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缔造近代陆军
2016-01-20荆棘
荆棘
从在小站训练新建陆军,到任职山东巡抚时期扩编武卫右军,再到任职直隶总督时期编练北洋六镇,袁世凯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军制改革的使命,可以说,他是中国新式陆军的缔造者。
1895年,小站新军迎来新统帅
说到新军,人们自然会想到袁世凯,想到小站练兵。事实上,第一个编练新式军队的人并不是袁世凯,而是在天津办理东征粮台的广西按察使胡燏棻,第一个把新军带至小站的人也是他。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深感旧式八旗兵和绿营兵的无能,接受李鸿章的德国军事顾问汉纳根的建议,决定训练新式陆军,派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在天津小站用西法编练一支新式陆军,称“定武军”,共计10营4750人。
1895年11月1日,小站新军迎来了新统帅袁世凯。他广泛采纳各国兵制,总结以往为朝鲜国王练兵的经验,提交了详尽的新建陆军营制饷章、练兵要则和聘请洋员合同。袁世凯接管“定武军”,添募两千多人,战斗部队达到7450人,仿德国军制,聘请德国军官进行训练,名曰“新建陆军”。
新建陆军以德国军制为蓝本,基本上摒弃了八旗、绿营和湘淮军的旧制,战斗部队配属步、炮、马、工四个兵种,按新操典练兵,用最先进枪炮进行射击训练,按新营制进行多兵种协同作战训练,按实战要求配置后勤保障体系,还要建立培养军官的随营学堂。袁世凯每月从自己的薪金中拿出三分之一(200两)奖励学员,还选送优秀学员去日本军校留学。
新建陆军的待遇在当时的清军中最为优厚,一位营长的饷银连一般省份的州县官和四品京官都难企及。发饷的办法也改由粮饷局派员会同军官在操场公开点名发饷,杜绝了吃空饷和层层克扣的陋习。
武器全部从外国采购,都是近年新出厂的产品。步兵使用奥国造曼利夏步枪,骑兵用曼利夏马枪和战刀,炮兵装备德国克虏伯厂制造的57厘米过山炮和七生特半陆路炮,军官一律佩带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
晚清名臣徐致靖在《密保练兵大员疏》中曾称赞北洋新军练洋操:“一举足则万足齐发,一举枪则万枪同声。行若奔涛,立如植木……”英国人丁格尔则写道:“北方军队是由一些受过严格训练且灌输着强烈的军人意志的士兵组成。”
新建陆军的营制饷章还不算完备,也不尽合理,但已具备了后来北洋六镇营制饷章的雏形,迈出了清末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缩小了与外军的差距,加快了清军走向现代化的步伐。
赞襄新政:培养军官招揽人才
1898年12月,荣禄奏准成立“武卫军”,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武卫右军,驻小站。小站练兵期间,袁世凯注重军事教育和军官的培养,因缘际会,招揽了一大批优秀的文武高才。
新建陆军的班底,有些是他的亲信旧部,如管理参谋营务处的徐世昌,是他少年时的朋友;粮饷局(兼转运局)总办刘永庆,是他的表弟,在朝鲜时任他的秘书。
有些是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武备学堂的教习和学生,如炮兵营统带兼炮兵学堂监督段祺瑞,李鸿章派他到德国学习炮兵一年;督操营务处总办兼步兵学堂监督冯国璋,参加过甲午战争,1895年夏充当出使日本大臣裕庚的随员,结识日军中将青木宣纯,考察日本军制,汇编成书,新建陆军训练操典多出其手,是北洋系著名的军事教育家。
有些是淮军旧将,或由李鸿章及淮军将领引荐的人才,如步队左翼翼长兼第一营统带姜桂题,行营中军(相当于督练处总务长)张勋,还有后来成为袁的重要智囊的阮忠枢等。
这些人才,都成了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期的重要干部和北洋新军的高级将领。
1905年5月,北洋六镇新军全部练成,兵额近7万人。这一年清廷废除科举,很多读书人也加入了新军行列。吴佩孚就是以秀才之身份入了新军。
为了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晚清还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军校体系,即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和军官学堂。据当年参加广西陆小的李宗仁回忆,教官们多半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他们“穿着整洁鲜明、绣有金色花纹的蓝呢制服,足上穿着长统皮靴,光可鉴人,腰间更挂着一柄明亮的指挥刀,在校内走动时,这柄刀总是拖在地上。因而他们走起路来,刀声靴声,铿锵悦耳,威风凛凛,使我们刚自乡下出来的农家子弟看到了真是羡慕万分”。
第一个极力鼓吹军队必须实现现代化的人
1900年3月,清政府授袁世凯为山东巡抚。从朝鲜铩羽而归,到荣任封疆大吏,袁世凯仅用了五年时间,编练新建陆军的成就和政治上的机敏练达是主要原因,前者使他在一帮庸碌无为的谗臣败将之中脱颖而出,后者使他取得了荣禄、庆亲王和慈禧太后的绝对信任,即使迭遭参奏,照样加官晋级。
袁世凯利用清剿拳民之机扩充军队。庚子之乱,武卫军之中、前、后、左四军几乎全都溃散,只有他统领的武卫右军完整保存下来,还扩充到了19600多人,相当于两个混成协(旅)的兵力,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军队。
史家对袁世凯在庚子年间的功绩评价极高:“若以小站军人之有大功于国家者,未若在阻拳匪南下一事。直隶山左,究皆瘠地,且交通不便,若拳匪之祸一延及长江流域,则中国之损失当有数倍于庚子赔款者。长江互保条约之能成,袁氏扼山东之功也。”
1901年9月27日,李鸿章病逝,袁世凯凭着庚子年间的功绩和强大的军事实力成了李的继任者,42岁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在清末政坛上堪称奇迹。
朝廷发表袁世凯实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仅过11天,他就连上“北洋创练常备军营制饷章折”、“直隶创设军政司拟定试办章程折”、“建设北洋行营将弁学堂拟定试办章程折”。这三道奏折是中国军制史上的开山之作,也是清末改革史上的重要文件,堪与刘、张“江鄂会奏变法三折”媲美。
以此为起点,直至练成北洋六镇,美国记者托马斯·F·米拉德赞扬袁世凯:“在清国的所有官员里,他是第一个认真学习外国军队组织方法和战略战术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极力鼓吹军队必须实现现代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