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万物:启蒙教育回中国

2016-01-15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新校长 2016年3期
关键词:万物课程孩子

文 / 钱 锋(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宏大的中国文化常常是由微小的万物来承载的。

让我们先从一片茶叶说起。

中国人爱茶,茶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饮品,以至于外国人将其称为神奇的“东方树叶”。但是,如果去问一个孩子“茶是什么”,答案会是怎样的呢?

每一个孩子都能说出一二。如果再作追问,比如:“什么样的水泡什么样的茶最好?”“你喝的茶是怎么加工的?”“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喝茶的?”“为什么外国人喝茶和中国人不一样?”大约很少有人能说得清。

有没有发现,我们对于身边的寻常之物,大多是这样一知半解?

为了回答这些关于茶的常识性问题,我们带着孩子开启了“东方树叶”茶课程之旅。

第一板块要回答:什么是茶?

每一门课程的开启,都是感官对万物的苏醒。我们让孩子将家里的茶带过来,动用各种感觉去认识一片茶叶:闻一闻、捏一捏、咬一咬,观其色、闻其味、辨其形。他们发现,原来茶是有红有绿、有深有浅、有卷有扁的,各不相同。这还不够,我们补充各种形态的茶让孩子们欣赏,比如长条的太平猴魁,卷曲的碧螺春,银针般的竹叶青,面饼状的普洱——原来茶叶并不只是家里常见的那几种。

有了对茶的基本印象后,我们就真正从茶的本体开始探索。科学板块的老师带领孩子们走进茶的“三次生命”:茶树的种植,茶的采摘制作,茶的冲泡饮用。孩子们发现,原来茶经历了极为复杂的生长制作过程才成其一杯饮料。孩子们还亲自泡制各种茶,用实验器材分解其中的氨基酸、咖啡因和茶多酚,比较了各种茶中的含量区别,清晰地认识了茶中看不见的微量元素,这是茶能作为健康饮品的真正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就不断发问:为什么茶有如此丰富的品种?

万物都在时空中运转,茶也是如此。他们发现茶的分布和地域、温度、降水、光照等密不可分。多数名茶分布在高山大川、云雾缭绕的地方。之后,我们让孩子们自己认领一种茶,开始“填地图”游戏,以茶为身份做“自我介绍”。比如某个同学认领了黄山毛峰,他首先从地图上定位黄山毛峰的产区,讲述“我的故乡”黄山一带的地理特征,再介绍毛峰茶的干茶特点、冲泡方法以及茶的冲泡口感,并亲自带来展示。这样,一张全部由孩子自己制作绘制的中国名茶分布图就在说说、泡泡、画画、贴贴中完成了。地理常识应当就是“活着”的地图。

完成了茶的空间认知,接下去就是茶的时间认知了。我们从《神农尝百草》开始讲起。孩子们从传说中得知,茶最早是解毒用的。在《诗经》中,他们看到茶的另一个名字:荼,这同时也是很多种草的共称。茶在古代名字众多:荈、蔎、槚、茗等。为了便于辨识,茶圣陆羽将“荼”字删去一横,以“茶”来专指这一特殊的饮料。因此,孩子们知道,“茶”字是唐以后才有的。茶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清晰起来。

我们看到,第一板块仅了解“什么是茶”,就涉及了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科学、地理、历史等诸多学科。通常在第一板块,我们用“本体、时间、空间”来进行三维定位,类似于古人定义的“天、地、人”,只不过将“人”换成了具体的物。万物之旅就是人类的文化之旅,时空范畴是万物启蒙的基础认知。

第二板块要回答:我们用茶来做什么?

