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家对话主持人鲁雅娟

2016-01-16

消费电子 2016年1期
关键词:手环电子产品主持人

第一次见到雅娟是在本刊2015年的高峰论坛上,她的外表就犹如她的名字,优雅、娟秀。台下的她,面带微笑,礼貌待人,但是话少得有点出人意料。而当她站上主持台,顿时言辞流利,妙语连珠,一种强大的气场将现场所有人的目光汇聚成了一束“聚光灯”,闪亮地投射在她的身上。或许这就是一个主持人真正的魅力。

日前,雅娟接受了《消费电子》杂志的独家专访,向记者讲述了她在主持路上的成长经历,分享了电子阅读时代她所坚守的那份信仰,以及她对时尚电子产品的关注和体验。

真正的热爱是无所谓困难的

雅娟是武汉人,高考时自然而然地报考了武汉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选择了经济法专业。然而,因为之前在主持方面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所以从大一开始,雅娟便一边学经济法,一边在武汉人民广播电台和湖北人民广播电台主持节目。大四那年,正好赶上当时的李岚清副总理到湖北视察高校工作,雅娟负责给总理解说学校的一些情况,大家都说“这个孩子不错,好像可以在播音主持方面做一些发展”,于是,大学还没毕业,雅娟便报考了当时的北京广播学院(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而且顺利考上了。就这样,她到了另一番天地,开始专业的播音主持方面的学习,并走上了荧屏,从事现在的这份工作。

记者:刚开始当主持人会不会遇到很多困难?

雅娟:如果理解为困难,我觉得这样的描述对我来说不是很准确,因为如果你喜欢做一件事情,困难就无所谓是困难了。因为大概从幼儿园时期我就开始做主持人了,一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没有停止过,只是在不同的阶段让自己的这个爱好有不同的发挥,然后随着个人的成长和经历的丰富,在主持方面也会有不同的感悟。而且本科毕业之前我在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做的《生活空间》栏目已经得到全国广播电视节目的二等奖,所以等我到北京广播学院的时候我已经算是有一定经验的主持人了,只是不断在丰富自己的经验。因为大学期间主持过的节目包括娱乐节目、法律节目、访谈节目,这些节目最大的特点就是要直面你的受众,直接感受到他们的反应,等我真正去学播音主持时,我会把那些理论和我已经经历过的东西结合起来,还比较游刃有余,所以从事这个行业以来一直都觉得比较开心的一点是在行业中你不断成长,而这个行业又能帮助你,可以说是一种相得益彰的过程。

记者:从大学开始在电台当主持,直到今天你一直都没有离开过话筒,你觉得当主持的乐趣是什么?

雅娟:我觉得主持不同门类的节目,乐趣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主持新闻,其实演播室里我的眼前是没有观众的,以前在求学阶段老师就会教我们说目中无人但是心中有情,你怎么去传达这个信息,你是纯粹地播你眼前的几个字、几个稿件,还是你真的走心了,在给大家传达信息之余也会带入你自己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又不可能超过某种范围、某种底线,因为新闻要求公正、如实地去传播,强调的是一种公信力,这是新闻本身的特征,这个是对主持人的一个挑战。如果是主持现场晚会,现场可能有好几万的观众,那么大的舞台,那么多丰富、精彩纷呈的节目,你怎么在这种非常喧嚣的环境之中把现场的节奏把控在你所能掌控的范围之内,让现场的所有观众的注意力在瞬间从那种热闹喧嚣的情况下集中到你身上,听你娓娓道来,听你说一个怎样的节目,说一种怎样的情绪,来传达这个晚会的主题,我觉得这个是对晚会的主持人很有挑战性的一点。而作为节目嘉宾主持时,其挑战性在于你不可以喧宾夺主,因为你并不是整个节目的主导,在这种情况下你强调的更多的是一种融入的感觉,但在融入的同时你又要出彩,因为你必须让这个节目有可看性。

记者:这么说来,主持的乐趣就在于充满挑战性。选择当主持人是不是跟你本身的个性也有关系,你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吗?

