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渝西城市群形成及发展的思考

2016-01-16何洪华

绿色科技 2015年2期
关键词:城市群发展

何洪华

(中共重庆市潼南县委党校,重庆 402660)

渝西城市群形成及发展的思考

何洪华

(中共重庆市潼南县委党校,重庆 402660)

摘要:指出了渝西地区已被重庆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渝西城市群的形成。未来渝西城市群发展面临许多优势和机遇,加快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正当其时。推动渝西城市群发展,需要加快渝西城市的规划统一、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以经济规律引导渝西城市群发展;需要加快渝西基础设施建设,为渝西城市群酝酿同城效应;围绕渝西城市群婻,加快推进相应的制度性变革。

关键词:渝西;城市群;发展

收稿日期:2015-01-04

项目来源:2014年重庆市委党校校级重点课题(编号:CQDX2014BZD-012)资助

作者简介:何洪华(1964—),男,重庆潼南人,正高级讲师,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5)02-0275-03

1引言

渝西地区自然资源较丰富,经济发展基础较好,已被重庆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区。这一区域,是重庆未来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在川渝城市群的腹地,与四川相邻的市县一道,初步具备了建设城市群连绵带的基础。因此,加快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正当其时。

2渝西城市群形成的现状

渝西地区,即重庆西部地区,包括永川区、江津区、合川区、大足区、綦江区、南川区、荣昌县、铜梁区、璧山区、潼南县10个区县,总面积18828km2,262个乡镇(街道),总(户籍)人口1021.55万人,占重庆31.36%。

2.1 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渝西城市群的形成

渝西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略低于重庆市主城区,但又高于重庆平均水平,在重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中处于“第二梯队”的地位。2013年,渝西以占全市22.82%的面积,完成了全市31.19%的GDP,每平方公里产出比全市平均数多126.8万元,经济条件决定了渝西城市群的兴起(表1)。

表1 渝西地区基本情况(2013年)

2.2 城市规模的扩大促进了渝西城市群的形成

一是形成了永川、江津、合川、南川等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二是形成了万盛、双桥、双福三大新区。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内三大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确定的第2批32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资源枯竭区,旅游新兴区;双福新区隶属江津区的副厅级新区,西部最大云计算产业国内结算中心。三是形成了璧山、南川、綦江三大产城融合的新区。璧山是重庆生态绿岛新区,西部最大的鞋类生产基地。四是形成了大足、荣昌、潼南等边贸中等城市。

2.3 产城融合发展加速了渝西城市群的形成

江津区工业产值居渝西第一,传统以装备建材食品工业为主,现在向汽车、电子信息转变。永川区工业产值居渝西地区第二,为新兴工业区,电子信息、纸业、能源发展迅速。合川区的金九建材、希尔安药业等,璧山区的奥康、嘉陵工业、笔电配套等,铜梁区、綦江区的齿轮、能源,大足区的龙水五金、双桥重型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在重庆市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渝西城市群发展的优势、机遇及挑战

3.1 渝西城市群发展的优势

3.1.1 地理优势

渝西地区曾经具有良好的城市群发展基础,后来随着川渝分治,发展相对缓慢,四川学者将其与川内连接部分称之为“中部塌陷”。目前渝西的产业沿高速路、沿长江、沿高铁来布局,整个用地条件比较好,低丘缓坡,刚好受成都、重庆两大都市圈的辐射,发展城市群相对比较容易。

3.1.2 交通优势

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的有:渝昆高速公路、渝蓉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渝泸高速公路、渝遂高速公路。在建的有:重庆三环高速公路等。拟建渝黔高速公路复线、綦四高速公路。干线铁路已通车的有:成渝铁路、渝遂铁路、渝黔铁路。在建的有:重庆—成都客运专线、兰渝铁路、渝黔铁路新线。规划中的有:渝昆高铁、渝蓉铁路新线。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加快了渝西城市群的形成。

3.1.3 资源优势

渝西地区水资源丰富,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条件。渝西地区有长江、嘉陵江、涪江、渠江等从境内流过,长江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24亿m3,嘉陵江流域地下水总量为0.29亿m3。渝西地区地下水资源总量为0.53亿m3,长江、嘉陵江两大河流的入境水量3379.7亿m3,涪江、渠江等其它河流的入境水量305.5亿m3。渝西地区河川径流量为4.68亿m3。渝西地区有800多座水库,总的蓄引提水16.87亿m3。

3.1.4 产业优势

2013年,渝西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近48%。荣昌、大足、永川畜牧资源丰富,该片区独具地方特色的“荣昌猪”是全国三大优良地方猪种和世界八大优良地方猪种之一。潼南是目前重庆市唯一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县,有无公害蔬菜基地近10万亩。工业方面,一些区县特色产业发展迅速,势头良好,正在形成规模和竞争优势。如双桥区的重型汽车制造业,永川区、合川区的食品加工业,江津区的机械装备制造和特色农业,大足县的旅游、五金产业,荣昌县的畜牧、饲料产业,璧山县的皮革加工业,潼南县、铜梁县的蔬菜产业,这些特色产业已成为城市群形成的重要支柱。

