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有效性与就业取向研究

2016-01-20程晨赖黎捷

今传媒 2016年1期
关键词:新闻学专业课程毕业生

程晨+赖黎捷

摘  要:以宽口径为特征的“大传播”就业已经成为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原有的以“小新闻”专业对口为目标设置的课程培养体系是否还能适应新的就业形势成为问题。本文通过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的抽样调查和实证研究,分析了新形势下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并结合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提出了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就业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51-03

一、问题的提出与调查设计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低成为各高校新闻学专业比较普遍的现象,复旦大学学者童兵曾在一次访谈中透露复旦大学新闻学毕业生对口就业比例仅为40%,清华大学为60%[1]。名校如此,地方高校由于师资、平台等限制,也面临着相同甚至更严重的情况。毕业生学非所用会使人质疑专业教育的有效性。然而,就重庆师范大学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而言,原因并非如此简单。一方面,毕业生就业率保持良好状况,另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心理弹性普遍较低,个性化需求较为突出。例如,虽然区县媒体和相关政府机构对毕业生有一定需求,但不少毕业生在选择专业实习和就业时,不愿意到这些媒体和机构,而是结合个人目标进行多元化选择,如广告公司、房地产企业和商业网站等。以宽口径为特征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已经成为新闻学专业的一种现实情况。

专业课程有效性除了可以借助教学对象对它的直接评价来检验外,还可以借助学生的就业取向间接观测。本研究假设有效的专业课程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进而在择业时将“专业对口”作为考虑要素。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具体情况如何?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实际状况是怎样的?如何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以适应宽口径就业,同时稳步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本研究带着上述问题对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设计

1.调查样本

本次调查选取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2012届和2014届的本科毕业生共160名。两届学生分别为毕业后近一年和近三年,工作基本稳定,两个年级互为参照,以便更客观地进行调查和分析。选取新近毕业的两届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主要是兼顾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理性认知,和对课程教学的深刻印象与感受。调查主要采取电子邮件方式,共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37.5%。

2.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将课程有效性与就业取向相结合,验证目标在于验证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课程教育是否能符合学生宽口径就业的要求,因而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取向,包括就业取向、工作岗位、留任意愿,得出的结果用来与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比对;第二部分主要调查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从能力培养和课程教学两方面调查毕业生对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态度,并据此分析新闻学专业课程对毕业生工作的有效程度。在分析完就业取向的合理性和专业课程有效性之后,笔者将结合分析结果对地方高校的新闻学专业教育改革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新闻学毕业生就业取向分析

在进行就业取向调查之前,我们先调查了两个年级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调查发现:2012届毕业生中正在工作的,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61.9%,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42.8%;2014届正在工作的毕业生中,工作岗位与新闻传播有关的占比70.0%,其中在新闻媒体任记者或编辑的占26.7%。两届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中,在新闻媒体担任记者或编辑职务的仅占33%。这说明,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小新闻专业对口”占比较小,且比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但其以新闻传播相关行业为主的“大传播”领域就业占比较大,且明显呈上升趋势。同时,传媒类宽口径就业的现状与毕业生就业取向之间吻合度较高。

下文笔者将通过两届毕业生的几组数据对比,对此进行分析。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在全部四个选项中,选择“是否符合个人兴趣”的毕业生占总数的65%,选择“薪资是否满意”的毕业生占总数的15%,而将“专业是否对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仅占总数的7%。总体来看,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的主要依据是个人兴趣,本科所学专业对他们中的绝大部分来说并非最重要因素。

在对毕业生对于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在择业时,毕业生可能并不了解自己所选择工作的实际情况,但在有了至少一年的工作经验之后,就可以对当前工作与自己择业时第一标准的关系做出更加符合实际的判断。对“择业第一标准”和“对当前工作的留任意愿”结果的对比显示出,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的毕业生中均超过60%,而将薪酬作为择业第一标准的毕业生则对此态度暧昧,两个年级都仅有33.3%的毕业生愿意留任当前岗位。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虽不局限于狭义的记者、编辑类新闻岗,但仍集中在传媒类工作岗位;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宽口径就业岗位与其就业取向符合程度较高,重视薪酬待遇的毕业生比较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二)新闻学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