这个板块涉及人与茶最重要的生活功用。为了让孩子们更加真切地了解中国人对茶的利用,我们做了一个原创花茶品牌的项目。这个项目包括茶的配制、包装、定价、运营等全社会化流程,完全由孩子们自己包办,教师做适度的指导。他们首先去“吴裕泰”实体店进行调研,了解一般的茶叶的销售细节,掌握市场最受欢迎的茶的口感,包括合适的市场定价。之后,成立运营部,开始设计花茶的配方。以“千日红”柠檬茶为例,采用的原料即学校阳光农场里孩子自己种植的无公害千日红、上好的柠檬片和龙井绿茶等。配方经过老师指导,测算出各自的营养成分,确保不产生化学反应。几个小组分别配制不同的花茶,并从色、香、味等各角度进行民意调研和现场品尝,最终确定两个品牌。之后,孩子们进行LOGO设计,称量、包装、封装。他们决定迎合当下潮流,在微信平台开设微店。当万事俱备之后,在学校进行了一次公益原创茶品牌的拍卖和现场展示。全体家长和老师都蜂拥而至,有在实体店购买礼盒装的,也有通过微信九五折下单的,货品一抢而空,所售盈利全部用于购买级部班级图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几乎体验了一回全生态的茶人生活。

实际上,这就是经济学、科学还有工艺美学的巧妙融合。而这仅仅是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吗?不是的。他们从中不仅知道茶的生产全过程,而且知道茶作为一样经济农作物,是可以在社会上流通以产生不同的价值的。茶,原本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

第三板块要回答:中国人与茶的关系是什么?

为了让原创茶品牌发布更加符合茶的雅致,我们同时做了茶的雅集准备。这包括:让孩子们查找历代的茶的不同泡法,知道唐代是“煎茶”,宋代是“点茶”,我们现在常喝的茶叶泡法是明清时传下来的。让孩子们从“一带一路”的大国战略回溯到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明代的海上丝绸之路,还有西南的茶马古道。他们学习陆羽品鉴的天下七十二道泉水,从超市买来各种包装水,现场以不同的水、不同的温度泡制不同的茶叶,来辨别生活用水的优劣。孩子们还欣赏了谭盾的《茶》,跳《采茶舞曲》,欣赏茶乐,临摹书法,诵读历代茶的名诗,还有关于茶与禅的著名公案。最重要的是,我们让孩子们完整地体验和实践了中国茶道。我们还将中国茶文化与东南亚茶风、英国下午茶文化进行比较,以辨析其独特品格。

至此,茶已经不只是一片树叶了,犹如它所散发的芳香,已经丝丝缕缕沁入孩子的心脾。茶对于中国人,是一个民族的情怀,一种文人雅士的生活,也是与自然的朝夕相伴,是禅机,是境界。带着这些茶文化的浸润,这场茶的雅集,我们让孩子们写剧本,表演戏剧,回到一个明朝的下午,一群文人在庭院里诗茶唱和的诗意生活。

课程之后,很多孩子去武夷山或者杭州时,总不忘让家长去茶山看一看。回来后,兴致勃勃地讲述每一个地方的茶人传奇。

这就是我们的“东方树叶”中国茶文化课程。这个课程前后历时两个月,它牵动了全部学科的学习,甚至远远超越目前的课程设置界限。它以前所未有的生活式课程,让孩子跟随一片茶经历了古今中外的漫漫旅程,亲身体验人与茶的相处。

那么,“万物启蒙”课程架构有什么特点呢?

呈现全人教育的完 生态

“全人”(Holistic Person)的教育概念,从现代视角观照,最早是美国学者罗恩·米勒(Ron Miller)提出的,旨在培养具有完备的知识结构、完善的人格修养、完整的情感体验的“完全”的人。罗恩·米勒认为,全人教育是知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整合之后的人文教育(humanistic education)。它经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的报告后,成为全球教育共同追求的理想的教育。在我们看来,全人教育首先是培养具有整合思维能力的公民,因此,我们的课程首先定位在常识启蒙。首先解决的是诸如“生活中的某物到底是怎么回事?它是怎么来的?它有什么用?和我们有什么关系?”等一系列基本的认知。

