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背上的正谊书院

2016-01-15王小波

新校长 2016年3期
关键词:董仲舒书院扬州

文 / 王小波

扬州城从空中看就像一条龙,在龙背最高的位置,也就是扬州城的制高点,有一所小学叫正谊书院。这是一所以国学教育为特色的校园,是扬州汶河小学三处校区之一——北柳巷校区。

扬州一直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建城已有2500年,各类文博场所上百个,2012年提出“打造世界文化名城”,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倍加重视,正谊书院正是在这个时机成立的。其实正谊书院的名称在扬州由来已久,清代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卷九中有记载,“北柳巷在南柳巷之北,有董子祠,先为正谊书院,明正德间改正谊祠,祀汉丞相董仲舒”。这个地方在清朝就设立了两淮初等第一小学,民国期间改为江都县第一初等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又两次更名——城中小学、北柳巷小学,2012年又恢复为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的国学教育以课程和活动的形式来开展,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活动包括学生“三礼”、雅集、诗会等。必修课主要是两门地方课程:吟诵与母语阅读。

吟诵与母语阅读

吟诵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中国人读书并不是一开始就讲授,而是先让学生去读,在正谊书院,每周会有一节40分钟的吟诵课。汶河小学副校长、正谊书院国学教学工作主持者余耀介绍说,吟诵蕴含着中国汉语独特的音韵之美,有一点像唱歌,但是和唱歌不一样:唱歌必须要有调子,而且歌曲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别人;而吟诵服务的主体是自己,是为自己唱,是自己传情达意,吟诵的时候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调子。所以他们选择从吟诵入手来接触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

吟诵课首先让孩子听古人是怎么吟诵的,听完以后,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比如:你觉得吟诵者是开心的,还是不开心的?古人吟诵的时候脸上表情会是什么样子?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关注点不在于这首诗的文字而是声音。比如有的同学在听《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就能感受到吟诵者的思念之情。感受完后就尝试学着吟诵,哪个地方平长仄短,哪个地方换气,哪个地方声音要拖长一点,哪个声音要放轻一点,哪个地方要短促……让孩子先通过模仿入手。模仿完了以后,让他慢慢体会,慢慢熟读成诵。吟诵课上孩子是不需要识字的,只是倾听和吟诵交叉进行。

母语阅读是通过阅读认识世界。余耀给正谊书院做了个定位叫“世界眼光中国心”,他认为传统文化课并不只是读中华的传统经典,而是要有国际视野。以母语阅读童谣、童诗、儿童文学、童话故事、小古文等,形成广阔的世界眼光。余耀讲,阅读课也是每周一节,不过更重要的是课外的自由阅读,课堂上主要是书目的推荐和方法的指导。正谊书院在上午第三节课后有20分钟的小课,可以阅读、吟诵。

选修的内容是注重技能的琴棋书画等课。每周星期三下午,学生开始跑班,12个教室每个教室一个主题,有软笔书法、硬笔书法、水墨画、古筝、围棋、剪纸、茶艺、扬派木偶、扬州清曲、陶笛等。虽然是选修课,但是每个孩子都必须选,每个学期开学前孩子就在网上申请,一、二年级各选两门,三年级选三门,这样三年下来,每个孩子至少可以接触好几门技能。这里需要交代一下,正谊书院只有一到三年级,四到六年级要到汶河小学本部去学习。

“三礼”

除了课程以外,他们还设计了“三礼”活动:新生开笔礼、成童礼、毕业礼。

新生开笔礼针对一年级的新生。余耀说,设计“三礼”是因为现在很多人做事不能专注,缺乏仪式感,而中国传统是非常重视仪式的。开笔礼设在9月28号——为什么不是9月1号呢?因为他们觉得进行仪式之前同学间需要有一段相互了解适应的时间,另外,9月28号正是孔子诞辰纪念日。开笔礼按照班级进行,一个班级做一天,第一届三个班,他们连续做了三天。

开笔礼会邀请家长、当地的学者来观礼、参与活动。整个活动贯穿中国传统的礼仪规范,包括正衣冠、点朱砂、击鼓鸣志、学写“人”字等。学生要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描红帖上写出一撇一捺的“人”字,老师在孩子写的时候告诉他们,一撇一捺组成的这个字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这个字最后会送给学生作开笔礼的留念。余耀说,很多学生回去以后就把它装裱起来挂在家里面,因为这是他人生当中第一次在这样的场合完成的作品,很有意义。每次开笔礼结束以后,很多家长都不愿马上离开,而是带着孩子让他们再好好回味一下整个开笔礼的过程。

在三年级学生即将离开正谊书院的时候,书院设计了成童礼。余耀很郑重地说:“有人说中国是没有儿童观的,我觉得这个话是有道理的。我们中国认为儿童是“小大人”,这个概念有问题。儿童期是生命的特殊时期,是不可逆的。过了儿童期以后,再想回去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成童礼很重要。”

成童礼的设计具有偶然性。有一次余耀一位朋友的孩子过十岁生日,他对余耀说不想为孩子大操大办,没有意义,他希望能给孩子过一个特别的生日。他了解到正谊书院有一个董子祠大殿,就想让余耀在董子祠大殿跟他的孩子和同学讲讲中国古人是怎样过生日的、生日有什么意义。