课程有效性研究缘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实用主义和行为心理学影响下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主要的研究领域是检测课程功能、课程目的的实现程度、课程对学习者的影响等,进而判断课程的有效性。本次调查所测试的课程有效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内涵:首先是宏观上的有效性,指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适应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其次是微观上的有效性,指每一类的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适应宽口径就业的需求。因为只有在制定了符合职业要求的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行有效教学,才能使毕业生有足够的能力胜任自己所选择的职位。

1.课程体系的培养目标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大传播”就业的需求

图  新闻学专业课程分类图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的新闻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时,都会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如早稻田大学新闻学院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就指向以下五大目标:“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新闻传播及媒介角色的深刻洞察”、“专业知识:基于广泛专业视野理解科学知识和哲学”、“采访和表达能力的职业化技能”、“现场知识:基于田野调查的思考”[2],虽然不同高校新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略有不同,但在考察了重庆师范大学和川渝两地其他开设了新闻学专业的省属高校的培养计划后,笔者发现其培养目标可以按照“实务-理论”和“综合-专业”两条轴线大致划分如下:

在笔者考察的大部分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中,都会将“宽口径”作为制定培养计划的原则之一,重庆师范大学也不例外。那么,以此为依据的培养目标能否满足宽口径就业现状下毕业生的工作需求?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培养计划和课程开设情况,在向调查对象简要诠释了各种能力和素养的内涵后,问卷中对培养目标指向的能力和素养在毕业生工作中的使用频度进行了调查,并试图通过对使用频度的分析得出这些能力和素养对于毕业生的有效程度,得出结果如下:

以使用频度为标准,对于两届毕业生而言,综合能力中最重要的是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其次是批判性思考能力,这与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的是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工作有关,这些工作的内容一般是撰写各类文案,或进行活动策划等,文学艺术素养仅列第三,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使用频度最低。同时可以发现,2014届毕业生比2012届毕业生更加重视文学艺术素养,这与他们就业口径相对拓宽有关。

与综合能力相比,整体而言,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特别是新闻传播基础理论和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知识。大部分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并未担任记者或编辑,在工作中没有机会运用到专业理论知识。而部分专业实务能力,如摄影摄像、新闻写作课程等跨媒体传播技能在与新闻传播相关、但非传统记者或编辑的职位上也能发挥作用,因而相对更受毕业生的重视。值得注意的是,参加工作已经两年的2012届毕业生比刚参加工作的2014届毕业生明显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能力,同时更轻视专业理论素养。

毕业生有机会使用到的能力或素养,才更能在他们的工作中发挥效用。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毕业生认为,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课程所要达成的培养目标中,实务能力对于他们而言有效程度较大,而理论素养相对而言有效程度较低。

2. 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毕业生宽口径就业的需求

在这一部分的调查中,笔者将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除公共必修课外的所有课程按照其教学内容划分到不同培养目标之下,组合成与培养目标中的8个部分相对应的课程模块,并以模块为单位对毕业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毕业生对这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1)毕业生对教学内容有效性的评价

首先,笔者调查了毕业生认为新闻学专业的课程内容能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发现问题最突出的是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这两类课程门数最多,教学内容最为丰富,在这两届毕业生的培养计划中,至少都包含有10门以上的文学艺术类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然而大部分毕业生从其中学到的知识却完全不能或只能勉强满足工作需求,成为教学内容有效性最低的两类课程。仅28.7%的毕业生认为文学艺术类课程的内容至少基本可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8%的毕业生认为其完全不能满足他们的工作需求,有33%的毕业生认为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的内容完全不能满足工作需求。如果课程数量多并不一定意味着教学内容的有效程度高,那么就有必要从教学内容本身入手,对其中的原因进行调查,因此,笔者调查了毕业生对这些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

