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应彰显“儿童味”
2016-01-18蒋守兵
蒋守兵
摘要:语文是一门极具人文主义色彩的学科,它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还透露出一种特别的浪漫主义情怀。而小学语文不仅如此,还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兼具生活气息,是一门真正属于儿童,充满“儿童味”的学科。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儿童味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离开“儿童味”的小学语文教学是不会成功的,成人化的教育只能限制小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在仔细研究小学生身心特点的同时,努力走进小学生的世界,努力寻找适合儿童的语文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释放天性,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遵循认知规律,注重教学情趣
儿童有儿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特点,要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就要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注重教学情趣,不断更新教学方法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但仍然缺乏抽象性。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增强课堂趣味性。
例如:在进行汉字识记时,教师可以通过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歌谣等帮助学生识记汉字。在学习诗歌时,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等小学生喜爱的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小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深了解。教师一定要注意避免用成人化的眼光看待儿童并实施成人化的教育,这样的语文课堂将会丧失活力,变得索然无味。众所周知,小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枯燥的教学只会造成学生对语文课堂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保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用妙趣横生的教学环节吸引学生。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组织课文朗诵、组词造句等比赛,并设立合适的奖励,努力改变僵化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新鲜元素,使小学语文课堂充满童趣。
让学生体味生活
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于自己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热情,教师应该借助小学生的这种热情,帮助他们回归生活,体味生活。相比其他学科,小学语文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材内容的趣味性也相对较强。只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使小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美的事物,获取灵感,积累素材,语文学习的过程相对而言就会比较轻松。这也是使小学语文课堂彰显“儿童味”的有效途径。
受应试教育影响,传统的小学语文教育中往往过分重视知识传授和成绩认定,具有强烈的工具性色彩,抹杀了小学生的天性,这种教学方式使小学语文逐渐变成了一门工具性的学科。为了还原小学语文的魅力,就要使小学语文回归生活,并将具有生活味的语文教育带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来源于生活,可以说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生活味就等于“儿童味”。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生活,接触自然,并指导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养成自我感受、自我观察思考生活的良好习惯。
在互动中注重合作交流
自悟、合作交流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同龄人交流,加强师生活动是彰显“儿童味”的有效途径。小学生的思维习惯是直观而具体的,他们拥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可以通过表演的互动为他们提供机会,通过游戏教学法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科学划分小组,让学生在与小组成员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相比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显得更加不受拘束,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这样做,可以帮助小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教师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真正走进儿童的世界,理解他们的需求,并在教学实践中增添充满儿童趣味的内容,迎合小学生的喜好,选择儿童喜欢的方式使教学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
利用信息技术,增添儿童趣味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小学语文教学在课堂上运用设备的手段也越来越丰富。教师要学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增添“儿童味”。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适合儿童欣赏的动画、歌曲,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教学,进行生动直观的课堂内容的展示,发挥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使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例如:在学习《拉萨的天空》时,由于小学生对拉萨的概念并不清晰,教师想让学生了解拉萨的天空,单凭课本中的几张图或者几段文字是难以表达清楚的。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以及动态文字的展示,使学生对拉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以往,教师一般都是采取口头表述的形式进行语文教学,而这种方法不够直观,也限定了学生的思维拓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学生通过更加活泼、形象的影视和动画作品中寻找自己的灵感。
“儿童味”是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最缺乏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东西,教师要走进儿童的世界,就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准确把握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时刻为小学语文课堂注入新鲜活力,使小学生始终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朱湖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