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2016-01-18刘新风
刘新风
摘 要:进入到21世纪来,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节能这个话题已经并不陌生,由于人均建筑面积的增大,暖通空调系统的大量使用,暖通空调系统的能量消耗将逐渐增大,所以在暖通空调技术上节约能源也是所需要遵守的原则之一,而且暖通空调系统所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不可再生能源,对于地球上不可再生能源的节能势在必行。本文从安装暖通空调的影响出发,就如何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措施
一、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一)从业人员轻视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现在,很多设计人员并不是很重视在暖通空调上的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中节能是很有必要的,在补种它的重要性,那么在设计中也不会体现出来。同时有的建筑施工很难根据设计师的图纸进行开展,施工周期很长,那么在设计部门对这个节能设计的环节根本没有注意,别不要说去建设。另一方面,即便施工做出来了,其中的关键的部分也是不符合节能的标准的。最终的结果是暖通空调的系统不是在节能,而是在消耗着巨大的能源。要转变这种轻视的态度,要重视节能,不能一味偏向功能效益,提倡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节能设计理念。设计人员在设计的过程中要跟新自己设计理念,追上时代的前沿。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缺少标准。随着技术的发
展,各种暖通空调的出现,都是打着节能的旗号,性能和具体的参数每一个都是不一样,设计的方式和理念也是各种各样。在材料的使用上也各不相同,区别很明显,有的时候,因为材料的不一样,导致最后消耗的结果不一样,也影响到暖通空调的运行消耗。具体的是缺失一个标准,来判断节能系统是否节能低消耗。其实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材料的不同 具体会有怎样的消耗,在施工安装的时候,没有从根本上考虑这个节能的问题。缺失科学的评价依据就是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水平参差不齐,市场里产品质量混乱不堪。
(三)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受主观影响。人们对周围的环境的感知是通过自己的身体和认知能力的,对于温度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是可以自己慢慢调节到最佳。在这个过程中,如同暖通空调一样,不一定立刻就需要产生节能的效果,需要的是长期的过程。自己本身慢慢的调节能源的消耗。在暖通空调的运行功率被提高了之后,会增加能源的消耗,在这个主观感受上,自己本身并不是非要使得空调的系统达到很智能的地步,冷了就提高温度,热了就降低温度。
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措施
(一)合理设计空调系统性能系数。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设备中比较复杂的一项工程,自己本身的性能系数需要合理的设计出,这也是控制能源消耗的关键举措。在技术发展很快的现在,设计人员要注意不只是设计方案的好坏与否,还要看设计出来的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大量的进行生产,在生产材料上的价格是否价廉物美,在整体的系数都达到了暖通空调系统的要求,那么可以减低系统功率的消耗,实现节能的目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这个标准也需要参考当地的整体气候,还有人体的健康条件。保证暖通空调系统运营的低消耗,保证了能源的节约。所以合理设计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系统上的参数是很需要的。
(二)改善建筑保温性能。在完善了暖通空调的内部系统性能的参数设计。外部的环境也是要考虑的,建筑物结构还有材料,在热量的传递上也是不同的。暖通空调在室内是调节温度的,在建筑物的内部和外部形成了一个热力环流,有效的减少了建筑物的表层的温度,同时材料选的好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建筑物温度的传递,在对暖通空调的消耗上也更有利[2]。
(三)变频技术的运用。将变频节能技术应用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可最大限度降低系统消耗的能源,灵活选择运行的模式,达到节约运行成本的目的;此外,还可进一步完善并优化暖通控系统,充分弥补系统的不足之处。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应用变频节能技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暖通空调在设计时,为减少系统的运行压力,促进使用寿命的延长,通常会留有一定冗余;其二,暖通空调系统的运行负荷会受到室外温湿度、气候变化,以及建筑本身使用状况与室内人员实际要求差别等因素的影响。而科学应用变频节能技术以后,暖通空调系统便能从室内人们实际需求出发,合理选择工作的频率,有效防止额定工作状态下,暖通空调处于全负荷工作状态的现象,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随着暖通空调使用范围的普及与应用,人们对其节能环保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空调相关制造及安装人员应对系统的设计及运行等方面抱以高度重视,通过采取多种节能减排措施,并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力度,在充分改善室内生活品质,达到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目的的同时,也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巫江虹,冯长溪.制冷空调系统节能技术与管理[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4,12(03):14-15
[2] 关明岩,建筑暖通空调节能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4(15):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