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存训先生对中美图书馆交流和合作事业的贡献
2016-01-18邱嘉怡
[摘 要]钱存训先生是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史学家。他不仅对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在中美图书馆交流和合作事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主要从征集图书、保护国粹、访问活动、书刊交换、赠书南大、学术研究等方面探讨他对中美图书馆交流与合作事业的贡献。
[关键词]钱存训;中美图书馆;交流和合作
[中图分类号]G251.6 [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5-6041(2015)06-0054-04
中美图书馆界的交流与合作有着深厚的历史基础,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中期。美国华人图书馆员由于兼具中美两国文化传统与知识背景,在中美图书馆界交流与合作过程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钱存训先生就是其中一位杰出的代表。
钱存训(1910—2015)是世界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中国图书史学家、目录学家和图书馆学教育家。1927年就读于金陵大学,主修历史,辅修图书馆学。1932年毕业后先后任职国立交通大学图书馆(现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南京工程参考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分馆)和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1947年作为北平图书馆交换馆员赴美,到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工作和进修,1957年获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博士学位。先后任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现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馆长、芝加哥大学远东语言文明学系(现东亚语言文明学系)兼图书馆学研究院教授、美国李约瑟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美国中国出版服务公司董事长、美国亚洲研究学会东亚图书馆协会主席等职[1]。
钱存训献身美国图书馆事业数十载,建立了美国第一流的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致力于弘扬中国灿烂的文化,不仅对芝加哥大学东亚图书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也在中美图书馆交流和合作事业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他曾说:“离开自己生长的本土愈久,对于祖国的情操和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就更亲、更切。”[2]他怀着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在中美图书馆交流和合作事业中,发挥了中介、桥梁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中美交流与合作的发展。2005年美国华盛顿美中政策基金会授予钱存训“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多年来在中美文化交流以及学术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3]。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阐述钱存训对中美图书馆交流与合作事业的贡献。
1 征集图书
抗日战争时期,钱存训负责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的工作,当时他与美国的有关文化单位取得联系,征集到一批美国出版的重要刊物供应大后方的学术研究,如《中国贸易报告月刊》(China Monthly Trade Report 1937—1939)、《华美晨报》等[4]。这一时期,他通过征集图书增强了中美两国间的友谊和交流。
2 保护国粹
珍珠港事变前夕,为了避免日军的空袭和掠夺,国立北平图书馆决定从存沪的6万多册善本书中挑选3万多册珍本运美寄存。作为上海办事处的负责人,钱存训冒着生命危险,分十次亲自将这批书籍秘密运送出关,交由美国国会图书馆保存。为了表彰钱存训在抗战时期保护国家典籍的功绩,1999年中国国家图书馆特为他颁发特别荣誉奖,对他尽职护书,及为中美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予以充分的肯定[5]。这批珍贵的古籍善本原定抗战胜利后由美归还国立北平图书馆,但由于多种原因最终迁台保管未能完璧归赵。为此,钱存训多方努力,一生致力于将这批图书物归原主,但因中美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的原因,一直未果,最终成为遗憾。
3 访问活动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阶段,图书馆事业也随之进入了复兴时期。在这一时期,钱存训亲身见证了中美图书馆界从隔阂走向恢复交流的历史:1973年在芝加哥接待首次访美的中国代表团;1979年随美国代表团回访中国;1984年应邀参加在台北“故宫”举办的“古籍鉴定与维护研讨会”;1984年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史讨论会,担任技术组主席;1987年应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邀请,参加建馆75周年及新馆开馆典礼;1988年应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系的邀请进行学术访问。[1],[6]86,[7]276此外,他还受邀担任国内多个机构的名誉顾问,如1995年受聘为《续修四库全书》学术顾问,1998年被邀为中国印刷博物馆顾问,2004年受聘为中国国家图书馆顾问[7]343。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美两国图书馆界的首次互访,钱存训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和桥梁作用,为推动中美图书馆界恢复正常交流与合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73年9月,中国图书馆界代表团一行10人首次访问美国,为期五个星期。钱存训作为美方接待单位的成员之一,主要负责安排中方代表团访问芝加哥五天的各种活动。在芝加哥大学图书馆举行的欢迎会上,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向北京图书馆赠送了一份该校建成的里根司坦图书馆的建筑蓝图作为北图新馆的设计参考。1979年美国图书馆界筹备回访中国时,由于两国沟通问题,迟迟难以成行。钱存训以私人名义致函中国有关方面进行疏通和联系,促成了回访之行。美方代表团访问北京时,钱存训在首都图书馆为国内图书馆界做了“美国东亚图书馆的沿革和现状”的学术报告,引起了国内图书馆界、出版界极大的反响,其后他在美国创设中国出版服务公司,代表国内出版社参加美国亚洲研究学会每年在各地举办的书展,介绍国内出版的新书,受到美国图书馆界和中国研究学者的欢迎。