毕业生对两类课程教学内容的评价是十分相似的,认为其内容丰富和理论性太强的毕业生都接近50%,因此,教学内容的有效性低,可能并不是由于教学内容的量上不够丰富,而是因为理论性太强。换言之,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难度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它可能导致毕业生对其接受度低,且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运用。另外,不少毕业生反映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中有些知识比较陈旧,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的要求,这也是其教学内容有效性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2)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所采取的教学途径或教学程序,是以解决教学任务为目的的师生间共同进行认识和实践的方法体系”[3]。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对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测。

对于高校教学方法,有很多学者按照不同的标准对其进行了分类,由于本次调查依据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性的强弱,分为实践性教学、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和纯理论讲授。

在这一部分,笔者向调查对象询问了各类课程中“老师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和“你认为应该采用的最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对比两组数据来检测毕业生对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性教学”,然而这种教学方法却不是老师最常采用的方法。结果显示,对于三类主要课程,都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然而认为这些课程采用了实践性教学方法的毕业生则比较少,可见他们对于这些课程教学方法有效性的判断是比较低的。尤其是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课程本身的实操性很强,如果不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效的实践,很难说能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与之相对,纯理论讲授被最多毕业生认为是老师不应该在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

最后,笔者还调查了毕业生培养自身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社会沟通实践能力最有效行为,发现大部分毕业生并不认为自己是通过本科的课程学习培养这两种能力,76%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52%的毕业生认为自己是通过专业见习或毕业实习培养社会沟通和实践能力。

三、总结与建议

根据以上基于重庆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毕业生为样本做出的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调查与分析,笔者可以得出下列基本结论:

1.新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取向日益趋向于与新闻学相关的“大传播”领域。毕业生选择就业岗位时的第一标准为“个人兴趣”,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则将“专业对口”和“个人兴趣”作为择业第一标准。专业课程有效性在愿意留任当前工作岗位的毕业生中可能较高,且形成较为稳固的专业爱好。

2.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培养目标设置总体上符合就业需求,即具有宏观上的有效性。与综合能力相比,专业能力在两届毕业生中使用频度较低,社会实践和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综合能力,重视专业实务能力,轻视专业理论素养较为明显。

3.新闻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符合就业需求,但教学方法远未达到就业需求,即微观上的有效性呈分裂状态。具体而言,文学艺术类课程和媒体内容制作类课程最受毕业生欢迎,但这两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满意度也最差。在课程体系中,这两类课程数量最多,教学内容也最为丰富,但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其教学方法理论性太强,有接近或超过50%的毕业生认为最应该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改进教学。

根据上述结论,对地方高校新闻学专业提高专业课程有效性、帮助毕业生形成合理的就业取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地方高校新闻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关键路径不是从根本上变革课程体系,而是提升教学质量。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不应囿于“小新闻”理念,而应积极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树立“大传播”观念,充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

具体而言,应增加综合类课程和活动的比重,在综合理论课程中,增加文学艺术类课程的比例,并尽量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或专业实习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在专业类课程设置中,应更加重视专业实务课程,提升学生进行媒体内容制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媒体工作岗位的需求。

为提升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就业取向,应设立养成性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就教学方法而言,应尽量采用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如实践性教学、小组讨论或案例教学等。

课程有效性主要包括有效课程的设计和课程效能两个方面。但正如衡量教学效果的复杂性一样, 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会影响课程有效性的衡量体系,不同的主体对课程有效性的解读都会出现差异。课程有效性关涉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因素,也有短期效能与长期效能之区分。课程有效性的全面衡量,关系到毕业生本人、用人单位和高校三方,本次调查仅仅从毕业生的角度进行就业取向和课程有效性的分析,难免会失之偏颇。更系统、深入的研究,还有待对用人单位和高校两个主体进行考察。

参考文献:

[1] 韩琨.新闻教育应尊重专业特点[N].中国科学报,2015-02-05.

[2] 雷跃捷,高昊.从职场培养到学院专业教育——早稻田大学濑川至朗教授谈日本新闻教育传播转型[J].新闻记者,2014(10).

[3] 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艾涓]

猜你喜欢

新闻学专业课程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