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群众办报”思想文献综述研究
2016-01-20陈梅
陈梅
摘 要:“群众办报”理论在新闻史领域曾大放异彩,理论提出百年有余。本文遴选自1986~2012年间共34篇有关群众办报的论文,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并将这34篇论文共分为六大类,分别为起源、表现、载体研究、实践探索、毛泽东的群众办报思想和通讯员角度看“群众办报”,以供参考和阅读。
关键词:群众办报;综述;内容分类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32-02
毛泽东在与《晋绥日报》编辑人员交谈时进一步提出了中国本土的群众办报理论:“我们的报纸也要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是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1]”群众办报理论提出已有百年历史,CNKI中键入关键字“群众办报”,有数量颇多的文献,笔者选取了从1986年至2012年的共34篇相关研究论文及专著进行阅读和分析,共分出6大类别(如下表所示)。
一、“群众办报”的内涵、起源
朱清河《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一文探求了“群众办报”的内涵变迁逻辑缘起,认为“群众办报”的核心价值诉求因与大众传媒“公共领域”属性(公开、公有、公益、共享等)存在诸多契合之处,使它无形中增添了“超越意识形态屏障”的生存发展想象空间与价值理性期许,所以 “呵护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才是其应有之义[2]。他在《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实践的价值归宿》首先详细分析了“群众办报”的源流及传承,从而建构当代“群众办报”的合法生存理据与价值范式,为当下现实提供依据与准则。而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办报思想的形成逻辑》在分析“群众办报”定义的基础上分析新闻价值归宿“精英办报”的真伪。这三篇文章虽然不仅仅局限于对“群众办报”定义的探索,但是相比于其他的研究,是能够清晰明确的向我们展示“群众办报”的内涵与起源的,故将它们归此类。2008年张春林的《“群众办报”思想的源流及其延伸》较为细致详尽的考察了“群众办报”的思想源流,并探讨了党的历届领导人的“群众办报”思想。专著《系统理论新闻学(第二版)》向我们阐释了“群众办报”的内涵、路线的提出及提出要解决的四对关系,分别是“开门”与“关门”、“大家”与“专家”、“单层次与多层次”、“上头管”与“下头管”,具有借鉴意义。
二、“群众办报”的表现
研究者童兵写于1987年的《“你们是人民的通讯员”——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详细阐述了群众办报表现在实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与多方面地做好新闻单位的群众工作,这与今天的群众办报理念仍是一致的。《坚持群众办报推动报业发展》阐述了坚持全党办报和群众办报的原则,是共产主义指导下的新闻学应有的组织和传播规范,是社报内外群众的联合办报,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在新闻传播工作中的生动体现。《论中央苏区新闻报刊的群众性》主要阐述特殊历史时期、特殊的历史地区群众性的突出表现,中央苏区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容上服务群众,报道群众,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办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办报。《“群众办报”民众参与的历史》主要阐述了“群众办报”的机制是如何形成的,即以无产阶级党报理论为科学指导、以苏联办报的实践经验为模板,通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闻实践的具体检验而定性,最终在建国后形成固定的模式和类型。《中国现代新闻史简编》主要向我们展示了第一次国内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解放战争时期,“群众办报”在各大报纸的表现。
三、早期“群众办报”载体研究
“墙报(壁报)、黑板报,当时在延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新闻舆论工具,是延安报刊的必要组成部分,延安的墙报、黑板报几乎到处可见。[4]”《黑板报全党办报的省略方式——以中国革命根据地实践为视界》作者田中初以黑板报为研究对象,就其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效果等方面展开研究,向大家揭示了早期“群众办报”的载体——黑板报的神秘身份。而李文的《“群众办报”思想的重要实践基础——黑板报》分析了黑板报的产生、陕甘宁边区黑板报的基本情况、宣传报道内容及业务内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文中引用的绥德葭县档案馆的资料是非常珍贵的。
四、“群众办报”实践探索、经验、困境
在这一版块内,虽然大部分论文并不是专家学者撰写的,只是一些新闻从业者有感而发或者基于其他目的所作,不得不承认在学术上、逻辑上是存在纰漏的,但是却不乏对新闻业发展有借鉴意义的提议与思考,故也选录在内。
《结合新形势贯彻“全党办报” “群众办报”方针》写作基于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作重要讲话时强调:“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们党一贯的方针[4]。如何结合新形势、新实践更好地贯彻这一方针,笔者对这一重大课题做出正确的回答。2012年是新闻界的改版年,《升级“群众通道”寻求突围路径——<武汉晚报>“群众办报”创新实践刍议》主要阐述的是在改版过程中,自觉顺应“走转改”的基本要求,通过“内外兼修”来继承群众办报的优良传统[5]。同样的还有西安晚报的《新传播格局下“群众办报”的创新——<以西安晚报>为例》,向我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即报道贴近生活、与新技术结合、集结群众智慧。在新的媒体竞争环境中,市级党报如何聚集社会力量、饯行群众路线,《聚合社会力量 饯行“群众办报”——市级党报的“咸宁样本”》以联办专刊专栏为平台,密切编辑部与市直部门的联系,密切编辑部与县市区的联系,密切编辑部与乡镇的联系,密切编辑部与城乡居民的联系,密切编辑部与广大网民的联系。
