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
2016-01-16陈琪王兵
陈 琪 王 兵
(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 重庆市 长寿区 40122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免疫 系统疾病[1]。此病患者的症状为关节僵硬、肿胀、疼痛,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关节功能性障碍。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会发生骨关节、肌肉、肌腱损伤,甚至可发生器质性病变。目前,临床上通常使用慢作用抗风湿药物(DMARDs)、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激素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激素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控制患者的病情,但这两类药物的副作用较大,患者不宜长期服用。有研究发现,联合使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无副作用,临床上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为了进一步探讨联合使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住院患者。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30例。他们的年龄在18~6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2±18.3)岁。他们的病程在5个月~19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1±7.4)年。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29例。他们的年龄在16~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1±20.2)岁。他们的病程在4个月~22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4±9.2)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我们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抗炎、抗风湿类药物进行治疗,使用的药物有甲氨蝶呤、柳氮磺胺吡啶及氯诺昔康。甲氨蝶呤的用法是:每次服15mg,每周服1次,服用的时间为2个月。柳氮磺胺吡啶的用法是:每次服0.5g,每日服2次,服用的时间为2个月。氯诺昔康的用法是:每次服8mg,每日服2次,服用的时间为1~2个月。对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进行治疗。常规药物的使用方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进行中药外敷治疗的操作方法是:患者取仰卧位,让其将双手平放在身体两侧,手指并拢,手背向上。取两块纱布用蜡油打湿,将此纱布覆盖在患者的双手的手背上,将中药膏(中药膏的配制方法是:取大黄、红花、川芎、栀子、当归、延胡索各30g,将这些重要煎成200ml浓药汁,在室温下将浓药汁静置冷却,形成膏体)均匀地涂抹在其手背的纱布上,厚度约0.2cm。进行红外线照射治疗的操作方法是:使用L-1-4型红外线治疗仪(由重庆市国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治疗,将红外线灯放置在距离患者手背上方30~40cm处,保持局部温度在40℃左右,以免烫伤患者。对观察组患者每日进行1次联合治疗,每次治疗30分钟左右。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等症状消失或显著减轻,其手关节活动能力显著提高。②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等症状无减轻或在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我们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效果比较[n(%)]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为关节滑膜炎和血管翳的形成。该病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抗原体及其他黏附分子发生异变,损害其软骨层,造成其软骨关节构造失衡,进而使其关节进而发生形变或功能缺失。有学者认为,遗传因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携带某种 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抗原的个体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2]。从中医学的角度讲,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原因是该病患者先天素体阴寒、肝肾虚弱、脾胃衰弱,当风寒湿气三气杂至,即合而为痹。风寒外邪是造成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外界因素。外邪侵蚀患者的机体,使其经脉关节内生瘀血,瘀血阻塞其肢体关节的经络,引起其气血不畅、局部疼痛等。现代医学认为瘀血是引起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键性因素。有研究发现,联合使用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中药膏中的氨基酸、甙类、植物抗生素、鞣质及其他微量元素在进行外敷的过程中能被此病患者的皮肤直接吸收,红外线照射可加强上述药物成分的渗透作用,进而使药物成分能充分地发挥消肿化瘀、扶正固本的功效。
在本次研究中,我院使用的外敷中药膏的成分为大黄、红花、川芎、栀子、当归、延胡索。这些中药具有活血去痛、逐瘀通经、祛风解表、除湿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用此中药膏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可舒张其血管,恢复其患病关节的微循环,有助于其病变关节组织的修复。在这些中药成分中,大黄能调控患者体内炎性介质的释放和吸收,抑制其毛细血管渗透能力,有效地降低炎症带来的不适感。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均无毒副作用,进行治疗的安全性高。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关节僵硬、肿胀、疼痛的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这说明中药膏中的成分起到了很好的抗炎、镇痛和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使用此方法进行治疗,以控制其病情的发展。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联合使用中药外敷疗法和红外线照射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张永红,薛俊珍,杨建宝等.瘀血与痹证发病的关系[J].河北中医 ,2013,35(2):243 - 244.
[2] 张英.产后会阴水肿治疗与护理的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 ,2012,28(5):173.
[3] 潘丽娟,田立国.中药熏洗与远红外照射缩短尖锐湿疣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的对比[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