雅娟:嗯,喜欢挑战我觉得这是每个人的天性里面都有的,恰好我的工作赋予了我这种机会,一次次地面对挑战,又一次次地可以在集众人之力的努力下圆满去解决,让它成为你记忆中又一个华彩的篇章,我觉得这个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爱挑战我觉得这是一部分吧,还有一部分我觉得喜欢主持的原因是我平时不是一个特别喜欢说话的人,可能我看书的时间多过跟人交流的时间,但是我觉得人是需要交流的,可能我把这部分的需求都挪移到了我的工作中,因为我的工作会赋予我机会,让我和很多不同年龄、做不同工作的人去交流,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记者:你觉得主持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能促使你这么多年一直坚守着这份工作?

雅娟:我觉得主持这份职业最大的吸引力也在于她的挑战性,而各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挑战性就在于其中的不可控性和现场各种千变万化的变数,比如说现场主持一场晚会,这种晚会大部分为了容纳更多的观众,选择在体育场或者露天的场所,天气的原因,地点的原因,时间的原因,各种因素的不可把控性在现场除了导演能够控制的以外,当晚会开始的时候,这种控制更多的责任就会落到主持人身上。我觉得大家经常说的一句俗话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对于主持人来说也是这样。比如播新闻,可能原先准备的几条新闻中,编导发现有一个新闻必须临时撤掉,在这个时候,多出的时间、剩余的时间你拿什么东西去垫,可能这一分钟之内只需要说几百个字,可是这几百个字从何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你如何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节目,而其实却是一种突发的状况,这也是一种挑战性。

记者:除了应变能力以外,口才对一个主持人来说应该也是蛮重要的吧,平时有什么好的锻炼方法?

雅娟:其实我在学播音主持专业时我在这方面并不是一个好学生,当时我们的班主任总是苦口婆心地每天催着我们早起锻炼,早起去练声,但是对于我来说,不是说我懒惰,只是我从大学开始就不断在实践,当别人去练声或者抱着某个东西在读的时候,我更多的时间是投入到我在外面找的各种各样的主持机会,我会拿这种实战作为练习。我觉得在实战中,在潜移默化中,你的口才或者你的应变能力就会提高。因为做主持人有时候站在台上你会有一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在那一瞬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出现,所有人的期待和所有的埋怨都会聚集在你一个人身上,这个时候你怎么去化解,我觉得这个比口才远远来得重要,所以我们能看到现在很多卫视,包括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很多栏目的主持人,很多都是从各地来的,不能说他们是后起之秀,其实他们都是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做了很久,而且做得很好,他们的工作经验和阅历反过来用在主持中你会发现他们比许多学主持专业的人都要优胜,真的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有的一切在实践中你会更有体会。

电子阅读 无法抹灭对纸质阅读的信仰

都说主持是一门艺术,但在雅娟的心目中,单说艺术会拉远主持与观众的距离,她觉得主持是一种游刃有余、又近又远的艺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回想起刚开始做电视主持的那段经历,雅娟说:“每天凌晨三点半就要到台里背稿、化妆,早上8点多钟,当我从电视台下班的时候,也就是大家才刚刚上班的时候,虽然很辛苦,但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历练。”

尽管主持人在观众面前永远是光鲜亮丽的,但其实在舞台背后往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和艰辛,还要承受许许多多的考验和挑战。不过,或许是因为心中的那份喜爱,再大的挑战,再难的考验在雅娟口中都成了一种激励,一种乐趣,一种让生活更多姿多彩的催化剂。

记者:现在是新媒体时代,在你看来,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人有哪些新的要求?

雅娟:我觉得新媒体时代和旧媒体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不会变的,无论是任何媒体时代都不会变,就是做出好的节目,这是第一位的,而好的节目和好的主持人我觉得也是必须搭配在一起的。而对主持人的个人要求来说,我觉得更强调接受资讯的速度更快,反应更快,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能力更强,我觉得这个肯定是亘古不变的一个真理。另外,新媒体时代我觉得还有一条需要强调的就是主持人和观众接触的方式可能有变化,比如说以前通过电视,观众的反馈并不是直接的,而现在通过网络或者是其他新媒体方式,这种反馈是第一时间的,怎么去应对这种反应,怎样更好地去沟通,我觉得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记者:我知道你做过不少访谈节目,也采访过很多各界名人,如果遇到一些比较难沟通的采访对象你会怎么办?

