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2016-01-19王晓静

关键词:金代

从猛安、谋克官印看金代的尺度

王晓静

(吉林大学 文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12)

关键词:金代;度量衡;猛安官印;谋克官印

收稿日期:2015-06-03

作者简介:王晓静(1990-),女,内蒙古赤峰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专门史、辽金史研究。E-mail:xiaojingw335300@163.com。

中图分类号:K246.4

文章编号:文献标志码:A1009-4474(2015)06-0131-05

摘要:目前学界对于金代度制研究薄弱,尚存诸多问题。以出土发表的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实测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尺寸进行折算后可知,金代1尺长度约合今42.9~43.3cm,相当于宋代官尺长度的1.3~1.4倍,对于元代尺度量值(41.2cm)增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Study on the Dimension of Length in Jin Dynasty from the Meng An and Mou Ke Official Seals

WANG Xiao-jing

(CollegeoftheHumanities,JilinUniversity,Changchun130012,China)

Key words: Jin Dynasty; dimensions; Meng An Official Seals; Mou Ke Official Seals

Abstract:Academic researches on the dimension of length in Jin Dynasty have been weak at present,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is paper, 36 Meng An and Mou Ke official seals of Jin Dynasty are taken as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We conclude that the length of one Chi in Jin Dynasty is approximately 42.9-43.3 cm after the calculation by converting every official seal’s grade, measured size and the size specified in the official seal system, which is 1.3-1.4 times of one Chi in Song Dynasty and exerts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extension of the length of Chi in Yuan Dynasty (around 41.2 cm).

度量衡是百物制度的标准,田亩的大小、产量的高低、赋税的轻重等都需以度量衡来标度。《辞源》载:”测长短之器曰度;测大小之器曰量;测轻重之器曰衡。”关于金代的度制,史籍鲜有记载。从实物来看,迄今为止尚未出土金代古尺,但金代遗物中官印出土较多,对考察金代度制有很大帮助。

学者们结合鲜有的文献记载,对金代尺度进行了一些推测,主要有如下几种说法:

1.金代尺度承唐宋之制,几乎完全与唐宋相同。

王国维《中国历代之尺度》一文〔1〕、吴承洛专著《中国度量衡史》〔2〕,均认同唐宋元三代尺度“所增甚微”,甚至断言“几乎完全相同”,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自金元以后,不课绢布,故八百年来尺度犹仍唐宋之旧”〔1〕。这种说法流行至今。

冯恩学以考古发掘出土的金代权衡器为线索对金代度量衡制度做了讨论,进一步指出相关文献对此没有明确记载的原因在于金代承用宋代度量衡之制,辽金两朝无人对其改革,故修史不书〔3〕。金代尺度虽承唐宋之制,但将对金代尺度的考察附着在宋代尺寸的考订上,并由此得出二者“几乎完全相同”的论断则未免太过绝对。

2.根据出土官印考察金代尺度。

陈根远在《记两方隋、金官印》一文中,从一枚大定年号的环州刺史之印入手考察金代尺度。这枚金代官印印面呈正方形,实测长度6.1cm,恰好为宋代官尺(1尺计31cm)的二寸,陈根远遂认定金代度制虽未见诸家言明,但应承袭宋制〔4〕。这一结论虽基于对官印的实际测量,但仅据一枚官印的尺度推测整个金代的尺度量值的做法有些牵强,据此断言金代尺度完全承袭宋代、毫无变化的说法也不能让人信服。

高青山和王晓斌从已出土发表的金代官印中选出89方标有确切年号的官印探讨金代的尺度,按照每方印的官品、印的尺寸与官印制度中所规定的尺寸,统计得到78方官印的1尺长度等于或近于43cm,就此提出金代1尺约合今43cm〔5〕。然而金代官制前后期变动较大,官名和品位前后期不一致,基于这种考虑,高、王两位学者也承认,“89方金代官印的品级讨论中一定存在许多纰漏”〔5〕。金代后期,造印制度极为混乱,同一等级的官印印面尺寸明显增大,日本学者高桥学而就此指出金末官印的尺寸不可靠,并不赞同高、王对金代尺度的推测〔6〕。

3.从宋、金两代尺度关系考察金代尺度。

郭正忠在考察宋代“京尺”时,以淮尺长32.93cm计,认为“京尺”为淮尺加三尺,推测“京尺”1尺长32.93cm×1.3≈42.81cm。因“京尺”长度与高青山、王晓斌实测金代官印1尺长43cm的数值略近,郭正忠遂认为“京尺”之“京”即“金尺”之“金”的讹误〔7〕,并进一步提出金代官尺1尺长度在39.5~42.8cm之间。但因对“京尺”即“金尺”的推测缺乏文献佐证,因此这一说法只能作为金代尺度考察的有益探索。

由于史料匮乏,且迄今尚未发掘出土传世金尺,目前所见金代官印及《金史》中关于官印制度的珍贵记载就成为考察金代尺度非常有利的实物与文字证据。考虑到金代后期官印粗制滥造现象严重,除猛安、谋克官印印面尺寸前后变化不大外,其他官印的印面尺度均较前期明显增大的事实,笔者拟以出土发表的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为研究对象,探讨金代官尺1尺长度量值的范围。

