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部山区产业扶贫浅析
2016-01-19张宏成
张宏成
青海东部地区是高原农业的主产区,也是实施产业扶贫的重点区域。从贫困人口分布区域及实施产业扶贫的现实情况来看,以西宁、海东两市为主的东部地区,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58%。浅脑山区的贫困人口占整个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总数的87%以上。农村浅脑山耕地占该地区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由此可见,实施产业扶贫的薄弱环节在东部山区,产业扶贫的重点也在东部山区。
产业扶贫的现状及成效
青海东部山区辖西宁、海东两市,包括湟中、湟源、大通、民和、互助、化隆、循化7个县和乐都区、平安区共9个县区,截止2014年底,东部地区农牧民总数231.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3万,占该地区农牧民总数的14.3%。该地区位于河湟流域,农业耕地以山地为主,是青海产业扶贫的重点地区。
互助县是全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是一个浅脑山耕地所占比例高,以农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贫困村大多分布在浅脑山区域,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县,在青海省东部山区具有代表性。
全县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9万亩,其中山区耕地面积76.2万亩,占耕地面积70%。全县8 镇11乡294个行政村,现有贫困村118个,分布于浅脑山区的有108个,占91%。全县人口39.18万人,其中分布于山区的贫困人口5.4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总数7.72万人的69.5%。2014年底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2198元,低于国家贫困标准2760元2.5个百分点。县内有土、藏、回、蒙等18个民族,其中土族6.8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4%。2010年互助县被列为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发展范围,2011年被纳入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片区县。
产业化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一体两翼”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互助县按照建设高原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围绕河湟谷地特色农业百里长廊建设要求,在产业扶贫构建方面,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积极引导贫困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大面积推广经济价值和单位产量相对较高的种养业为主攻方向。特色种养业布局初具规模,为产业扶贫健康有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以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项目为平台,以扶优、扶强、扶大种植、养殖、服务三大造血产业为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实施产业扶贫。“十二五”期间,重点扶持以八眉猪、葱花鸡、肉羊、奶牛、獭兔养殖,马铃薯、油菜、苗木、树莓种植以及商贸等增收产业,为3.2万户13.8万贫困人口建立了持续增收的产业载体。区域特色鲜明的扶贫产业板块基本形成,西山乡邵代家村等18个乡镇119个贫困村通过产业扶持,累计推广双垄全膜覆盖马铃薯集雨技术10030亩,建立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2.8万亩,油菜繁育基地1.5万亩,树莓浆果生产基地5000亩。引种大果樱桃650亩,薄皮核桃1900亩,青海云杉770亩,中药材1125亩。同时,因地制宜发展农区畜牧业,在扶持以八眉猪、葱花鸡、奶牛、肉羊等传统畜牧业为主的基础上,引进各类良种畜禽12.2万头,整合资金,在塘川、东沟新建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獭兔养殖场3个,良种猪繁育养殖场1个,带动贫困农户发展新型养殖业。种养业齐头并进,互为补充;农作物、林果业经济共同支撑,基本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的集中连片产业带,奠定了产业扶贫发展基础。
以片区开发、整村整乡推进为主,按照村有致富产业、乡有优势产业、县有主导产业的扶贫开发思路调整扶贫产业结构。互助县的传统产业是小麦、青稞、马铃薯、油料等粮食生产。在扶持马铃薯、油菜制种及种植等传统农业基础上,加大新型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通过扶持和培育产业,进一步优化农牧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型产业结构比例已由2000年初的8:2调整为2013年底的3:7左右。贫困群众在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同时,实实在在感受到了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实惠,贫困村群众收入持续增加,普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扶贫方式转变,实现产业模式多措并举。打破过去“项目到村、扶贫到户,分村实施、分户管理”的扶贫方式,以县为单位,结合项目区农牧业资源禀赋,壮大当地优势和主导产业,实现了扶贫开发模式向“集中连片,产业带动,整村推进、效益到户”的转变。形成了“企村共建”“股份合作”“专业合作”“联户经营”“租赁经营”等多种经营模式。公司与农户,企业与基地与项目户,建立了较完善的经营与分配机制,在保证入股资金的原则下,项目户每年能获取不少于10%的分红,既形成了扶贫产业的规模效应,又增加了贫困农户的收入。
产业扶贫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可以帮助贫困地区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西宁、海东两市以发展集中连片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从独特的高原气候、充足的光照条件等优势出发,主打高原生态绿色品牌,在培育扶贫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标准化生产、增强龙头带动能力、提升农民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不完全统计,有近16万多人从事扶贫产业,产业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43%。有26%的农民依托扶贫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从对互助县产业扶贫的典型调研来看,集中了东部山区产业发展的所有特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实现了扶贫方式的有效转变。产业扶贫是通过给贫困农户提供一定的资金或项目等发展条件,依靠自身劳动能力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使这些长期受贫困困扰的人群实现由“输血型救助式扶贫”向“造血型开发式扶贫”的转变。
二是促进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加。把产业扶贫作为增产增收及脱贫致富的有效抓手重点推进,贫困群众增收明显。东河乡小桦林村地处脑山地区,平均海拔2700米,传统产业以小麦、油菜为主,产量小,收成低。村支书张海说:“过去种粮食,小麦单产最高纪录600斤,油菜300斤左右,每亩产收成基本在700元至800元之间,除去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本,收入微薄,如遭遇霜冻等灾害,几乎没有收成”,当地群众形象地说“身在深山无人问,十年辛劳九不成”。 2012年至2014年,该村实施村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项目和整村推进产业扶贫项目,通过采取“示范引领、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运作方式,重点扶持苗木和露地蔬菜种植为主导产业,种植规模从2007年的不足1亩发展到目前的500多亩,种植户从2户覆盖到全村165户;露地蔬菜种植由2010年的18亩发展到380多亩。苗木和蔬菜种植面积接近全村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种植苗木最好的农户从原创苗到商品苗,三年亩产收入达到40多万元,群众形象地称苗圃是“老百姓的绿色银行”。蔬菜种植户每年的亩产收入基本处在5000元~6000元之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底的1782元增加到2014年底的4319元,通过产业扶贫实现了脱贫。
