内心世界,解决这些事件产生的主观原因,从而达到消融失意群体的目的。

一、失意群体及其特征

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个人极端暴力事件,严重危害了其他社会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2014年2月27日贵阳发生公交纵火案,造成6人死亡;2014年11月20日,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女职工宿舍发生砍人事件,造成6名护士和1名管理员死亡;2014年11月23日,广东鹤山广场发生砍人事件,造成4人受伤。这些事件的实施者不仅在经济、政治上处于弱势地位,更在心理上处于弱势地位——失意。“失意”在辞典中是指当自身不能实现自己的意愿时而出现的失落、郁闷等状态。这些失意者找不到自身的社会存在感与归属感,意识上出现无信心、无希望、无法纪意识,行为上出现泄愤性的个人极端暴力举措,这部分人我们将其称作为失意群体。

以往的研究认为失意群体主要集中在40多岁这个年龄段,此时的社会压力最为沉重,也难以像年轻人一样再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但近年来失意群体不断年轻化,虽然同样具有生活压力,但这已不是他们采取暴力行为最主要的原因,其自身性格、人际交往关系等成为了引发这些暴力案件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这种失意群体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社会地位较低。他们大多处于社会最底层,工作不稳定,且收入较低,经济来源比较单一。同时,经济的拮据和生活上的困苦也导致他们的政治地位较低,使得失意群体的正当利益受到侵害时缺少诉说途径与救助方法,容易积压内心的不满;其次,性格孤僻内向。失意群体自身的性格多自卑自闭,不善于与人交往,经常独来独往。这种类似“独居”的方式断绝了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这一方面使自己孤立了他人,另一方面也使自己受到他人的孤立,自我存在感的减弱会促使失意群体采取激进的行为来引起他人与社会的关注;最后是文化素质不高。在这些失意群体中大多数文化素质水平偏低,虽然他们的年龄不大但已外出打工多年,有的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就外出开始了打工生涯,在打工期间,也很少参与技能培训来弥补自己的文化水平,这就导致了其缺乏理性思维来正视生活中的不如意。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人的存在和发展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事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代表的是一种知识体系,真理体系[1]。人文关怀强调从保障人的尊严、自由等基本权利的正常实现出发,再继续追求人生活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过程的尊重与维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则强调在传达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理念的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的因素,理解人的本身面貌,重视人的现实发展,追求合理的人性方法,其落脚点同样在于人的存在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性是由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构成[2]。在人的存在与发展中,主要涉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的关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可以使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从而来保障人的存在与促进人的发展。首先,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原始社会中,人由于缺乏对自然的了解对自然报以一颗敬畏之心,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从对自然的敬畏转为对自身能力的盲目崇拜,正是基于这种不合理的心态,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失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看待自然、对待自然;其次,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本质在于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关乎人的存在与发展[3]。社会运行的良性状态是个人良性发展的环境基础,同样个人的良性发展也是保证社会良性状态的因素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使人们正确认识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既不形成以个人为中心而忽视集体利益的个人主义,又不一味强调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的正当利益,使个人与社会在和谐共生的状态下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最后,人与自我的关系。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4]。人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征就在于人是有意识的,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组成的。所谓正确处理好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就是要正确处理好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只有当两者都能够恰当的发挥,才能从思想上推动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正是从人的理性与非理性两方面同时着手,使教育既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又符合人的主观意识,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三、在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消融失意群体

需要是指生命物体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5]。根据人的需要层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也是多层次的,既有精神关怀也包括物质关怀,而物质关怀则是位于第一位的。失意群体会做出暴力行为大多是因为自身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些需要既包括物质性需要也包括精神性需要。由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首先应理解和尊重失意群体的需要,并注意区分他们要求的多样与层次。只有站在失意群体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使失意者真正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切;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虽然不能直接满足失意群体的物质需要,但可以在这一过程中起到激励、引导、协调和控制的作用;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充分发挥满足失意群体精神性需要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可以通过传递一定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政治理念对失意群体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从而满足失意群体在思想水平、道德境界和政治能力上的需求。

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为方式必须要以一定的伦理与道德为标准,并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为自身的理想目标。由此进行道德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必不可少的内容[6]。失意群体之所以做出极端暴力行为,无一例外是由于其某些道德品质的缺失。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不仅要使失意群体意识到了解和遵守伦理道德规范是“我应该做的”,更要得到其内心的认同,变成“我要做的”[7]。首先要使失意群体珍爱生命。失意群体发泄自身情绪无不以伤害他人生命为代价,如贵阳公交纵火案致6人死亡,北京军区北戴河疗养院女职工宿舍砍人事件致7人死亡,这些数字真实地反映出失意群体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与践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中要突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生命都有其自身存在的权利,不可因自身的不如意来剥夺他人生命以获取快感,这不仅是无德的,更是违法的。其次,要使失意群体建构信仰。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追寻自身存在的意义,建构自己的信仰[8]。失意群体由于找不到自身存在的意义、生命得以倚靠的精神信仰,很容易形成自暴自弃的人生局面,放弃自我后便不会在意所做行为需要担负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要努力帮助失意群体寻找自身存在的意义,构筑自己的人生信仰,使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活,才能接下来为认识到应怎样活提供思维上的准备。

科学文化素质是构成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其他素质的增长无不有赖于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尤其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更为密切。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知识就是道德”的命题,我国古代也有把“智、仁、勇”列为“三达德”[9]。一方面,人们已有的科学文化知识是加强和改善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认知基础,拥有丰富科学文化知识的人,会对良好品质有更强的接受力,对腐朽品质有更强的抵抗力;另一方面,提升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也是练就优秀思想品德的过程。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必须秉着严谨的认真态度与求实精神方可达到丰富知识的目的,而这种严谨的认真态度与求实精神正是可贵的优秀思想品德。失意群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文化水平偏低,基本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这使他们缺乏对社会大众的了解,容易被表面事物蒙蔽内心,更容易盲目的做出冲动的行为。因此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升失意群体的文化素质水平,要更注重从失意群体的内心出发,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即使不得不面对辍学的境遇,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也要努力寻找学习机会,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为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提供一道技能保障。

参考文献:

[1] 黄正泉.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2007(3).

[2] 伍揆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 陈尚志.人学理论与历史·人学原理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6]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论德育和全面发展[J].国外教育资料,1980(1).

[7] 鲁洁等.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8] (美)赫舍尔.人是谁[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9] 万光侠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基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责任编辑: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