访问国立北平图书馆时,他将自己收藏多年的高士奇蓝格精写本《江村书画目》一册赠予该馆,以作纪念。此次访问,钱存训还走访上海、西安、南京、广州等地和有关单位,拜访了多位国内著名学者,搜集了有关印刷方面的研究资料。其间,他代表芝加哥大学向上海图书馆赠送了芝加哥大学有关新科技和计算机的西文图书553种、600余册,并将个人所收集的1966年在韩国发现的世界最早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复印本全份及相关报导与研究资料赠送给上海图书馆保存[8]。由于1966年国内处于“文革”内乱中,与世隔绝,消息十分闭塞,我国学术界对韩国推翻我国雕版印刷术发明权的信息及相关报导一无所知,钱存训将此事件信息传递回国,有力地推动和帮助了我国对印刷术发明权的捍卫。中美两国图书馆界这次成功的互访,使中美两国图书馆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揭开了中美图书馆界互访活动的序幕,打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图书馆合作交流的大门,为推动两国图书馆在以后的交流与合作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自从这次互访以后,中美两国图书馆界每年均不间断地进行互访活动。据统计,1978年至2003年,中国访美共有29次,美国访华共有130次,中美互访活动总计159次[6]57。中美两国图书馆间的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形式更趋多样化,逐渐发展为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的交流局面。通过这些交流加深了双方对彼此图书馆学及图书馆事业的了解;有助于美国图书馆界了解中国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等发展状况,改变旧有的观念;及时了解对方先进的发展理念和技术,在交流和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学习和借鉴,推动学科发展和事业进步;促进了两种文化的彼此碰撞与融合。
4 书刊交换
国际书刊交换是国际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国际间图书馆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交换,双方图书馆可以获取通过贸易途径难以得到的资料,补充彼此的馆藏,而且还可以增强两国对彼此的认识与了解,增进交流,赢得友谊。身为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馆长的钱存训也非常重视书刊交换的作用。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钱存训先生便与北京图书馆国际交换处取得联系,以芝加哥大学出版社的多种学术期刊和国内建立交换关系。因为当时汇率相差很大,所以他建议以书刊的种数而不按定价作为交换单位,得到芝加哥大学总馆同意后,一直按着这一原则与北京图书馆交换刊物,甚至在“文革”时期,北京图书馆的交换项目全部停顿的情况下,芝加哥大学交换的期刊仍照寄未停,使国内的收藏完整无缺。通过交换,北京图书馆寄到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的期刊有两千多种,是北京图书馆寄到美国各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一家[9]。
1949—1972年是中美图书馆界交流与合作的隔绝时期。这一时期,随着美国对我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全面孤立和封锁,两国间图书馆交流几乎停顿。在这样特殊的历史环境下,钱存训能够带领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与北京图书馆建立图书交换关系而且坚持不间断地给北京图书馆寄送刊物,此举显得尤为珍贵,为其后两国图书馆关系的恢复打下了良好基础。
5 向南京大学赠书
学术研究必须要有充实的图书资料作为基础,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国内的大学图书馆和研究型公共图书馆关于国外图书资料的收藏普遍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国内学者的学术研究活动。为了补充国内图书馆所缺乏的图书资源,完善国内图书馆藏书建设,方便国内学者进行学术研究,促进中西文化交流,2005—2006年,钱存训通过纽约新成立的赠书中国计划(Book for China,Inc)将其多年积聚的部分藏书赠送给南京大学。此次赠书数量众多,共4 420种、6 153册,其中图书约3 750种、5 017册,期刊约70种、1 082册[10]。所赠图书主题广泛,几乎涉及与中国研究相关的各个知识领域、各个学科门类,包括欧、美、港、台出版的全套或近全份有关中国研究的学术刊物,大部分是国内图书馆没有收藏的,如英文版《亚洲研究学报》《美国东方学会会刊》《美国东亚图书馆协会会刊》,香港出版的《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明报月刊》,台湾出版的《大陆杂志》《传纪文学》《中国古文字学报》等[11]。其中图书史、印刷史方面的资料尤为齐全。另外,还有几本国内难得一见的早期出版的图书馆学著作,如《图书馆经营法》[蓝乾章编著,1959年2月(台北)“中国图书馆学会”印行]、《国立中央图书馆中文图书编目规则》(国立中央图书馆编纂,1965 年印行)、《交通大学图书馆编目规则》(1932年9月交通大学图书馆印行)、《中大图书馆指南》(梁格编撰,中大图书馆1929年版) ,这些著作对于了解我国早期的图书馆学实践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10]。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特设“钱存训图书馆”存放这批赠书,面向全校师生和有关学者开放。
这批赠书对于中美之间乃至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批赠书中,有许多海外学者撰写的关于中国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以及以美国为代表的海外多个学术机构出版的国内鲜有收藏的与中国研究有关的多种学术期刊,这些学术著作和学术期刊在揭示海外的中国问题研究状况、观点和趋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国内学者对海外中国研究现状和水平的了解,促进了海内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学术文化的相互交流和沟通。
钱存训在国内外的好友、学生及有关出版单位得知他捐赠图书的消息后,也将他们的著述和藏书及出版物赠送给“钱存训图书馆”。其中他的学生——著名学者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荣誉教授许倬云也将他自己多年积藏的51箱图书赠送给“钱存训图书馆”,作为该馆馆藏的重要补充[10]。这些珍贵的馆藏资源必有利于南京大学甚至是全国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将促进和推动国内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6 学术研究
