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芈月传》打造“甄嬛”2.0版:从后宫到朝堂

2016-01-18彼黍离离

电视指南 2016年1期
关键词:后宫政治家秦国

彼黍离离

文 有现象级大剧《甄嬛传》的珠玉在前,《芈月传》可谓是含着“金汤匙”横空出世,“甄嬛”原班人马的倾心打造是这部戏最大的金字招牌。自11月30日登陆北京、东方两大卫视黄金档以来,以双台平均收视2.13的傲人成绩连续雄霸收视榜首,而线上独家播放平台乐视网、腾讯视频的单日播放总量截至目前已突破24亿次。只是,一样的创作班底,重合的题材,让《芈月传》注定了被拿去和《甄嬛传》比较的命运。同样是女性成长史,这回郑晓龙能拍出什么新花样?郑晓龙坦言,去超越一座高山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更好的做法可能是创作另一座高山。

《芈月传》的故事背景是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有着更为蓬勃的时代气息与情怀,人物传记的定位也让整部剧史诗意味极强。它讲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秦宣太后芈月的传奇一生。战国时期,芈月是楚威王最宠爱的小公主,但在楚威王死后生活一落千丈,母亲向氏被楚威后逐出宫,芈月和弟弟芈戎躲过了一次次灾难和危机。芈月与楚公子黄歇青梅竹马,真心相爱,但被作为嫡公主芈姝的陪嫁媵侍远嫁秦国。芈姝当上了秦国的王后,芈月不得已成为宠妃。原本的姐妹之情在芈月生下儿子嬴稷以后渐渐分裂。诸子争位,秦王嬴驷抱憾而亡。芈月和儿子被发配到遥远的燕国。不料秦武王嬴荡举鼎而亡,秦国大乱。芈月借义渠军力回到秦国,平定了秦国内乱。芈月儿子嬴稷登基为王,史称秦昭襄王。

与甄嬛这个虚构的人物不同,芈月是一个实实在在存在于历史中的人物,她的人物原型是历史上的秦宣太后。不过电视剧当中做了改编。历史上的秦宣太后姓芈,又名芈八子。出身楚国,是秦惠文王妃子,秦昭襄王的母亲,太后称谓亦始见于她,诚为千古太后第一人,她辅助儿子登基,平定季君之乱,灭义渠,让秦国重回正轨,其历史作用不可估量,作为女政治家的胆魄与能力也值得书写。后代的西汉窦太后、北魏冯太后、大清孝庄太后都可视为大秦宣太后的翻版。

这样的人物设定注定了《芈月传》基调与内涵将与《甄嬛传》有着质的区别。不同于《甄嬛传》完全着墨于后宫方寸之地的波诡云谲,芈月的故事多了“家国天下”的大情怀,正如片中所言:“这宫中的女人,哪个不是诸国权势权衡的结果。”作为一个优秀的女性政治家,芈月一步步从一位少不经事的女孩成长为奠基千秋霸业的太后,她的一生一直处在国家与政治的旋涡中心,在人生多次关键时刻,都选择放弃儿女私情,以国家利益为先,最后将整个大秦都抗在自己肩上。正如编剧王小平所言,如果《甄嬛传》只是一个小港湾里荡舟,那么《芈月传》则是在惊涛骇浪的大海里面行船。《甄嬛传》的本质是批判,它把一个个妙龄少女放置在后宫之中,她们于斗争中毁灭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本质。而《芈月传》中最精彩的部分必然不是宫斗,它的背景更加宏大,它反映了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型的时代,当一个新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出现,整个阶层用他们的眼界、勇敢、拼搏将历史的车轮缓缓地向前推动。而芈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与代表人物,而她的女性身份让这个角色显得更加可贵。她有着作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的胆识见地,又有着作为一个女性的丰富情感。

芈月的三段各有不同的感情线也是这部剧的最大看点之一。黄歇是芈月青梅竹马知心爱侣,只可惜天意弄人,一生都无法突破身份的羁绊,最终也只能是对方心底的一道白月光。与秦王结合原是迫于无奈,恩情更多于爱情,他的胸襟与气度感染了芈月,让芈月走上了政治家的道路。而在义渠君面前,她是炽烈的情人和无奈的太后,她敢于暴露隐私于阳光之下,让众臣无话可说。这三段感情穿插于芈月从一个活泼少女到胸怀家国大义的一国太后。虽然都没有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的机会,但这三个人三段感情对芈月来说无疑是一种砥砺与成就。