于是在一个星期六,20多个孩子和家长一起到了大殿,余耀就开始和他们谈中国古人的过生日。他讲道,中国古人其实是不言寿的,有一句话叫“父母在,不言寿”。听起来好像有点迂腐,但古人认为生日也是母难日,在这一天主角不应该是孩子,而是母亲。实际上,过生日的目的是要反哺,要思考生命的来源,感恩赐予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的父亲和母亲。

这个经历给了余耀启发,为什么不设计一个感恩父母的仪式,以标志孩子一个阶段的成长呢?成童礼是在6月份,学期快要结束的时候。那一天,学校长廊上会拉上绳子挂满孩子从小到大成长的照片,孩子在父母的带领下重新回忆成长的过程。家长和孩子会互相为对方写一封信,相互做精神的交流。

第三个是毕业礼,目前还没有正式做过,因为还没有毕业的孩子。毕业礼的设计,也是感恩,感念当时启蒙他们的地方。

正谊书院不仅是一所学校,还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在正谊书院里,有扬州绿杨诗社,还有扬州广陵古琴学会。他们常常会在周末和孩子们一起搞搞雅集,例如端午雅集、中秋诗会、元宵节猜灯谜,弹古琴、吟诵诗歌等。

教材选用

吟诵课选择的是中华吟诵学会出版的《我爱吟诵》,教材配备有吟诵音频资料,有普通话吟诵和乡音吟诵。例如一首诗会有两到三种不同的吟诵调子,其中有一首是普通话的,其他就是地方话的。三年下来大概学生会学到90篇诗和文章。

母语阅读课选用了亲近母语研究院编的教材。另外,正谊书院还自己编写了几本校本教材——《走近董仲舒》《有趣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浩瀚的诗词》,用在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一年级使用《走近董仲舒》,二年级使用《有趣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三年级使用《浩瀚的诗词》。

第一个编的是董仲舒的故事。因为正谊书院所在地就是纪念董仲舒的祠堂。董仲舒在扬州为官十年,扬州人对他的感情是很深的。用故事让董仲舒“走近”孩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切入传统文化。比如有个成语叫目不窥园,就是讲董仲舒学习专心致志,他家的后面建了一个花园,三年他都没有去过。

第二本是《有趣的汉字》。这个教材的特色是把汉字用字族的形式来编排,比如:身体字族——眼睛、耳朵、鼻子等,五行字族——金木水火土,还有兵器字族等。每个汉字之后都有一幅画、一首诗、一段文化、一个演变的过程。

第三本是《奇妙的对联》。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用短短的汉字就能表达无穷的含义。

第四本是《浩瀚的诗词》。余耀说编写它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读诗词,而是讲诗词背后的故事。比如说李白的《赠汪伦》。汪伦很敬仰李白,很想认识他,想请李白来他的家乡做客,又怕李白这样的名人不会理他。他知道李白好酒也好美景,于是就说这里有万家酒店、十里桃林。李白来了一看,只有一片桃林,就问:你说的十里桃林在哪里呢?他说这个地方就叫十里铺。万家酒店呢?他说老板姓万。李白听了以后哈哈大笑,他觉得汪伦虽然是把他骗来的,但对他却有很真诚的情意,于是写出了《赠汪伦》。

未来余耀想带领团队完成第五本校本教材《智者的叮嘱》。在中国历史上选100个有智慧的人,每个人选一句话,然后做成像台历一样的物件。它的内容包括:这句话的原话、它是怎么来的、古人怎么理解的、现代人怎么理解的、大人怎么理解的、你是怎么理解的。目的是什么呢?第一是针对孩子,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能把名言与自己、与生活联系。第二是针对老师,在编教材的过程中,老师要选出一个智者,首先要了解很多智者,要选出一句话,就可能要读上百句话,用这种方式来督促老师多读一些书,多做一些研究。

教师培养

师资是展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问题之一,正谊书院用了这样一些方法来解决。

选修课的师资有一部分是外聘的老师,例如陶笛、古筝、扬派木偶等课,但是都配有一个学校的助教,一方面帮助组织管理学生,另一方面也能够学习相应的技能,培养自己的师资。

校本教材的编辑有一个八人的团队,由余耀领头,每个老师有不同分工,有的注重传统诗歌,有的注重整本书的阅读,有的注重活动设计,还有一些老师注重整个教材的编写。编写教材的过程,也是培养老师国学素养的过程。《走近董仲舒》用了一个寒假的时间,《奇妙的对联》和《浩瀚的诗词》用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有趣的汉字》花了一个学期。

另外,由于扬州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会设在正谊书院里,所以他们能请到高校的教授、博导来做讲座,例如他们请了江苏省诗词协会的老会长来谈中国的格律诗,请了南京大学的教授来讲对联。

未来规划

未来余耀有三个规划:

一是想渐渐打通小学六年的国学教育体系。

二是慢慢培养老师建构教材的能力,从校本教材到班本教材。

三是让学校面向社会开门办学。余耀说,因为现在政府也希望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要成为一个文化场所,所以他希望未来正谊书院能在寒暑假办短期研习班,帮助社会大众学习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董仲舒书院扬州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朵云书院黄岩店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宁波大爱书院样板间
碍眼与碍心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扬州的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