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拥抱“大山”
2016-01-18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自1996年中央确定上海市与云南省开展对口帮扶合作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真金白银、真抓实干、真情实意推进沪滇对口帮扶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云南省扶贫攻坚进程。
19年来,上海市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2.6亿元,实施帮扶项目7527项,项目覆盖云南的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片区、石漠化地区和迪庆藏区30多个县,解决了60余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问题,受益群众达150余万。
优势互补 务实合作
帮扶合作高位推进。沪滇双方都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双方党政主要领导共同召开了14次联席会议,签署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沪滇帮扶合作,携手参与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战略协议》、《关于加强沪滇对口帮扶与重点领域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纪要,云南省政府还分别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签署了《省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对口帮扶合作机制建立。19年间,沪滇双方在省市、州市县区、部门三个层次建立了对口帮扶合作机制,上海14个区县2家大企业对口帮扶云南4个州市26个重点县。双方组织、教育、卫生、招商、民政等20余个部门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
对口帮扶工作成效明显。19年来,上海市累计投入资金18.2亿元,实施了3576个以整村推进、新纲要示范村为主体的扶贫项目。项目的探索与实施在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中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的作用,实现了由单一的进村入户、解决温饱向整乡规划、整村推进、片区开发的全面发展。2015年,上海市投入财政帮扶资金3.11亿元,继续实施一批合作项目。
经济合作逐步拓展和深化。大力实施“沪企入滇”工程,19年来沪滇经济合作累计实施项目1000余个,实际到位项目资金470亿元,光明食品、金茂股份、上实发展等一批大企业来滇投资,一改过去单一技术转让、营销合同为主的合作方式,转而以资金为纽带,实施并购重组、技术协作等为重点的全方位、多领域合作发展。积极推进“云品入户”工程,搭建了特色农产品经销平台,组织了迎春博览会、农产品推介会,合作开通“携手”网,创办云品中心,拓展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进入上海消费市场。组建沪滇合作促进会,为两省市社会、企业和民间交往构筑有效平台。
民生领域帮扶工作成绩斐然。19年来,上海共投入帮扶资金10.1亿元,实施了3398个民生领域帮扶项目,实现了由援建希望学校向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全覆盖。上海24家三级医院对口支援云南24个县级医院,累计派驻云南医务人员465人次,培训县级医院医务人员48817人次,接受云南427名医疗工作者赴沪培训。上海先后派出12批1155名骨干教师赴滇支教,帮助培训教师9万多人次。
特困群体扶贫工作亮点频现。上海积极参与对德昂族、莽人、僰人和苦聪人等特殊贫困群体实施的整村推进、易地搬迁等帮扶工程,使1.97万德昂族群众实现整体脱贫。投入7670万元参与“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的典型经验,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产业帮扶发挥引领示范作用。19年来,上海投入产业帮扶资金3.7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553个,参与培植三七、茶叶、天麻、石榴、核桃、橡胶、葡萄、辣椒等特色产业,建设了一批猪、牛、羊、生态鸡养殖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培植了以光明集团云南石斛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产业扶贫龙头企业,探索了新形势下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和产业帮扶新模式,实现了由传统单一产业培植到发挥优势、规模发展、种养加一体化的特色农业扶持转变。
加强智力帮扶,提供人才保障。19年来,上海市先后选派9批144名援滇干部到云南4州市挂职,负责帮扶项目的规划、实施与推进;选派17批378人开展“青年志愿者接力行动”,选拔804名应届大学生、研究生参加服务西部计划。沪滇双方重点对教育、卫生、金融、园区管理、产业开发、片区扶贫开发规划编制及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紧缺实用专业人才进行培训,共同培训各类人员51.5万人次。云南省选派294名处、科级干部赴沪挂职和跟班学习。
创造东西协作新典范
19年来,上海市与云南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主导、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合作机制,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推动两省市经济社会全面合作,创造了东西协作的新典范。
一是高位推动,务实合作。沪滇双方形成了高位强势推进沪滇对口帮扶和区域合作的态势,强化联席会议机制,加强高层互访机制,双方办公室建立和完善了沟通对接机制,加强对帮扶合作的宏观指导和跟踪服务。
二是统筹协调,创新举措。两省市对口帮扶合作不断创新模式,完善举措,实现由单一的进村入户、解决温饱向整乡规划、整村推进、片区开发全面发展,社会事业帮扶逐步向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全方位延伸,经济合作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形成了“政府援助、人才支持、企业合作、社会参与”的帮扶合作格局。
三是优势互补,携手共建。沪滇帮扶合作已由刚起步时上海单向帮扶云南,拓展为在对口帮扶框架下沪滇双向互动、实现共赢;由最初主要是政府间的援助行为拓展为各类市场主体的共同参与,再发展到包括各类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爱心人士在内的社会各界多形式、宽领域广泛参与。
四是深入调研,督促检查。深入实地开展专题调研,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听取项目地基层一线领导和群众意见,共同研究新形势下帮扶思路、措施和办法。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和州(市),主动与上海市沟通对接,通过召开专题推荐会议、实地考察走访等方式,努力拓展沪滇经济合作的空间和领域,主动服务于双方教育、卫生、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帮扶合作。
五是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制定《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编制《上海市对口支援云南省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方案》,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和使用、项目实施和监督、干部交流培训、对口区(县)帮扶机制及帮扶项目跟踪管理等制度,严格项目监管,责任分解,监督协作,促进帮扶意识和工作态度到位、政策措施到位、工作机制到位,为帮扶合作制度化、规范化运行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