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及培育策略
2016-01-16刘登邦董秀丽
刘登邦 董秀丽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0)
浅谈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特点及培育策略
刘登邦 董秀丽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 330100)
在目前的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对学生进行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大学生能够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对学生未来的成长有着重大意义。所以本篇论文就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当中贫困大学生的积极心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对学生的这种积极心理该采取怎样的心理教育和引导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特点;培养策略
引言: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大学生群体的总体素质和我国民族的命运与前途息息相关,所以说提高大学生群体的总体素质是当代高等院校教育的第一任务也是十分必要的。下文中就对积极心理素质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对进行培养积极心理素质的必要性和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积极心理素质的特点
积极的心理素质是指不同的个体在不同的成长环境和成长过程当中,与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之下所产生的积极健康,长久乐观的情感感受和情感态度。大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的情感,正确的对事物认知和坚强的意志力等积极向上的心理感情,和具有良好的能力,动机与健康的性格等良好的个体心理。积极地心理素质的特点包括,稳定性,建设性和潜在性。
1.稳定性
每个个体的心理素质都是在一定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作用影响之下,日积月累慢慢而形成的。积极地心理素质形成过程是及其漫长的,这是积极心理素质所具有的特点,如果形成就很难被改变,所以说积极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2.建设性
积极心理素质能够有效的激发出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使人自身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不断的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积极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更加好的去进行工作和生活。并且还能够加强对自我的认知,进而不断的自我完善,对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成长有着重大的意义。
3.潜在性
积极的心理素质存在于每个个体的内心当中,是一个不叫稳定和独立的心理特征,潜在的存在于个体当中,因为每个个体性格形成的环境都是不同的,它潜在与个体内部,只有在外界条件的引导和刺激之下才能够真正的表现出来。
二、对高等院校中贫困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培养的必要性
对当代高校大学生来讲,身体上的健康是重要的,心理上的健康更加的重要,只有拥有的健康的心理才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活的学习工作,没有了健康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运用,一切也就变的毫无意义。当前高校当中的贫困大学生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有待得到正确的疏导和解决,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对贫困生进行积极心理培养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高校中的贫困大学生,背负着家人对自己很高的期望和经济上的负担,在大学里努力的学习完成学业,这让贫困学生比一般学生的心理压力大很多,很容易产生郁闷,烦躁,孤独和焦虑等等负面的心理情绪,这些情绪如果不得到及时的排解和疏导的话很容易造成贫困生的心理疾病问题。所以对高校中的贫困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使社会进步发展的需求,能够使他们健康的面对生活和学习,勇敢的迎接到来的挑战,让他们能够在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当中有一个立足之地。
2.进行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也正处在不断的变化和转型的阶段,这些条件使家庭贫困的学生小时候就受这些消极条件的影响,还有社会当中很多不公正事件的出现,都给他们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随着时间的累积,就容易使他们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所以说对待贫困生学校更要加以尊重和关爱和给予正确的引导。通过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来有效的缓解贫困学生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的积极心理和培养贫困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报以勇敢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当中的工作和学习。所以说对高校当中的贫困大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极其必要的。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1.消除歧视自卑的心理,对贫困生的积极心理素质给予保护
加大宣传与正确引导贫困生的积极心理素质,消除老师与同学对贫困学生的“刻板印象”。不能教师和同学戴着有色眼睛去看待贫困学生,不能再让贫困生受到别人的冷言冷语的伤害。学校方面可以利用校外媒体来进行大力宣传、专题讲座和健康教育和与其他课程互相渗透等多种教育方式,大力的宣传和弘扬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贫困学生能够和提其他学生一样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和行动楷模。努力引导贫困学生建立起健康积极的贫困观,不应该让经济上的原因是贫困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负担和行动上的制约,让贫困学生对贫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家庭的贫困不是其自身的原因,贫困也不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贫困只是暂时的,应大胆的直面贫困,贫困的环境更能造就出品质出色的人才,要使其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拼搏一定会改变自身贫穷的状况,未来的人生一定是充满光明和美好的。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和‘读书节’等,多鼓励贫困学生读好书,多读书,从书中感受多种美好情感和伟大思想,保持健康良好的身心状态来面对贫困的生活和学习。
2.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较弱方面的培养
大学生所具备的积极品质当中包括的:领导能力,幽默和风趣,人际关系,创新能力等良好品质,这些品质在贫困大学生身上是比较弱的方面。在全面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角度来讲,这些品质其他同学与贫困学生都同样需要进一步的强化。学校可以开展一些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志愿者义务服务活动等,加强贫困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提高学生处理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通过实践让其慢慢成长,在支援服务当中体现出他的价值,通过身边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让其变为贫困学生眼里有意义的事情,多鼓励学生去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社团活动当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力量与归属感。增强对贫困学生积极心理素质较为弱项方面的培养,引导贫困学生建立起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3.分层分类的增强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素质的塑造
首先,对刚入学的大一年级学生进行心理调查工作,及时的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做好大一新生的适应教育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堂,鼓励新入学的贫困学生保持的发扬积极的心理素质;其次,从性别的不同来进行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男女观念,社会机会分配不均和心理敏感等因素,女贫困学生在其成长过程当中有可能受到了比男贫困生更多的曲折和困难,比男贫困生体会生活中的关爱和美好更少一些,所以,学校可以通过健康心理教育课来培养其建立起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书籍或者影视作品等来正确引导女贫困学生能够真正的敞开心扉,让其看到社会中更多的正能量,积极的面对生活和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最后,学生当选学生会干部有利于学生的全方面素质的提高。所以应鼓励学生多多参与社团组织的活动,在自己的职位上多多锻炼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学生干部当中,对于表现优异,工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干部,给予奖励,树立榜样。真正起到学生干部的榜样作用。
[1]罗云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矫正》.西安师范大学.2012.06
[2]王波.《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