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术素质探究
2016-01-18张长念
张长念
(首都体育学院 武术教研室, 北京 100191)
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具备的知识与技术素质探究
张长念
(首都体育学院 武术教研室, 北京100191)
摘要:目前我国对外武术教练员的培养机制尚未建立,探讨对外武术教练员知识与技术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从而为培养对外武术教练员提供建议,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访谈在读留学生等方法进行研究,认为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当具备的知识有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中西文化知识、武术专业知识和教育学专业知识;应当具备的技术素质有武术专业技术、武术基本功、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教学组织技术和外语技术,研究还对对如何提升这些素质做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武术;对外教练员;知识;技术;素质
中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尤其是传统文化中的武术,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外国人眼中中国武术之所以充满魅力,是因为传统武术既可技击,又深深浸入了中国文化。这就要求对外武术教练员不仅应具备武术专业的理论知识,更应具有相当的文化和交流的知识与技术。
由于缺乏高素质的对外教练员,中国武术国际化的进展仍旧不尽如人意。在国外从事对外武术教学的中国人,主要是外派教练员、体育院校的毕业生和退役的武术运动员。这些人大多凭借自己的运动经历或经验开展对外教学工作,知识体系与教学技术等都良莠不齐[1]。且国内鲜有对此问题深入研究的文献,所以本研究试图就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当具备的素质进行探讨,力图为相关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对外武术教练员的知识素质和技术素质。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
通过对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上大量有关本研究的书籍和学术文章进行查阅,了解有关本的一些知识,并对其进行进一步归纳和整理,获得理论依据,为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1.2.2问卷调查
通过查阅文献并咨询相关专家设计问卷,向首都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的留学生发放问卷共计60份,问卷收回率100%,有效率100%。
1.2.3访谈
对首都体育学院的国际武术留学生和北京体育大学的国际武术留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怎样看待现在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具的知识素质和技术素质问题。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对外教练员知识素质
2.1.1运动人体科学知识素质
表1 运动人体科学对于对外教练员的重要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留学生们都认为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很重要。因为面对以西方文化思想下成长的西方留学生,他们难以理解中国的中医等理论,这就需要对外教练员能够用科学的语言向学生们讲解武术。在我国,运动人体科学是指研究体育运动与人的机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群。是于1997年在原学科专业目录基础上概括拓宽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多种学科的专业。作为对外教练员并不需要全部掌握其中的知识,只需要特别把握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以及运动损伤康复等知识。这样不仅能够为自己的武术运动训练提供理性的知识基础,更为在传播武术的过程中向传播对象解释武术技术动作做必要的准备[2]。
2.1.2中、西方文化知识素质
中西文化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这在体育思想上有相当明显的体现。西方文化是西欧、北美人民长期历史活动的产物。它起源、发展并成熟于欧洲,到20世纪初扩展到了南北美洲,澳洲和南非的广大地区并影响全世界。总体来说,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在体育方面,注重的是竞争意识,强对抗性、竞争性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中国文化强调尊师重道,以和平为主,尊重一切自然规律,注重团结和谐的共同发展。而中国的传统武术则是一种在大整体的道家或释家思想指导下,追求在获得技击能力同时,感悟天地自然规律并顺从的一种内敛的、思想性浓重的和追求收放自如的运动[3][4]。
表2 对外教练员对中西方文化知识
据调查,有93.3%的留学生认为中西方文化比较很重要,只有6.7%的留学生认为了解中西方文化极其差异不重要。这或许与部分留学生接触东方文化时间尚短有关。
2.1.3武术拳种及历史知识素质
中国武术历史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种类非常之多、文化底蕴非常之深。作为对外武术教练员掌握了历史知识,不但能把武术教的丰富、细致,还能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播给外国留学生,而且留学生对此还会产生浓烈的兴趣。
表3 武术历史知识对对外教练员的重要性
由表3可知,几乎所有受访者都认为武术历史知识重要,反映了外国人对中国武术的历史文化非常感兴趣,因为武术中的每一种拳法都有它独特的由来和绝技。武术是中国的文化瑰宝,而不单单是一项体育项目。我们应该从我们国内的对外武术教练员开始,着重培养武术历史知识,使更多的外国友人学习中国武术是为了学习中华文化,而不是体育武术。
2.1.4武术地理知识素质
任何拳种的创立与发展都难以与地理、气候脱离。北弓南弩,东枪西棍,南拳北腿,以及更多类似的说法,都是指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在当地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武术在这样的地域环境与地域文化下分离出了不同的种类[5]。
表4 地理知识对于对外教练员的重要程度
由表4可知,过半的留学生认为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具备地理知识,但是也有46.6%的留学生认为地理知识不重要,其中包括3.3%的人认为非常不重要。这也反映了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武术的派别,拳种的地域性不是非常的了解,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在中国感受到武术的地域性。
2.1.5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素质