钱存训对中美文化交流所做出的贡献不但体现在实践活动方面,还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他曾围绕“书”这一主题对中西方文化关系和交流做出深入的研究。早在1954年《远东季刊》(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发表了他的硕士论文《近代译书对中国现代化的影响》(Western Impact on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12]。在文中,他采用计量的方法,研究和分析译书在中国近代史上所反映的西方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所产生的影响。他指出,译书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两国之间的文化关系情况。近代译书对当时中国逐步走上现代化的发展之路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作用。即使是到了科技相对发达的现代,译书对于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仍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钱存训先生对于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研究,以研究中美两国文化关系为重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对中美首次图书交换史实的发现和研究。19世纪70年代中美首次图书交换是中美两国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也是美国图书馆入藏大批中文书籍的开始,但是关于此次图书交换中美双方均没有书籍入藏经过的记录,为此,钱存训曾查阅许多资料均无线索。后来,他依据恭亲王奏折中的线索,陆续搜集到当时美国国务院与其驻华使馆有关此次图书交换的往来公文15件,从而揭开了中美首次图书交换的经过。为了纪念这个在中美文化交换史上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他撰文《中美首次交换出版物》(First Chinese-American Exchange of Publications)发表在1964—1965年第25卷《哈佛亚洲研究学报》(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1969年美国国会图书馆根据此文举行特别展览,将当年同治皇帝赠书陈列,以庆祝中美文化交换100周年,并将此文置于其特藏书库,以供读者参考[7]221—226。正如钱存训在此文的文末所写:“按百年前所交换之书籍及谷种等,数量虽极有限,但已播下中美两国间文化交流之种子,意义实深。” [13]这些书籍是中西文化接触的桥梁,他有关中美书缘的研究对于中美文化关系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加深了中美两国文化的交流。
在钱存训的影响下,中美文化交流的研究,特别是中美图书馆交流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我国图书馆界关注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课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2007年11月南京大学召开了“中美文化交流与图书馆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美两国共约20多位著名的图书馆专家学者做了大会发言,会议议题主要涉及中美文化交流,中美图书馆交流、合作和比较,中美图书交流与收藏及对各自文化的影响,中美图书出版、图书馆发展概况等内容[14]。这次研讨会促进了中美图书馆学术的交流。
7 结 语
国际图书馆交流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钱存训由于兼具中美两国文化传统与知识背景,成为了这两种文化实现相互理解和认同的纽带,在图书馆界多个领域不遗余力地推动中美间的文化交流。早在抗日战争年代,钱存训在国内便通过美国有关机构征集图书,冒着生命危险在沦陷区将国立北平图书馆善本秘密运送美国国会图书馆寄存,从而增强了这一时期中美两国图书馆界的友谊与交流。定居美国后,他仍心怀祖国,将自己的热情融入对祖国图书馆事业的关注与支持中,坚持与北京图书馆交换书刊。改革开放后,他更频繁往返中美之间,以实际而富有成效的行动推动中美图书馆界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参与各种学术会议,作学术报告,担任顾问,赠予书刊等方式向国内图书馆界传递先进知识和信息。钱存训对祖国真挚的感情和无私的奉献在中美图书馆交流与合作史上,在中国图书馆事业转型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钱存训.我和国家图书馆——在北图工作十年的回忆和以后的联系[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9(3):9—14.
[2]刘 镭.书海求索 勤耕不辍——记美国芝加哥大学钱存训教授[J].文史知识,1996(8):3—8.
[3]宗 鹰.钱存训教授荣获美中政策基金会“终身成就奖”[EB/OL]. [2015-08-06]. http://www.chinaqw.com/node2/node2796/node2882/node3156/userobject6ai237375.html.
[4] 袁咏秋.抗日史料征辑工作拾零[G] //《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编委会.北京图书馆同人文选.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257—258.
[5] 孙利平.记国家图书馆为钱存训先生颁发荣誉状[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0(2):94—95.
[6] 王 蕾.建国以来中美图书馆界交流与合作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5.
[7] 钱存训.回顾集:钱存训世纪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 钱存训.中美图书馆代表团首次互访记略(1973—1979)[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3(4):74—77.
[9] 钱存训.留美杂忆——六十年来美国生活的回顾[M].合肥:黄山书社,2008:64—65.
[10] 张志强,潘文年.钱存训教授所赠母校书刊的价值和意义初探[J].图书馆杂志,2008,27(2):24—28.
[11] 袁晓庆. 中国书史和文化史研究之泰斗[G] //吴格.坐拥书城 勤耕不辍:钱存训先生的志业与著述.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124.
[12] Tsuen-Hsuin Tsien. Western Impact on China Through Translation[J].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1954,13(3):305—327.
[13] 钱存训.中美书缘[M].台北:文华图书馆管理资讯有限公司,1998:7—8.
[14] 刘 备.中美文化交流与图书馆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8(1):43—46.
[收稿日期]2015-09-04
[作者简介]邱嘉怡(1980—),女,助理馆员,本科,中山大学图书馆,研究方向为图书馆学和文献保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