有金一代,猛安、谋克制度未绝,海陵、世宗时期发展尤为迅速,猛安、谋克官印被大量颁制。这一时期的官印铸造精致讲究,被各家公认为金代质量最好的官印作品〔9〕。猛安、谋克是女真统治者在汉人州县之外设置的与之并行的基层政权组织机构。关于猛安、谋克的职官品级,《金史·百官志》记载,“猛安,从四品”,“诸谋克,从五品”〔10〕。

海陵改制之前,金代官印多用辽宋之印,内外官印存在新旧名称不同、品阶大小不一、地方上仍沿用契丹字官印等混乱局面。正隆元年(1156),海陵王颁布新官制,“职有定位,员有常数”〔11〕,金代官制自此建立。与此同时,官印制度得以统一,据《金史·百官志》载,“四品印,方一寸五分”,“五品印,方一寸四分”〔12〕,恰好对应了猛安、谋克官印的尺寸。

就《金代官印集》〔9〕中收录的金代官印来看,现今出土发表的金代猛安谋克印有36方。其印面尺寸、刻款、收藏单位或著录书籍等情况见表1。

表1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尺度表

续表1 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尺度表

据表1统计可知,金代猛安、谋克官印印面呈正方形,仅个别官印实测边长存在1~2mm的误差,如表中第1、12、25、31、36号官印的边长误差为1mm,第7号官印边长误差为2mm。表中序号21至24的谋克官印铸造时脱字“大”,当为金世宗时期官印,另有3方官印无年款,颁制年代不详。由此可知,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中有熙宗时期官印1方、海陵时期4方,世宗时期数量较多,计20方,章宗时期2方,卫绍王时期1方,宣宗时期官印有5方。

从36方猛安、谋克官印的刻款看,除7方未刻铸发机构外,大定十年(1170)之前,有16方官印由少府监颁造。大定十六年(1176)后刻款的官印由尚书礼部颁制,数量总计11方。宣宗贞祐年间,官印颁制机构除尚书礼部外,上京行宫、礼部等地方机构也可颁造官印(如表1中31、32号官印),官印颁制混乱。猛安、谋克制度在世宗时期发展至顶峰,恰如《金史·兵制》所载,大定二十四年(1184),全国有“猛安二百二、谋克千八百七十八”〔13〕,猛安、谋克官印在此期间颁造数量增长显著。

我们结合《金史·百官志》中有关印制的文献记载,再对照猛安、谋克印鉴的实测边长,便可推测出金代1尺合今长度。36方金代猛安、谋克官印,按照其官品、印的尺寸与官印制度所规定的各品位印鉴的尺寸大小进行折算,可得金代1尺合今具体数值如下:

正隆年号猛安官印3方,1尺长度在42.667~45.333cm之间不等;谋克官印1方,1尺长度为43.571cm。

大定年号官印20方,均为谋克官印:其中1尺长为42.857cm的官印有10方;1尺长为43.571cm的官印有5方;1尺长为42.143cm的官印有2方;除1方未发表实测长度的官印外,余下2方官印1尺长度分别为40.714cm、47.143cm。

承安年号谋克官印2方,1尺长度均为42.857cm。

大安年号谋克官印1方,折算其1尺长度为42.857cm。

贞祐年号猛安官印2方,1尺长度分别为42.667cm、43.333cm;谋克官印3方,1尺长度分别为45.714cm、41.429cm与41.429cm。

未刻有年号的3方官印中,猛安官印1方,1尺长度为43.333cm;谋克官印2方,1尺长度分别为41.429cm和42.857cm。

综上所述,为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提高母亲和胎儿的身心健康水平,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建议如下:①逐步把口腔检查纳入孕前检查范畴,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②妇幼保健机构要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并让孕妇了解孕期口腔疾病应尽早就诊,减轻痛苦;③使所有相关科室的医生能够给予孕妇口腔疾病正确合理的指导意见,让全社会的口腔医生广泛开展孕期口腔治疗,而不必怕担责任而拒绝治疗导致病情恶化;④医疗机构应备有孕妇专用诊室,接诊的医师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及良好的素质,真正为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做出贡献。

综上所述,36方官印中,猛安官印有6方,谋克官印30方。6方猛安官印中,有3方1尺长度合今43.333cm,占6方猛安官印的50%;2方1尺长度为42.667cm,占33.33%;余下1方猛安官印1尺长度为45.333cm。30方谋克官印中,除去1方未发表实测长度之外,1尺长度为42.857cm的官印有14方,占29方谋克官印的48.28%;1尺长度为43.571cm的官印有6方,约占20.69%;1尺长度为41.429cm的官印为3方,占10.34%。另有2方谋克官印的1尺长度为42.143cm,占6.70%;余下4方谋克官印的1尺长度在40.714~47.143cm之间不等。

关于数据的统计,目前学界一般采用取样本平均数和取最高频率值两种方法。样本平均数是将多个不确定的数值用算数平均法取其平均值而获得的数据,从表面上看极其精确,在小数点之后保留了多个有效数字,却违反了“非有效数字的位数越多,越不可靠”的数学原则〔14〕,实际上取得了一个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的数据〔15〕。