雅娟:在这方面每个阶段的感受还真是不一样,我做电台主持的时候也常常遇到这样的嘉宾,他来到节目中,因为准备工作没有做足,不知道你要问什么,临时看到问题就像挤牙膏似的那种回答方法,说两三句后就没话了,可能一期节目下来,主持人说的话远远比嘉宾多。但是后来转做电视节目主持以后,比如我主持过一档访问企业家的访谈节目,在做这种节目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嘉宾非常珍惜这种访谈的机会,但又有另一个后遗症,就是他比较紧张,虽然前期也会做一些准备工作,跟他进行足够的沟通,但是真正上节目的时候还是会紧张,对待这种嘉宾,我采用的方法是注意到他的一些小动作或者一些习惯性的口头禅,又或者注意到他经历中的某一点,我会把这个点挖掘出来放大,再与当天的谈话主题相联系,因为这个点或者这个动作、这个口头禅是他所熟悉的,他所习惯的,他会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很熟悉的感觉,渐渐就会忘记他所处的是一个录节目的氛围,变成一种聊天的氛围,而任何人在这种聊天的氛围中,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这是我自己做访谈的一个小办法。

记者:你采访的很多企业家都是分布在不同领域的,驾驭这样的采访需要非常广的知识面,平时你是如何做知识积累和储备的?

雅娟:知识的积累和储备、包括求知欲,我觉得都是天性中的一部分,每个人对未知的事情可能都会有想知道的欲望,做主持人这个行业更是这样,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是应该的。你去到不同的地方,你会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又或者你采访的嘉宾是属于哪个行业的,你会去了解他的背景,了解这个行业的背景,在这种情况之下你提出的问题可能才不会贻笑大方。虽然都有文案,但是文案中涉及的东西是常规性的,但是采访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采访嘉宾有某个点很有意思,而文案中没有,我自己就会把它挑出来,我觉得这也是做一个新闻从业者或者是做一个主持人的一种敏感度吧。与其说做一个主持人要在平常刻意地下多少功夫,倒不如顺其自然,因为求知欲和主持中的敏感度、灵敏度是一致的,是同时提升的。对于主持人来说,我觉得与其说读书读得专,倒不如读得博一点,杂一点比较好。当然,这都是针对好书而言,我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不必给自己设界线,也不必说读这本书的时候要刻意想到我是在增长知识,因为读书本身就是一件挺快乐的事情,又快乐又能够让自己的职业素养得以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记者:大家都说现在是电子阅读时代,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电子书,对于电子书和纸质书,你会作何选择?

雅娟:说实话,就阅读来说,我还是有一种信仰,我认为读书读的一定是纸质书,甚至很多时候我读的都是那种竖行的史料、诗词歌赋类的书籍,都是古体的那种,但是我并不排斥电子书,我觉得这种电子阅读工具很方便。前段时间我和陈伟鸿老师主持访谈节目的时候他就向我推荐了这种电子书,当时我还担心电子书的光线会不会对人的眼睛有伤害,但是他向我介绍,现在很多电子书的光线调节和屏幕呈现方式都是按照纸质书的油墨印刷这种效果去调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和油墨印刷的书籍保持一致,不会伤眼睛。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它的存储量又非常大,我觉得我可能在阅读纸质书的同时,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也会用电子书。

记者:有人说电子书会逐渐取代纸质书,你怎么看?

