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相关思考探究
2016-01-16孙志刚
孙志刚
(洪洞县山焦中学 山西 洪洞 031600)
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相关思考探究
孙志刚
(洪洞县山焦中学 山西 洪洞 0316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断改革,高中语文也进行了改革,这样的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教育体制。同时传统文化也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养,加深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其高中语文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因此,传统文化要不断的渗透到高中教学文化理念中去,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渗透
中国历来是一个文化大国,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明传承,所以传统文化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近年来,我国开始对外开放,国际间的往来也越来越多,使得他国文化也流传到中国,使传统文化在我们中国有了大幅度的淡化现象。很多中国人开始倾向于西方文化,吃的用的都在逐步倾向西方。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传统文化被高中语文巧妙的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传统文化继续在教育体制中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意义
(一)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达形式是教材中的故事情节和优美诗词,这样的表达形式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比较容易接受而且容易提起兴趣。课本中的故事情节可以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这样可以让他们深入了解并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继而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弘扬。
(二)有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树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理念[1],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印象,从而达到传播传统文化的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于重视学习资料的帮助
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中,老师们注重让学生们参考学习资料来学习,从而降低了学生们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这样不仅使学生们学习不到古文知识的道理,而且还影响了学生们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课本的知识,把诗词歌赋,名人警句局限于课本的知识讲解给学生,而忽视了教材中带有情感的部分,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变少,而不明白传统文化真正存在的意义,也不了解传统文化和古文诗词的重要联系,这种情况影响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
三、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一)通过诗词歌赋,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解
现如今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材中的诗词歌赋包含着很多传统的理论知识,有古代的文化底蕴、传统的道德理念、民俗民风、建筑等等传统文化[2]。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进而分析出作者的内心情感。
例如,老师在对屈原的《离骚》一文中,通过对“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这一句进行深入解析,从而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国家的悲痛之情,继而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
(二)对传统文化的精神进行感悟
语文教学中,老师应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充分的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使学生对课本中的传统文化感兴趣,并利用传统文化把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把学生们带入到传统文化的理念中去,从而建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阅读培养,并让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鼓励学生学习课外知识,进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的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和阅读一些传统文化的书籍[3],并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的传统文化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传统文化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们充分的了解传统文化存在的意义,并让学生们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弘扬下去。
(四)传统节日作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机会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丰富的传统节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人来说,传统节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历史渊源[4]。例如,中秋节是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者屈原等等。语文教学中,老师通过教导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让学生了解节日的由来,从而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传统文化的文化底蕴。使其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看法,让学生对传统文化重视起来。
结束语:
传统文化对我们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在高中教学中,我们应加强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渗透,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提高老师的教学素养,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并将其传扬下去。
[1]李伟.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高考,2015(8):12.
[2]苏朝晖.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学教学参考,2012(25):47-48.
[3]段然.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速读(上旬),2014(8):20-20.
[4]吕萍惠.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4):138.
[5]杨红艳.高中语文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8):30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