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空出世的战略支援部队

2016-01-16朱江明

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2期
关键词:二炮体制火箭

朱江明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2015年年末,宣布对新成立的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举行授旗仪式,与此同时还宣布成立了一支“战略支援部队”。

根据新闻公布图片,这支新公开的战略支援部队臂章的图案由麦穗、八一五角星、三角箭头、卫星或电子云轨道组成。从臂章的设计可以看出,这支部队可能担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太空战等任务。到底为何这支神秘的部队此前悄无声息却又横空出世呢?

说起中国的太空力量一般都会想到第二炮兵部队,也就是现在的火箭军。火箭军作为解放军的第四大军种,一直承担着战略导弹的发射任务,号称“镇国利器”。从技术上来看,导弹和探空火箭原本就是双生兄弟,各国的弹道导弹研发成功都必然带动太空力量的进步。苏联的战略火箭军,也同时承担着太空开发的任务,下辖的航天器总局负责发射卫星和载人探空等太空军民活动。

一般认为,二炮是效仿苏联战略火箭军而成立的部队,因此体制接近苏联模式。然而从历史上来看,二炮部队并不是完全复制了苏联战略火箭军的产物,其成立初期就主要被定位在作战任务上。太空探索和核武器试验,一直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国防科委(后改名国防科工委)负责。国防科委并非一个完全的部队单位,而是一个整合了军界、学界和工业生产界的跨部门联合机构,由国务院直接领导,负责重大国防科技项目的研发、生产、管理和标准制定。国防科委在当时是个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不仅能够同时调动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还直接对接作战部队。中国原子弹和弹道导弹的研发,就是在这个机构领导下进行的。

历史上,仅有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原子弹研发)曾经进行过如此高度保密且跨部门跨领域的深度合作,这一体制让早期工业基础薄弱的时代,得以调动足够的资源支援军事科技发展,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1998年,因应当年的局势变化,在国防科工委的基础上建立了完全属于部队的总装备部总部体制,负责全军装备的统筹研发、生产管理和标准制定。总装体制是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产物,部队作为武器装备的采购和使用方,通过经济手段来监督敦促生产研发方,以招投标的方式来确立买卖和售后服务关系。这种改革当然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国防科工委体制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当然,过去国防科工委所管辖的太空探索项目以及相关的基地和在编人员也全部归入总装备部。

这里边存在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尽管总装备部的定位是全军武器装备研发采购指导机构,然而组建初期考虑到海空和二炮部队的武器装备急需提高,且各有独立需求和专业体系,因此当年的改革主要将陆军装备和国防科工委直属项目归入总装备体制直接管辖。这也是为何在公开的机构资料上,总装备部下属单位仅有陆军装备科研及订购部,而没有海空军和二炮的对应机构。由此可见,1998年的四总部体制改革,其实并未完全解决当时设定的改革目标,并且为本次军事改革留下了伏笔。

由于本次改革将会彻底打破四总部体制,那么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是,过去四总部中的作战相关单位急需迅速清晰定位且完成体制调整,否则将会影响国家安全。尤其是太空战和网络战已经全程贯穿和平和战时,属于军事改革第一优先需要处理的业务。

本次授旗仪式,实际上是将过去总部直属的作战单位,优先进行重组。将隶属于总装备部的航天力量和隶属于总参的测绘、网络战、电子对抗等单位集成化,可以更好地执行战略级的作战支援。由此可以看出,优先解决现实需求问题、持续改革其他配套机构,是本次新军事改革的基本思路。

猜你喜欢

二炮体制火箭
国庆35周年:“神秘之旅”走向天安门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魏凤和:“二炮”出来的国防部长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透视奇妙的火箭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超酷的火箭
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