雅娟:我觉得那要看“取代”二字如何界定,说完全取代直到另一方的消失可能性不大,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部分人坚守着去阅读一些纸质的书籍,保持着自己生活的这样一种节奏,一页一页地感受纸从自己的指尖翻过去,一行一行的字在眼前浮现,我觉得这实在是一种享受。而电子书大行其道这个绝对也是必然,因为大家的生活节奏都那么快,比如说你喜欢一本书,或者喜欢一些文章,把它们全部收录在电子书中,当你需要的任何时候都可以拿出来阅读,而且携带又是那么方便,所以我觉得这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两者是可以兼得的。

选电子产品看功能外观,不盲目追求时尚

雅娟是一个对文化有追求、有信仰的人,她不仅书读得广,业余爱好也很广,平时喜欢练书法,画国画,还学过昆曲、笛和箫。她告诉记者,最近还喜欢上了射击,而且枪法还不错。

记者:主持也是一份忙碌的工作,平时喜欢旅游吗?

雅娟:谈起旅游,又要说到我的工作,因为主持各种晚会,我去过全国很多城市和小地方,以前很多地方会举办各种各样推荐当地土特产和风土人情的文化节,工作和旅游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体的,往往是去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采风或者主持节目,借着主持之便,可以到很多地方旅游,这也是这个职业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记者:很多电子产品都成了年轻人随身必备的东西,外出旅游你会带什么电子产品?

雅娟:手机当然是必备的,不过最近我带的电子产品中新增了一样——智能手环,因为它可以感受你的心跳,记录行走的步数,检测你的健康和睡眠状况,这个我觉得还是蛮需要的。

记者:这种可穿戴设备确实很多年轻人都喜欢,不过有使用者认为这类可穿戴设备的实用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以至于新鲜感一过就被束之高阁,请谈谈你的使用体验。

雅娟:的确,大家戴智能手环可能都是三分钟热度,但是很多厂家也会努力把它们做得很漂亮,所以现在出现了很多手环控。不过我算不上手环控,但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是,打开抽屉一看,里面有N多个,一串手环在一块。也许他们未必会戴,但是会收藏,每每出现新款或者升级换代,哪怕是同一个品牌,他们也会去关注去购买,因为年轻人都喜欢时髦嘛!随身携带电子产品就是为了方便,如果是体积太大我觉得大家可能不会去选用,而这种轻巧便携的可穿戴产品戴一戴还是可以的,除了时尚以外还有一定的用处。可能受朋友影响,最近我也开始关注这一方面,但我觉得女生买这种东西除了考虑用途外,其实更关注的还是外观好不好看,说起好看的手环,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记者:看来你也是属于“外貌协会”,除此之外你选购电子产品还会考虑哪些因素?

雅娟:我也主持过一些跟电子产品相关的会议,渐渐对电子产品产生了兴趣,也有一定的了解,说到选购的标准,我觉得主要是功能丰富,外观漂亮,但我不会过于追求时尚,因为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太快了,快到让你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平时我也会常常关注《消费电子》杂志,看杂志里面推荐的各种最前沿、最尖端的电子产品,我会去关注它们、喜爱它们,但我不会盲目去追求。

记者:对于未来的电子产品你有什么期待?

雅娟:对于未来的电子产品我觉得没有别人做不到的,只可能是我的想象力想不到的东西,有一种说法是懒人会让这个社会进步,我觉得对于操控机器当然是希望功能越强大越好,操作方式越简单越好,体积越小越好,携带越方便越好,种类越丰富越好,这就是我的期待。

结语:

作为主持人,雅娟早已习惯了主导者的位置,她告诉记者,平常自己更多的是把讯息传达给观众或将大家的期待传达给受访者,此次换成受访者的角度,内心反而多了一份期待。或许是因为职业习惯,雅娟回答问题的语速很快,思维敏捷,思路清晰,每个问题都回答得很完整。

在采访最后,问起对未来的规划时,雅娟称:“我自己所能规划的就是未来会涉猎得更广,我已经做过的节目类型包括访谈、各种大型晚会和新闻播报,未来希望能够尝试一些新的节目类型。”至于其他事业领域的拓展,她表示不会拒绝各种尝试的机会,但不用非此即彼,鱼和熊掌在某个范围内是可以兼得的,可以各取一部分,齐头并进互相帮助。

猜你喜欢

手环电子产品主持人
爱心手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帮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迷恋
我国小型废弃电子产品的回收模式
红手环志愿者服务团欢迎您的加入
学习监测手环
麦开:放弃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