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迎来细分时代
2016-01-18
C=CBNweekly
B=Chet Burchett
过去的20年是中国会展行业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这个行业本身的聚集效应,会展业被看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然而在高速发展的初期,重心总是更多放在展览的规模上,因为大规模、综合性的展览往往更具吸引力,并被认为可以给客户带来最大价值。但是Chet Burchett注意到,这一情况在中国市场中正在发生着转变。作为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公司,励展集团发现在中国,更细分的专业展、某一行业甚至某一产品的展览越来越多,这也是德国、美国等成熟市场的发展轨迹。
C:在你看来,这几年中国的会展行业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B:我认为如今中国的会展行业到达了一个新的阶段。现在人们的理解是,即使规模不大的展会也能够给客户带来价值。过去,展会主办方举办展会最少都会包下两个展馆,规模只有一个展馆的展会可能都没人知道。但现在,细分的展会越来越多。其实国外有很多细分的展会,跟中国的大型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这种什么都有的展会很不一样。这些细分的展会可能在大的展览会旁边举办,甚至是独立举办的。还有一个变化是数字化的影响。在我看来,数字化给会展行业带来的,更多是机遇,要说挑战的话也是思维层面的,就看你怎么利用好它。展会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平台,交流这个需求是一直存在的,数字化只是工具,即如何提供更方便的、更有效的交流体验。企业如果愿意在数字化上投资,是会有回报的,不愿意投资可能失去这个机会。
C:你认为评价一场展览是否成功,最为关键的指标是什么?
B:我想评价一场展会是否成功,主要还是看客户满意度。客户既包括参展商,也包括买家。买家在现场希望购买到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得到一些解决方案,而参展商希望进入新的市场,比如签下新的代理商,来扩大它的市场份额。总之买家和参展商参加展览抱着不同的需求或目的。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它们达到观展或者参展的目的,这样才能最终提高它们的满意度,以及展会整体的价值。我们会通过回头率来评估客户满意度:对买家而言,如果是个人买家,他每年都出席,就算作他回来了,但如果是企业买家,即便每年以不同的部门出现,也算它回来了;对参展商而言,如果它第一年来,第二年不来,我们不会把它算做失去的客户,而是有希望回来的客户,但如果连续两年都没有来,那我们就失去这个客户了。我们投入比较多的是客户洞察组。信息有两种,一个是已公布的,这可以通过网站搜索等掌握,但还有一些要通过我们的观察,做深度的调研才能知道,深度调研也分可量化的和不可量化的。我们需要跟客户一对一沟通,了解他们把时间花在哪儿,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他们在网站上搜索什么,来知道他们希望在现场看到什么产品。但要注意的是,有时候客户说的,并不就是他们想要的,所以深度调研还是很有必 要。
C:中国客户的需求在这几年有没有发生什么改变?和欧美客户的需求有何不同?
B:不止是中国的客户有变化,全球的客户都有变化,那就是,对投资回报的要求更高了。现在公司成长更困难,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它们更希望的是能够碰到一些人,或者碰到一些商机,能够给自己一些有意义的投资回报。我们做过一个对3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巴西等)展会的调研,这些展会针对不同的行业,但客户需求都是一样的。这个比较有意思,说明全球范围内客户的需求并没有什么区别,不一样的可能是文化方面,就是它怎么接受这个服务等等,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不过我注意到,参展观众现在更注重与其他观众之间的沟通了。我们有一个网上系统,让观众在参展前预先登记,后登记的可以看到有哪些人已经登记,他们可以在展前沟通,参展时彼此可能已经约好了。(采访:张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