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金融助推脱贫攻坚见成效

2016-01-19王建东

时代金融 2016年4期
关键词:片区金融服务贫困人口

王建东

云南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是全国农村贫困面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云南省金融部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紧围绕云南省委、省政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以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为己任,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金融支持,创新服务方式,为助推全省到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政策引导。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云南加快扶贫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指导意见》,联合省级有关部门出台了《云南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贷款贴息管理暂行办法》《云南省扶贫贴息到户小额贷款风险补偿试点实施方案》《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专项贷款实施细则》《云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专项贷款风险补偿金实施细则》,通过强化政策指导,引导辖区金融机构把信贷资源投放到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领域,支持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培育、社会事業发展、生态修复等四大攻坚战,为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提供了政策支撑。

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加大信贷投入。2015年,云南省93个贫困县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52.66亿元,其中对国家级88个重点贫困县发放优惠利率支农再贷款45.42亿元,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降低涉农贷款利率,专项增加合意贷款15.75亿元,专项下达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合意贷款40亿元,安排支农再贷款限额40亿元,以低成本资金引导全省农村信用社切实降低贫困地区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贷款利率。

深化融资对接,促进精准扶贫。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县倾斜。2015年,全省93个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6.4%,高于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平均增速0.7个百分点。以国家政策性银行重点支持扶贫开发为契机,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加大对易地扶贫搬迁的信贷投入,2015年累计向98个项目发放贷款218.55亿元。推动财政与金融扶贫开发良性互动,2015年发放扶贫贴息贷款131.6亿元,贴息资金5.548亿元,较上年增加2.048亿元,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产业发展。

健全工作机制,发挥协同合力。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牵头建立了云南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协调机制、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制定印发了《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联动协调机制工作方案》和《关于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支持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组织召开了滇西边境片区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座谈会,完善片区经济金融分析报告制度,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省金融机构共同参与扶贫开发的良好格局。

加强金融创新,开展特色服务。推动全省持续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稳步试点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规模的同时,鼓励各地区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服务。如楚雄州在全省首推“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探索出一条由党组织“牵线”、政府“贴息”、农信社“搭台”、党员和群众“唱戏”的农村信贷帮扶新路子。保山市推出“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扶持产业发展、促进贫困人口增收。大理州以“一县一策”、“一县一品”的思路,推出了林权抵押贷款、经济林果所有权抵押贷款、金果贷、阳光富民贷款、红色信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实现扶持一户带动一片的效果。临沧市创新建立“政府+银行+龙头企业+农户”风险共担机制,全力支持佤山幸福工程、南美美丽家园项目建设。红河州以支持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为切入点、以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为助力点、以助推片区“美丽家园”建设为落脚点、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为着力点,精准发力促进脱贫攻坚。

下一步,全省金融部门将按照精准支持与整体带动并重,金融政策与扶贫政策协调,创新发展与风险防范并举的原则,以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发展规划,找准金融支持的切入点,以精准对接特色产业金融服务需求,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以精准对接贫困人口就业就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以精准对接易地扶贫搬迁金融服务需求,支持贫困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以精准对接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等领域金融服务需求,夯实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等思路,突出云南辖区实际,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强力推动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激活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金融部门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片区金融服务贫困人口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白塔寺片区地图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