3.1.5 人才优势

渝西地区有27所高等院校,在校人数已突破30万人。其中位于永川区的重庆职教城是中国西部最大的职教基地,2013年底有学生18.5万人。合川区的独立院校发展很有特色,江津区最近几年在高校引进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3.2 渝西城市群发展的机遇

3.2.1 西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遇

新型城镇化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已经成为各方共识。以重庆市的个案观察,2011年重庆常住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55%、38%,两者相差17%;按照重庆的城镇化规划,2020年两者分别达65%、50%,两者之差略微缩小至15%。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和集聚的一个过程,所以人口城镇化是城镇化的核心、本质。释放城镇化红利,需要尽快实现从规模城镇化的扩张向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转型。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渝西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城市群,促进经济增长,是推动川渝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也将成为重庆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和重点区域。

3.2.2 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机遇

成渝相距300km以上,两城之间以物资、人员、服务以及信息的交换为特征的空间相互作用力较弱,两个城市的辐射范围还远没有形成交集。因此,大力发展中间沿线地带城市群非常重要,尤其是渝西地区,这些区域是成渝两地的中间点,是最适合成为成渝两地经济能量交换的区域。渝西地区完全可以依托自身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与重庆主城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3.2.3 重庆五大功能区建设的机遇

重庆功能区划中的城市发展新区包括:涪陵区、长寿区和渝西地区,到2020年,城市发展新区的城镇化率要提高到63%,常住人口达到1200万。城市发展新区刚好在“2+N”的成渝城市群及经济区的城市QQ群线上。所以,渝西地区要把握功能区划与渝西区县定位的战略机遇,紧紧抓住新型城镇化内生性要求,进一步优化区域和城乡功能布局,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和区域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更好地推动渝西城市群与重庆主城一体化建设。

3.3 渝西城市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3.3.1 交通网络体系不健全

渝西地区的铁路和水运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公路、铁路、水路运输基本上各自为政,轨道交通仍以联通主城为主的射线模式,区县之间的轨道网还不足,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缺乏,多式联运尚未充分开展,导致公路运输不堪重负,综合运输效率低,难以适应城市群发展和产业需要,影响和制约了渝西地区的对外辐射能力和集聚功能。

3.3.2 发展不平衡

渝西经济区中城市发展都相对滞后,小城镇发育缓慢,城镇规模等级结构极不合理。大中城市数量不多,目前只有区域中心城市3个,城市基础薄弱,且缺少具有规模效应的特大城市、大城市。

3.3.3 物流成本较高

由于成渝、渝遂、渝蓉高速公路通行压力大,交通拥堵非常严重,导致成渝沿线的渝西区县物流成本增加。加之成渝、渝遂、渝蓉高速公路重庆段的收费标准相对较高,令大多外来投资客商望而止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渝西地区发展。

4渝西城市群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快渝西城市的规划统一、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等一体化建设,以经济规律引导渝西城市群发展

4.1.1 建立一体化的规划体系

建议制定《渝西城市群发展区域规划》,作为渝西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性规划。在渝西区域规划的总体框架下,紧密结合成渝城市群的发展,编制渝西地区的区县城镇化发展规划,构成空间地域综合规划体系,强化区域规划的横向协调作用,变行政区经济为城市圈经济。

4.1.2 建立一体化的大市场

打造渝西城市群,必须促进要素资源在经济区域更加畅通与融合。因此,应加快市场培育,区域内油、气、电基本实现同类型同网同价;通过区域内部的统一协调,打破在资金、人才、技术、资产重组、人口和产品流动方面的各种障碍,确保形成区域内部的统一大市场,建立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场体系。

4.1.3 建立一体化的产业体系

渝西城市群支柱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这些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极高,带动力强,容易形成庞大的产业链,能够向四川的安岳、遂宁等地区进行产业辐射。所以,应加强产业整合、协同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形成相互支撑、相互配套、互为产业腹地的产业体系格局。

4.1.4 建立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合理配置公共服务项目有利于提高渝西区域承载能力。渝西应加快建设市级、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在医疗服务方面,要加快如西南医院等国家级医院分院和教学基地建设,提档升级现有医疗机构,满足市民就医需求。在应急方面,加强应急平台合作建设,强化与渝西区县的应急联动,提高跨区域应急响应和救援能力。

4.2 加快渝西基础设施建设,为渝西城市群酝酿同城效应

4.2.1 建立一体化的公路交通网络体系

一是加快渝西地区与主城区的快速联系,尽快实施渝西地区交通网络工程,抓紧规划建设成渝高速扩容支线、渝遂高速支线、南川至两江新区高速公路、永川经江津至主城的永津九高速公路。二是加快渝西地区与四川泸州、南充等地区的南北向联系,尽快启动实施渝泸高速北线、南泸高速公路建设,规划建设北安、广资高速公路,实现渝邻、渝武、渝遂、成渝复线、成渝等高速公路横向连接,形成渝西地区纵横交错的高速路网。三是将渝西地区高速公路纳入主城年票车通行范围,降低区域交通成本。