三是提升了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穷人之所以贫困,不只表现在缺衣少食的物质财富上,更突出表现在自身发展能力和观念上,没有好的致富产业,缺乏行之有效的带动,很难在短时期内实现脱贫。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过去一家一户扶持,扶贫效率低、农户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问题,互助县加大了对产业基地和贫困户的联系挂钩。
四是强化了科技扶贫服务体系。在培育产业扶贫服务体系中,互助县立足当地实际,全力推进产业扶贫标准化生产。建立了科技跟踪服务制度,将农牧科技人员服务能力与实际发挥的作用挂钩,解决了产业扶贫科技服务不足问题;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指导员作用,积极推广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其他农户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加大新技术引进力度,发展和推广经济价值较高的新型农牧产品;充分利用农业示范园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以标准化生产促进了扶贫产业的全面发展。
互助县产业扶贫实践证明,产业扶贫是解决青海省东部浅脑山地区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在青海东部山区具有较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但是,由于受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水平、扶贫对象素质等因素影响,产业扶贫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当前深化产业扶贫制约因素分析
青海省东部山区大部分地方处于高位浅脑山地带,平均海拔在2700米以上。自然条件严酷,资源匮乏、生态脆弱。脑山高寒,浅山干旱,自然灾害易发多发。农村交通道路、水利设施、机械化耕作条件落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基本没有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然而可供选择的扶贫开发项目有限。
一是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难。近年来,国家财政扶贫资金对基础设施投入逐年减少,对于像青海省这样的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产业扶贫持续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多的难题:水利设施远跟不上扶贫产业发展的需求,资源性缺水和工程型缺水并存;交通道路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二是外部环境影响,产业持续难。农业产业之所以始终处于弱势产业地位,除了农产品自身特殊的属性外,其外部环境影响也至关重要。
三是科技支撑不力,产业增效难。同样一种农业产业,由于其科技含量和经营方式的不同,往往会产生不同的两种结果。传统产业生产成本高,科技含量低,收入产出不相匹配。贫困农户种一亩田的收成往往抵不上外出一个月的务工收入;新型产业发展前景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贫困群众认可度不高。
四是企业带动有限,产业延伸难。目前,青海省东部农业区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2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作物从产品到商品,从田间到餐桌,始终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农产品附加值低,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条。
1、实力雄厚、带能辐射能力强的产业化扶贫龙头企业数量少,加工层次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确定扶贫项目,扶持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时存在重建设、轻监管,盲目跟进、规模扩张过快等问题,造成后续管理难度加大。运行模式固化、效益分配简单,扶贫资金效益发挥得不好。
3、带动辐射能力有限。现有龙头企业多数处于发育成长阶段,在市场竞争中优势不太明显。
4、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接不紧密,缺乏应有的监测和识别机制。
进一步推进产业扶贫的对策建议
产业带动是支撑贫困地区发展的先决条件,对青海省东部山区来说,贫困人口呈“橄榄形”分布状态,贫困和非贫困差距不大,按照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无疑难度加大。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产业带动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二者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针对互助县在推进产业扶贫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是产业扶贫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积极推进以水利、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抓好北干渠二期工程重大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小农水、饮水安全工程、坡改梯等农田基本建设,最大限度地提升山区耕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按照北干渠二期水利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加快以粮食作物种植向经济作物产业调整步伐,充分利用山区无污染无公害有利条件,发展山区温棚蔬菜种植或山地露天蔬菜种植,实施农作物标码追溯监测,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提高扶贫产业效益。
在精准扶贫前提下,为了使扶贫民生工程惠及更多农村人口,适当考虑利用财政扶贫资金,建设和完善乡村道路、特别是田间机耕砂石路建设,提高农产品集散通道通达能力以及产业园区、产业基地道路的配套建设问题。鼓励和支持适宜山区生产的农机具研发和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通过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功能,使扶贫特惠性政策实现普惠性效益的最大化。
二是产业扶贫与优化外部环境相结合,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把促进产业扶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鼓励、支持和引导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绿色农业生产,探索绿色农产品认证与政策性补贴相挂钩试点,充分发挥现有山区耕地无污染无公害比较优势,通过发展绿色农产品、生态畜牧业循环农牧业模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以中心集镇为集散地,加快建设以信息传递、农产品交易平台、市场监管为一体的农村农贸市场,合理布局覆盖半径,给贫困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平台,吸引外出青壮年劳力回乡创业,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匮乏问题。同时,通过电子商务为代表的信息化应用,推进“互联网+”的扶贫模式。以县为单位,加快建设集电子商务、农产品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并逐步延伸到乡镇一级和产业发展势头好的贫困村,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为产业扶贫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是产业扶贫与科技支撑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发挥各地农业产业实验示范园区引领作用,加大科技扶贫投入力度,重点在传统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和新型农业示范推广方面,构建扶贫产业科技服务体系,推进农牧业产业标准化生产。
四是培植龙头企业,扶持微小企业,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农业发展的空间离不开以工促农的有效支撑。扶贫龙头企业是工业企业和农业产业的有效连接体。从一定意义上说,扶助企业的实质就在于促进扶贫。企业发展,贫困群众收益,发挥各自优势,达到双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