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经病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情况分析

2016-01-20金春荣王磊张亚南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天坛神经病医学教育

金春荣,王磊,张亚南

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CME)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毕业后的医学教育,以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为主要内容的终身教育。医学教育观念由一次性教育向阶段性终身教育的转化已经被认可,CME在医务人员医疗行为过程中的答疑解惑作用日益凸显。我院自2001年至今,成功举办了15届“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简称“天坛会”),神经病学中心已经发展为全国规模最大、学科建设最为齐全的学科之一。现从近5年神经病学中心申报项目、举办项目情况、参加学员信息等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神经病学CME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1-2015年CME项目一般情况、实施情况、学员情况和科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将上述情况建立EXCEL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CME项目一般情况 医院国际级CME和市级CME均呈逐渐递增趋势,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申报国家级CME28项,获批率100%,每年平均5.6项,占医院获批项目21.21%;市级CME从2014年开始申报,共计2项,获批率100%(表1)。

2.2 国家级CME实施情况 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举办国家级CME 24项,占医院国家级CME 20.51%,来自神经病学学员25 284人(表2)。

2.3 CME学员情况 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CME项目参加刷卡共108 539人次,学员职称构成比分别为初级职称34.97%、中级职称36.09%和高级职称28.95%;参加学员刷卡本单位占66.42%,外单位占33.58%(表3)。

2.4 神经病学中心科研情况 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占比27.42%,北京市科技计划21项,占比43.75%,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3项,占比33.33%。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发表论文470,占比17.71%(表4)。

表1 2011-2015年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一般情况

表2 2011-2015年神经病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表3 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参加学员情况

表4 2011-2015年神经病学中心科研情况

3 讨论

3.1 CME平台促进神经病学学科发展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在国内神经病学享有较高声誉。15届的神经病学CME举办历程见证了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在脑血管病学科专业的发展。从国家级CME“天坛会”主题看神经病学发展:2010年“以新视野、新思维、新起点”;2011年“共鸣、共融、共通”;2012年“你就是力量”;2013年延续“你就是力量”;2014年“研究改变卒中医疗实践”;2015年“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围绕创新”。每届主题围绕学科时代热门话题、发展方向引领和推动学科发展。反之,CME项目促进学科壮大,通过精彩、实用、“接地气”的教学内容吸引全国各地学员。2015年“天坛会”参会人数达到约1万人,盛况空前。适逢国内、国际大环境,医疗领域的自主创新和大力发展,CME给学科带来新气象。神经病学申报的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北京市教委科技发展基金在医院科研基金比重高,神经病学CME促进学科显著发展。

3.2 神经病学学科推动CME项目完善 2013年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牵头CHANCE研究,调动全国114家医院协同研究,改写国际医学治疗指南,突破中国重大新药创新临床评价的瓶颈;2014年“天坛会”呼吁更多医疗机构参与临床研究,做中国自己的研究,改变了中国指南借鉴国外指南的尴尬局面;2015年“天坛会”携手中国卒中学会共同召开第一届学术年会等,通过神经病学学科的认知,借助CME平台,开创了CME的新局面,注重新知识、新理论、新观点为主要内容的CME讲座,强调与时俱进的学科发展方向,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学科发展,搭建“共享”学习机会和平台。

纵观神经病学CME项目特点:①神经病学CME主办至今跨越15年成长,CME项目管理流程趋于规范和完善;②神经病学CME质量高,国家级CME获批率100%;③由于每年有引领学科发展的内容,提出时代特点的主题,参会学员人群固定,范围广,数量巨大,趋于万人;④参会学员职称比例均衡。

近年来,各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通过适宜方式有针对性开展面授的CME项目[1-2];对于有教育需求,而又工作脱离不开,尤其是外地学员,开展远程教育以满足“工学矛盾”人员的CME项目[3]。未来神经病学CME项目将面授和远程教育方式结合,发挥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工具的适宜性”[4],为“工学矛盾”和外地人员搭建时时共享平台,让每人都能够参与继续教育,重视CME教学过程评价,促进学科发展。

1 龚自力. 脑血管介入医师培训模式的改革与效果评价[J].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057-1059.

2 蒋春燕,方华,郑宏. 2010年--2012年上海市精神专科继续医学教育实施状况回顾性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4:149-152.

3 王影慧,张娅妮. 大连市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的需求调查研究[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35:621-622,630.

4 王拥军. 工具适宜性[J].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989-991.

猜你喜欢

天坛神经病医学教育
《天坛之美》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糖尿病人应重视神经病变
越测越开心
图志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慎玩,当心成神经病!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
北京天坛的建筑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