4.2.2 建立一体化的轨道交通体系

一是积极推进南川—涪陵、江津—泸州、南充—泸州城际高铁建设。二是规划修建合川—铜梁—永川—江津城际铁路,广安—潼南—大足城际铁路,联通成渝、渝遂和渝昆三大铁路干线。规划綦江经江津白沙镇至永川铁路,联通已有的渝怀铁路长寿至涪陵段、南涪铁路、綦万铁路与成渝铁路,打造环渝西线城际铁路网。三是在渝西地区开通城际列车。将渝西地区纳入主城轨道交通规划,推进主城轨道交通向新区城市延伸,增强渝西地区的辐射功能。将“都市快轨”铜梁试验线延伸至潼南和四川遂宁等,并与高铁、城列车站等无缝连接。

4.2.3 建立一体化的通航港口体系

打造渝西地区立体交通网络,建立低空通勤走廊,结合重庆市应急救援、公务及商务飞行、航空旅游休闲等各类需求,应在璧山或大足规划建设渝西机场。加快推进江津、合川、永川的重点大型港区的建设,形成与高速、铁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和协调发展的内河航运网络体系。

4.2.4 建立一体化的城镇体系

目前合川、永川、江津、南川已规划为重庆市区域中心城市,建议人口规划修改为50万人以上。其它区县的城市只能成为次一级的区域中心城市,建议人口规划修改为30~50万人的中等城市。区县城以下,优先发展中心镇,适当合并一般镇,合理布局农村居民点。目前区县内规划建设7个中心镇,32个一般镇。建议中心镇人口规划修改为10~15万人,其它一般镇建议人口规划修改为5~10万人。

4.3 围绕渝西城市群婻,加快推进相应的制度性变革

4.3.1 构建渝西高层协商合作平台

一是建立渝西城市群的区、县党委政府领导联系机制。定期召开区县党政主要领导的联席会议,就区域城市一体化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沟通,构建统一协调的市场竞争规则。二是建立渝西经济区部门和行业合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行业联系协调处理机制,就产业发展、税收政策、资源配置等方面形成统一的意见。如:成立渝西经济区旅游协调小组,负责渝西经济区的旅游研究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成立渝西经济区交通网络协调小组,负责渝西经济区的城际铁路、高速公路修建的研究和建设;成立农产品清洁生产的协调小组,负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与研究。三是建立民间协调机制。以企业、民间组织为载体,构建市场主体合作平台。通过搭建多层次合作平台,促进渝西城市群协调发展,从而达到共建共享。

4.3.2 建立统一的推动城市群发展的相关政策

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区域合作发展机制,发挥渝西区县政府的引导作用,通过合作规划的编制、出台统一产业政策、发布投资指南等,引导区县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同时,加快体制改革,消除区域合作发展障碍。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如实行企业税属地化征收,避免政府之间的税源之争和企业合作的体制障碍。制定鼓励跨地区、跨部门投资和促进企业兼并、联合的财税政策,对具有重大影响、经济关联度大、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投资合作项目,实行税收减免、加速折旧、贴息贷款和投资补贴等投资促进政策等。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重大建设项目的资金安排上,实行同等优先的原则给予支持等。深化政府职能改革,明确政府创造开放的企业成长体制环境的职责,克服地方保护主义。深化企业改革,打破企业隶属的条块分割,按照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将企业建设成为自主决策、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市场经济主体。

4.3.3 构建川渝合作平台

渝西经济区参与川渝合作区域发展分工,是一个互动共嬴的过程,也是一个开放渐近的过程。川渝合作的产业项目转移要逐渐向渝西经济区转移,要在科技、能源、城际交通、区域污染治理等双方感兴趣领域的合作方面加大力度,以一些牵动性强的项目为切入点,不断深化项目合作,使渝西经济区在参与成渝经济区发展分工上探索途径,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肖金成.渝西地区城镇体系建设和空间布局的基本思路[J].开发性金融研究,2007(4).

[2]王建力.渝西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黄勇.关于提振渝西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EB/OL].2010-12-20.http://www.cqtn.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724

[4]祝志勇.以城市发展新区为纽带 加快成渝城市群及经济区建设[N].重庆日报,2013-11-18.

[5]殷贤华.共建成渝城市群 探索科学发展的西部城镇化道路[EB/OL].重庆机关党建网,2014-02-14.

[6]渝西相关区县.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EB/OL].合川、永川、江津、铜梁、壁山、大足、潼南等区县政府网站,2014-02.

猜你喜欢

城市群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粤港澳大湾区渐成超级城市群典范各地产板块均受益!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入施工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