有鉴于此,本文选用后一种统计方法。从表1官印的折算尺寸值可知〔16〕,猛安官印1尺长度的范围应在42.667~43.333cm之间,谋克官印1尺长度的范围在42.857~43.571cm之间。以猛安官印1尺长度的最高频率值43.333cm和谋克官印1尺长度最高频率值42.857cm为基准,则金代1尺长度应在42.857~43.333cm之间(约合今42.9~43.3cm),官印1尺长度数值存在0.476cm(43.333cm-42.857cm=0.476cm)的差额,长度变动数值在半厘米范围之内。靠近两个最高频数的数值多限于技术条件,存在铸印时的误差,而低于42cm或高于45cm的官印多半是违背印制的铸造规定造成的结果。

与宋代三司布帛尺(28~31.6cm之间)〔14〕相比,金代1尺长度较大〔17〕,相当于宋淮尺(32.93cm)〔7〕长度的1.3倍,恰与河北巨鹿出土的宋代加三木尺长度(42.81cm)〔15〕相近,与河北巨鹿北宋古城出土木矩尺(30.91cm)〔15〕相比,约为其长度的1.4倍(32.93cm×1.3=42.81cm;30.91cm×1.4=43.274cm)。

现存史料中虽未发现关于宋金元三代尺度关系的记载,但从金代官印角度考察的结果来看,金尺长度确实较宋尺为大。杨平在考察元代尺度时曾指出,“不知从金代官印推出的金代尺度何以如此之大,但它与元代尺度①的关系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8〕。《七修类稿》言:“元尺传闻至大”〔16〕,在金代基础上建立的蒙元帝国,其度量衡制度也不免受其影响。同为少数民族政权的金元两代度制“至大”,疑似存在前后继承关系。

综上所述,金代的度制并非“犹仍唐宋之旧”,毫无变化。通过文献的梳理和对金代官印尺度的考察可知,金代1尺长度并非与唐宋尺度等长,由官印尺度获得的1尺长度与出土的河北巨鹿古城木矩尺(30.91cm)和宋代淮尺(32.93cm)长度相比,约为其长度的1.3~1.4倍。据注释①中闻人军及郭正忠的研究,元代1尺长度也较宋代为大,从而表明宋、元度制之间有前后相继关系。史书称元代“至大”,应是受到了金代的影响。

注释:

①关于元代官尺的长度,学界还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元代官尺度量值较小,如袁明森据四川苍溪出土的两方元代官印测得元代1尺长度在34cm左右,参见其《四川苍溪出土两方元“万州诸军奥鲁之印”》,刊于《文物》1975年第10期第91-92页;杨平结合出土官印考察得出元代1尺长度当今34.8cm,参见其《从元代官印看元代的尺度》,刊于《考古》1997年第8期第86-90页。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元代官尺度量值较大,如闻人军据《无冤录》记载,推测元代1尺当今尺度1.66×23.05cm=38.3cm,参见其《中国古代里亩制度概述》,刊于《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第122-132页;郭正忠补充了新的文献资料,折算元代1尺长度大致在34.65~41.2cm之间,并在金元两代长度考订表中将元代官尺长度的范围进一步确定在39.5~41.2cm之间,参见其《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第317-31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本文采信后一种观点。

参考文献:

〔1〕王国维.中国历代之尺度〔C〕∥河南省计量局,主编.中国古代度量衡论文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1-6,5.

〔2〕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219-220.

〔3〕冯恩学.俄罗斯滨海边区赛加古城出土金代权衡器考〔J〕.北方文物,1993,(1):40-42.

〔4〕陈根远.记两方隋、金官印〔J〕.考古与文物,1996,(2):90-92.

〔5〕高青山,王晓斌.从金代的官印考察金代的尺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4):74-76,119.

〔6〕高桥学而.关于辽宁省本溪市出土的金总领提控所印——从出土官印看金末东北的混乱〔J〕.姚义田,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2000,(1):99-112.

〔7〕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314,308.

〔8〕杨平.从元代官印看元代的尺度〔J〕.考古,1997,(8):86-90,90.

〔9〕景爱.金代官印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253,110-120,243,246.

〔10〕脱脱.金史(卷57)·百官志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29.

〔11〕脱脱.金史(卷55)·百官志一〔M〕.北京:中华书局,1975:1216.

〔12〕脱脱.金史(卷58)·百官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337.

〔13〕脱脱.金史(卷44)·兵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5:996.

〔14〕卢嘉熙,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度量衡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370.

〔15〕丘隆,丘光明,等.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31,30.

〔16〕郎瑛,撰.七修类稿·卷27·辩证类·历代尺数〔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93.

(责任编辑:武丽霞)

猜你喜欢

金代
金代张楠墓志考释
金代官员越级赠官现象考论
建平博物馆藏金代铜镜
金代《李立墓志》考释
金代吏员服饰浅探
对金代提点刑狱的几点认识
长白山册封始于金代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发现
金代民间“散乐人”演艺记载的新发现
金代佛教艺术论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