教育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发展的推动力和源泉。教育学作为一门总体课程,它既包括教育理论课程,又包括教育实践课程,而且还表现为一门教育行动课程,亦称教师教育行为课程。教师作为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对于教育学知识的掌握更是不可或缺的。而武术作为一种体育项目,必然要踏上教育事业的轨道。所以对外武术教练员作为教师在传授技术过程中就必然需要教育学知识作指导。例如,根据不同的武术套路类型,结合系统的教育学知识,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任务及教学目标。这也是武术教育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指在理解学生学习心理,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如今在中国,掌握教育心理学知识已经成为普通老师的一个基本要求,对外武术教练员更是如此。对学生因为它本身就是一门研究怎么教育的学科,它对教育活动具有高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所以对外武术教练员应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这样才能在武术教学过程中合理的掌握教育节奏,把握学生的心理,提升教学效率,加快武术国际化发展的前进步伐[6][7]。
2.2对外教练员应具备的技术素质
2.2.1武术专业技术技术素质
良好的专业技术不仅是取得教练员资格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其成为成功教练员、获得教练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只有外武术教练员掌握丰富、熟练的武术专业技术,以自身深厚的专业技术来得到外国留学生的认可,才能让外国留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来学习武术知识,也才能在对外的武术教学中得心应手,成为一名合格的对外武术教练员[8]。
表5 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否影响教学
表5的数据得出,60名被调查者中有43.3%的人认为教练的专业水平非常影响教学,20%的人认为比较影响,30%的人认为影响,其中认为不影响和非常不影响的人总共6.7%。可见专业技术对对外教练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2.2.2武术基本功技术素质
武术基本功是指武术运动中具有共性的基础训练为内容,以获得和运用武术技法必备的各种技术为锻炼目的一类运动形式,它包括提高体能为主的各种功法和提高技术为主的基本动作练习。
表6 基本功对对外教练员的重要程度
由表6可以看出,被调查者中43.3%的人认为武术基本功对对外教练员非常重要,26.7%的人认为武术基本功对对外教练员比较重要,23.3%的人认为武术基本功对对外教练员重要,而认为武术基本功对对外教练员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的人只占6.7%。由此可见,武术基本功对于教练员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无论是武术教学、训练、比赛,还是武术爱好者的练习,要想取得一定成绩,必须将武术基本功的学习和训练放在首位,且贯穿始终。只有加强对外武术教练员的基本功,武术教学才能事半功倍,反之如果忽视了基本功的练习,武术教学只能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
2.2.3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素质
竞技武术的动作编排是武术教练员和运动员依据竞赛规则、运动员运动竞技术力特征、武术动作编排规律等,将身体动作、器械动作以及音乐,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进行想象、概括、提炼、加工并有机组合为一个整体的创造性的活动。竞技武术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是多元素效应的综合反映,成套动作编排质量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运动成绩。竞技武术的成套动作编排是在教练员、运动员的协作下共同完成的,但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无论在编排的总体构思,还是在编排的具体计划制定等方面,教练员都始终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这就要求武术教练员要有很强的动作编排技术,才能创造出适合运动员和独具风格的武术动作。
示范教学法就是有目的的以教师的示范为蓝本,使学生通过模仿来掌握某些技术。“对于学生来讲,高水平、高规格的的动作示范是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也是使学生形成正确动作表象的有效手段。动作不标准或者动作示范少就会影响武术的学习效果”[9]。而正规的动作示范可以达到最好的教学的效果,让教学更直观化。
表7 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对对外教练员的重要程度
通过以上表7我们可以看出,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对对外武术教练员的重要性,60个外国留学生中有16.7%的人认为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对对外教练员非常重要,53.3%的人认为比较重要,26.7%的人认为重要,而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只占3.3%。由此可见,动作编排与示范技术对对外武术教练员来说是很重要的。
2.2.4教学组织技术素质
教学组织技术是指教练员根据训练课的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各项练习,把队员有目的、有系统、有秩序、有条理地结合起来的技术。教练技术涉及的内容很多,教学的组织技术是其中的一种。它是教练综合技术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分,对系统地实施教学工作和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表8 教学组织技术对上武术课的影响
从表8我们看到5个选项之中选不影响和非常不影响两项的人数只占了10%,这两个选项的人数加起来不及前面3个选项的其中之一,在对首都体育学院3个外留学生的访谈中,也认为对外教练员有必要掌握传统教育技术。可见传统教育技术对对外武术教练员是十分重要的。
2.2.5外语技术素质
外语作为一门语言技术是对外武术教练员必不可少的技术素质,它是对外武术教练员传递信息的媒体,是对外武术教练员教学、发展学生思维技术和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的主要工具[10]。陈和霖等在《留学生武术学习与对外武术教学》中认为,留学生选上武术的两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通过武术感受一下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11]。很多留学生在访谈中表示,武术动作过段时间可能会忘,但课上讲的动作名称及含义和文化知识却仍旧可以回忆起来。所以单纯教授动作的授课方式并不可取,结合历史文化、技击含义等传授才是教学上策。
表9 外语对对外教练员是否重要
结合表9我们看到,外国留学生认为外语技术对对外教练员非常重要的有26.7%人,比较重要的有36.7%人,重要的有26.7%人,不重要和非常不重要只占了6.7%和3.3%。所以外语技术也是对外武术教练员不可缺少的一项技术素质。
3结论
3.1对外武术教练员需要的知识素质
3.1.1武术专业知识是对外武术教练员向外国人传授武术的根本,具备相关的知识可以使讲课内容更加丰富,保持学生学习武术的热情。
