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书展,往主题策展转型中
2016-01-20王均宇
王均宇
在网络书展抢食台北书展业绩的情形下,台北书展面临转型压力,以主题策展方式参展成为书展的一个新现象。
热词:台北书展 网络书展 动漫展览 书展转型 主题策展
第二十三届台北书展于2015年2月11-16日在台北世贸中心举行。今年台北书展的主题区为新西兰,世贸一馆馆场有国际区、综合书区、电子书区、动漫与轻小说发现新西兰、乐读新世界书区,三馆则有童书馆和文具馆。官方主题策展馆区有新西兰主题区馆(发现新西兰、乐读新世界)、台湾出版主题馆(文学无限—台湾文学的变声与变身)、书展大赏馆与儿童主题馆(发现新视界)等,除此之外,书展期间还有各式演讲与签书活动举行。
书展面临选择难题
今年书展的新措施,是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免费入场。这应该是为了吸引因为动漫大厂与国际书展分家后,在南港展览馆自行举办动漫展所流失的青年读者回流而推出的新举措。
今年书展各展区不约而同地强调图像阅读,三馆儿童馆以“发现新视界”为主题推出了“伊比利美洲精选插画展”,“新西兰推荐插画家展”以及一馆的“法国立体书展”等,展出书籍精彩动人。
介绍完书展官方活动与展馆,接着来谈一谈台湾民间出版社的参展情况。大体上来说,今年的参展厂商仍然不如往年踊跃,除了固定参加书展的大型出版社之外,中小型出版社参展的数量仍不如以往,不过,有一个新趋势正在形成:愿意来参展的中小型出版商,大多以主题策略联展的方式,共同集资以降低参展成本的方式,加入这个年度阅读盛会。
以往台北书展因为还有二馆的动漫馆人潮撑住场面,总参展人数还不至于太难看。不过,从2014年开始,集客力最强的动漫展区的主要参展大厂决定与台北书展分家,到南港展览馆自己另外设立展览活动。虽说台北书展基金会表面上不愿意承认,称台北书展会场还是有动漫展区,但内行人都知道,动漫主要大厂全都缺席,转往南港动漫展。
2014年台北书展在人潮和参展数量上都出现有史以来最大的衰退,更让出版人不得不严峻面对台北书展的发展走向问题。毕竟继续走大卖场路线,厂商参展意愿低落不说,也招揽不到人来参加。
网络书展抢食台北书展业绩
一年一度的台北书展,历来都是台北年度阅读盛事,直到前几年开始出现衰退现象,除了参展厂商大幅缩水外,参与人数也逐年减少。
出版界面对国际书展参展厂商与人潮的衰退,最常见的解释理由就是景气寒冬波及出版市场。笔者以为,人们不来台北书展,未必和图书出版的总体业绩衰退有关,反而更多和网络书店的崛起有关。
这些年越来越多网络书店在台北书展展期前后,推出长时间的特惠书展,抢食原本的书展业绩。读者既然在网络书店就能买到同样便宜且数量更多的折扣优惠书,自然不会想到书展来抢优惠。
卖场化多年的台北书展碰上强劲的敌手,一下子失去了市场利基,于是越来越多的厂商退出参展活动,而人潮也就跟着衰退,形成了恶性循环。
俗话说得好,危机就是转机,在2015年的台北书展,就让人看见了转型的迹象正在萌生。
台北书展转型进行中
虽然说2015年书展的人潮还是不如过往,参展摊位明显比全盛时期少很多,许多小而美的出版社都不来参展,会场卖书越来越艰难(常常连场地成本都赚不回来),但书展现场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书摊位(如桌游厂商)。
2015年参展的厂商更出现了令人欣喜的现象,那就是主题策展趋势的确立,如由逗点文创、南方家园、一人等独立出版社组成的读字去旅行系列,本年度书展推出第五届主题“读字小酒馆”,小酒馆的展场空间布置内除了各家出版社的精彩作品外,参展的厂商还直接在自家的展区内开设沙龙与演讲活动,避免预约不到官方演讲场地的困窘,更能通过演讲或签书活动,让更多读者得以直接跟出版人或作者交流。
根据了解,六天展期下来,读字小酒馆展区总营业额超过百万元新台币,以其展区规模和参展出版社的性质来看,算是创下不错的成绩。
另外,“国立大学出版社群”“国家图书馆”、香港与澳门出版社群、天主教与基督教出版社群也纷纷推出主题联展,都是以携手合作方式取代过去的单兵作战模式。
笔者观察,由读字去旅行开始推动的主题策展模式已经逐渐在台北书展扎根。例如独立书店文化协会,今年也以“移动书店”的主题策展方式参展。整个展区以厚纸板组织而成,展区中央则是一部由厚纸板构成的移动书车。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独立书店文化协会中的成员,与部分未能参展的中小型出版商合作,共同协力推出了书展陈列书单,凸显独立书店的选书作为主题策展的能力,相信此一模式未来将能够更广泛地推展开来,让更多独立书店与中小型出版商得以策略联盟,携手参展。
虽然说,自2014年动漫大厂与台北书展分家之后,在南港展览馆另起炉灶,使得原本书展的主力人潮锐减,但是,部分仍留在台北书展参展的言情小说、轻小说与动漫厂商,如盖亚、新月、春天等出版社,也各自以主题策展方式参展,且仍然吸引大批人潮排队进入展区,成为台北书展中少数仍然有读者排队进场的展区,也显见台湾出版市场轻小说与动漫市场的雄厚实力。
台北书展未来如何争取动漫大厂回流,将是能否抓住青年族群,稳住书展参展厂商与人数的关键。
越转型越美好
或许是近两三年台北书展的业绩状况不理想,参展厂商数量日渐减少之缘故,今年台北书展首次推出了占地规模庞大的梦想与实验特区,让圆梦计划与数字学习区等非传统出版品厂商能够进驻外,桌游等厂商参展数量也持续上升,甚至还出现“达人手作坊”。
众所周知,台北书展最初是为了版权交易而诞生的商展,只是后来网络发达之后,版权交易大多可以透过网络完成,当时的台北书展便面临转型的压力,后来发展出以大卖场和优惠折扣拍卖会作为因应之道。
如今网络更加蓬勃发展,读者买书更多以网络为主,实体为辅。加上新书出版量日多,即便在诺大的书展现场也买不齐所有已经出版的书籍,更让大卖场式的书展模式无以为继。
再度面临转型的台北书展,发现了主题策展的魅力,越来越多厂商选择以策展而非卖场的方式,向读者呈现自己的出版风格与阅读美学,向读者介绍阅读之美好体验,以此吸引读者前来。
未来的台北书展将会逐渐摆脱大卖场模式,不再把书展当成卖书的卖场,而把书展当成展示书籍工艺、阅读文化的一种博览会,把书展会场当成让出版人、作者和读者直接交流互动的场所。或许会展现场的书籍成交业绩不再像过去那么好,参展厂商也不是为了卖书而是为了和读者交流才来,但社会对阅读与出版的了解却更加深刻,且极有可能反映在日常的阅读与图书销售业绩上。
我们相信以主题策展方式与爱书人互动交流,台北书展仍将成为年度阅读体验交流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