姜旭的《“有群众在,即有本报在”——彭雪枫将军的群众办报思想及实践》向我们展示了彭雪枫的群众办报思想即团结群众,依靠群众;联系群众,帮助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一条值得推广的“群众办报”经验》阐述了长江日报专栏《圆桌》关于如何办好一份人民的报纸的经验,有四点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分别是:《圆桌》登载的文章,都要秉持能为领导机关的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圆桌》文章中讨论的问题,都必须是实际存在和群众关心的问题;《圆桌》注重引导群众参政、议政;从《圆桌》看实现群众办报的几个观念问题,比如专家和群众的矛盾。于冠深《“群众办报”忆当年》从当年他在从事新闻工作的时候一个叫“群众办报”的口号入手,以党的机关报社为例,详细阐述了当年的做法,并与今天的“群众办报”比较,分析当下的不足及产生的原因,对今天的新闻界颇有警示意义。
五、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思想研究
“群众办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继承、应用和发扬,是毛泽东思想亲近群众、贴近群众、始终为人民群众服务和着想的体现。《从“群众办报”思想看毛泽东的亲民性》一文从报纸内容要代表人民,服务人民,说人民想要说的话,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办报的目的是为人谋幸福,谋福利,而做到这些首先要始终践行群众办报路线,真切为人民服务,力图让报纸成为沟通群众与领导班子的桥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把这一路线运用到他的党报理论中,《毛泽东党报理论的“群众路线”》一文详尽的阐述了毛泽东关于“群众路线”的认识和具体做法。
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三个活的灵魂之一,它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在毛泽东新闻思想中也时有群众路线的表现,这主要体现在群众办报的观点上。关于群众办报的观点,毛泽东同志通常赋予它两个含义:第一,要办好一张报,必须面向群众,依靠群众(如建立通联队伍),同时要替群众说话;第二,群众自发办报,毛泽东曾主张解放区每一个机关、学校、工厂、连队都办报,以油印报、墙报为主。《试论毛泽东的“群众办报”的新闻思想》主要试述第一层意思。专著《毛泽东大典 思想·智慧·方法卷》阐述了毛泽东“群众办报”思想的形成发展、蕴含的新闻学思想以及实现途径。
六、从通讯员角度看“群众办报”
《陕西日报》继承和发扬《边区群众报》编辑部的优良作风和编辑实践,始终坚持落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写人民的稿子,说人民想说的话,从而获得长久发展。《坚持“群众办报方针” 精心培训通讯队伍——<陕西日报>坚持培训通讯队伍的几点做法》一文展示了他们的经验之谈。
《汉中日报》坚持走群众办报的路线,使得通讯员队伍不断的壮大,来稿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稿子的充足为编辑部始终“手有余粮,心不慌”,大大提高报纸质量,为编辑不断的发展打下夯实的基础。《矢志不渝地走“群众办报”之路》中写到通讯员来稿由最初的17000篇增至1996年的35459篇,报纸70%的版面被通讯员的稿件覆盖[6],强调通讯员的加入使群众办报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报纸质量也受到读者的好评。《记者也应重视通联工作——浅谈“群众办报”的几点体会》,在采写新闻的实践中,一线记者要重视通讯员队伍的建设和培养,这样才能给自己安上“千里眼”、新闻眼,插上腾飞的翅膀。我们的报纸要紧密联系群众,准确而及时地反映他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光靠编辑记者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支庞大的、扎根于群众的通讯员队伍,《怎样为农民办报》详细阐述了怎样建设通讯员队伍,如何培养业余通讯员。《关于群众办报的断想》一文将当年的通讯员队伍和如今的通讯员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得出媒体仍然应该抓好通讯员的培训,但培训方式与内容要与时俱进,立足于加强媒介素养教育使通讯员有较高的对媒介的认识、评判和使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欧新平.坚持群众办报方针 提升党报影响力[J].新闻传播,2007(2).
[2] 朱清河.群众办报的逻辑起点与未来归宿[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3).
[3]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二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4] 尹维祖.结合新形势贯彻“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J].新闻战线,1997(2).
[5] 范洪涛,周洋.升级“群众通道”寻求突围路径——《武汉晚报》“群众办报”创新实践刍议[J].传媒一瞥,2013(7).
[6] 王东航.矢志不渝地走“群众办报”之路[J].新闻知识,1997(8).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