3.1.2系统的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知识有利于完善对外教练员的教学方法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心理,创新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学习。
3.1.3在向外国学生或留学生传播武术时,尤其是对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学生传播时,为了避免文化差异造成误会和拉近教练员与学员的距离,对外武术教练员有必要了解两种文化并了解其中的差异。
3.1.4运动人体科学专业知识为武术运动训练提供理性的知识基础,更为在传播武术的过程中向传播对象解释武术技术动作做必要的准备。
3.2对外武术教练员需要的技术素质
3.2.1良好的专业技能不仅是取得教练员资格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其走向成功教练员、获得教练员专业化发展的基础。
3.2.2教学组织技术是对外教练员专业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教学工作有条理、有系统和实现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作用。
3.2.3外语技能它能够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兴趣,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
3.2.4竞技武术优异运动成绩的获得取决于多种因素,而成套动作编排质量与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比赛的运动成绩。竞技武术的成套动作编排教练员都始终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所以对外教练员要有很强的动作编排能力。
4建议
4.1为了促进学习融汇多专业的知识及掌握涉及多专业的技术,从对外武术教学的长远考虑,我国应加强对外武术教练员的培养,建立系统的对外武术教练员培养机构。以及制定和完善与培养系统相对应的,对对外武术教练员的选拔、考核、评比等制度,使对外武术教练员队伍的建设走向正规化。
4.2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西文化差异,中外相关部门应给予培训中的教练员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如建立系统的武术学习交换生管理机制。
4.3不仅要提高对外武术教练员的英语水平,还要着重提高对外武术教练员的武术专业英语水平。如在当下可以采取在授课前组织教练员进修武术专业英语。而今后若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则可成立武术专业英语考试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和臣,刁振东.对培养武术国际推广人才的探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4):100-101.
[2]王继生,丁传伟.浅谈建设和谐社会武术教练员素质的要求[J].河南科技, 2010(14): 123,136.
[3]余利斌.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J].体育与科学,2009(3):20-23.
[4]马克·特博姆.亚洲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J].体育文史,1998(2):55-58.
[5]王俊奇.武术文化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0(12): 37-40.
[6]张积家.心理学[M].山东: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391.
[7]辞海编委会.《辞海》教育学·心理学分册[M].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91.
[8]张芸.浅谈教练员专业素质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13):155-156.
[9]李俊浩.从武艺比试引发的思考——谈武术教师专业技能水平提高的途径[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6):91-92.
[10]孙瑞.交际能力理论与对外汉语口语教学[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3):124-127.
[11] 陈和霖,尹宝玉. 留学生武术学习与对外武术教学[J]. 体育文化导刊,2004(05):52-53.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of Wushu coaches for foreigners
ZHANG Chang-nian
(Dept.ofWushu,CapitalUniversityof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Wushu coaches for foreigners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in China. To provide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the coaches, this paper uses literature data,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o explor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oache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echnical ability. The study shows that a qualified Wushu coach for foreigners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human body science, western and Chinese culture, martial arts expertise and specialty of pedagogy as well as the technical quality of Wushu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basic skills of martial arts, action choreography and technology demonstration,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foreign language skills. And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these technologie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Wushu; coaches for foreigners; knowledge quality; technical quality
作者简介:张长念(1980-),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与发展。
基金项目:北京市属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项目(编号:CIT&TCD201304172)。
收稿日期:2015-07-25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840(2015)06-007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