对于《芈月传》来说,剥开宫斗的外皮,其中大格局、大情怀的内核才是这部剧最吸引观众的关键所在。“去正剧化”的倾向一直普遍存在于前几年的古装剧中,而如《琅琊榜》和《芈月传》这种剧的出现则无疑让人眼前一亮,把正剧的内核包以娱乐化的糖衣的方式无疑让观众们十分买账,加入了“家国天下”的思考和有据可查的历史背景,这些作品就呈现出了区别于一般偶像剧和宫斗剧的力量感与厚重感。

导演论剧:

郑晓龙: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出品人。

代表作:《金婚》《甄嬛传》《红高粱》《芈月传》

“ 绵里藏针、外柔内刚,才是女性政治家的表现。”

这部戏里面虚构的东西有很多,但历史上真是有芈月这么一个人。《史记》《战国策》与其他一些书上都有记载,但是总的记载加在一块儿,也不过一页多纸。就讲了芈八子,只有姓,没有名字,这个月字是编的,而八子是她位份的名称。芈月在历史上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另外一个评价。但是我们这个片子要反映出来的是,她是中国第一个女政治家,她虽然是公主出身,但是应该算是低阶级的,在宫廷里面,她受到了很多的欺负和不公平的对待,但是她始终努力争取往上走,争取一个自己美好的个人生活,我觉得她具备了当一个政治家的基本素质。她身上有很多能量与正义,她受到了很多不公正的对待,但她仍然用自己的坚忍和善良去化解。我觉得这部戏讲的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史。芈月到底应该是个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弄清楚,还有秦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们的情感关系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都要非常清楚,不能是混乱的。拍完《甄嬛传》之后,他们想让我再拍《甄嬛传》的续集,我觉得《甄嬛传》的故事我已经讲完了,再讲的话没有新意,我就不愿意弄。但是我觉得芈月身上有很多在我们现有的文艺作品上没有谈到的东西,所以说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包括她的三段情感,都是非常起伏跌宕,而且又撕心裂肺的。

另外就是,羋月在政治上,不是用直接对抗手法。对方力量打过来以后,她会用比较软的、柔和的、女性一点的办法,来解决这些事。但是骨子里是不变的,这样可能她会解决得更好一点点,她有她性格上的这种优势。女人的个性和男人是不一样的,男人更刚,女人会用稍微柔软的方法来处理一些事。你可以说是绵里藏针、外柔内刚,这应该是女性政治家的表现。

“艺术贵在创新,没有甄嬛我们仍然可以成就一个好东西”

在《甄嬛传》中,甄嬛并没有参与到前朝,一直就是后宫的事,而芈月是直接参与到了朝政中,她一开始是楚国的公主,陪嫁到秦国,后来又成了秦王的妃子,到最后成了秦国的太后,她垂帘听政41年,把弱小的秦国变得很强大。芈月从一个小女子慢慢成长为一个有家国情怀的一代女政治家,她的整个格局就很不一样。在这里后宫和前朝结合得更紧,甚至包括后宫所有人的命运,都是被政治所左右,个人情感的事都变得特别不重要。所以《芈月传》不是简单的像《甄嬛传》那样的后宫故事。当然也会有后宫的争夺的部分,但更多的是在讲一个人物的成长,所以说我觉得这两个戏是完全不一样的。我反复地在开拍之前跟剧组各部门谈这个事,我希望它能“去甄嬛化”,我用这个词,就是因为甄嬛确实太深入人心了,被播了这么多遍。但是我觉得我不能再延续甄嬛,艺术贵在创新,没有甄嬛我们仍然可以成就一个好东西,这两部戏对女性角色的塑造也是不一样的,《甄嬛传》里面主要讲后宫,它包含着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甄嬛传》在美国播的时候,美国人搞了一个30秒钟宣传片,我特别喜欢,它那个宣传片就讲,一个不屈的灵魂对抗整个大清帝国,这就是一种反封建的概念,不愿屈服于后宫的互相的争夺,她希望她的爱情是真挚的,是独立的,而不是像后宫的那些女人向皇权屈服。但是芈月不光是这个东西,她的故事背景是在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过程的历史,讲他们作为新兴阶级的那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猜你喜欢

后宫政治家秦国
范仲淹画粥苦读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五张羊皮
一个易拉罐引发的后宫戏
瞒天过海
后宫正传
鸡口牛后的故事
周公作礼
挽衣留谏
政治家与鞋 ——艾马德(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