严格的分科式课程体系,最大的缺憾就是将事物间原本具有的纵横关系做了学科划分,导致单向纵深有余,横向联系不足。茶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也经常被提到。但在各学科教材中,出现的年级是不同的,定位也完全不同。从一年级开始就精确划分的学科教学,让我们的孩子无法将生活中的万物做信息统整,因此,中国孩子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力相对薄弱。现在我们以茶为主角重新进行课程逻辑的设计,以茶与中国人的关系作为主线,依次陪着孩子认识茶的本体,了解茶的作用,最后感悟茶与人的融合,对应着万物的本体属性、物质器用、精神育化三层认知结构。学科教师成了课程的“服从者”,他们不再像过去那样“老死不相往来”,而是在一个课程组内进行精确的课程设计,安排授课计划,调整课程内容,彼此进行课程协作,甚至进入前一个课程段的学科教室,最后,全部课程教师共同安排课程结束仪式,进行课程评价和成果总结。决定学科教师的不是课程的指挥者,而是茶本身。因为,茶在中国本就是以全部学科方式整合在人们生活中的,我们所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探寻其中的隐秘线索。

很多老师会问,在如此庞大的课程架构中,教师之间是如何协作的?多学科如何产生合力而不是互斥?课程是一个完整生态,是驱动教学者、学习者、学科分布的主要力量。首先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在起作用。当学科统整成为学校课程运行共识的时候,让学科之间彼此产生高效能合作,何乐而不为?没有一个教师拥有课程实施的全部素养。合作,是实现全人教育的必由之路。比教师具备全面素养更重要的是拥有宽广的视野和学科跨界意识。其次,项目式学习为课程统整提供了路径。以茶课程为例,科学的花茶配置是数学经济课程的前提,又是人文艺术领域的基础。国际茶文化板块既是中国茶历史的纵深,又拓宽了茶的横向视野,同时也更加确证了中国茶文化独特的特质。书法、音乐、美术与文学本就相互印证,彼此辉映。教师之间的协作以表面放弃学科主体来实现学生通识素养的整体提升,启蒙的不是单一学科的感知,而是全学科的融会贯通。最后,学校的扁平式级部管理也为课程协同运作提供了支撑。

发现中国文化的通识 因

中国文化蕴含着真正的全人教育基因。认为全人教育、项目学习是当代西方教育体系的引进,其实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解。接下来,我们从三本古代典籍来探寻“万物启蒙”中国文化通识课程的本源。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智慧之圣经。《易经》开创了以“数”和“象”来表达万物的关系的先河,并影响了整个中国文化。“数”表示万物内在构成,“象”表示万物外化图景。“数”以《河图》《洛书》为代表,依循天时地形设计,用的是1~9自然数排列,代表春夏秋冬以及阴阳消长,以此延伸出太极八卦。“象”主要表现在卦辞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表明了天地人的关系,开启君子依循万物运行规律的处世原则。从《易经》始,万物皆具性灵,既是大地的构成,又是人精神的旨归。中国文化的开篇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奉天承运的“君子”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全人”。

之后,《诗经》和《楚辞》又从文学上延续了物象传统,“借物起兴”、“香草美人”的意象道统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后世写诗、作画、奏乐、筑庭等士人文化,乃至节气农事、婚丧嫁娶等百姓生活皆与“物象”密不可分。

这是“万物启蒙”课程的文化之源。我们的课程包孕万物,选题都是中国文化意象。花木虫鱼会选择诸如“蝴蝶”、“青鸟”、“梅兰竹菊”,而不会选择“蔷薇”、“夜莺”,后者是西方文学的意象。这些物象的选取,大至天地日月等宏观主题,如“明月”、“江河”、“浮云”,小至生活物件,如“信”、“镜”、“香”;有非常具体的家园构造,如“亭”、“桥”、“舟”,也有极具文学含义的“青鸟”、“蝴蝶”、“游鱼”。天地万物,皆是中国文化人格化的物象。在运作过程中,以《易经·系辞》讲述的“物、器、道”中国文明进程构成了课程的基本逻辑。

如果说《易经》确立的“君子”品格过于抽象,那么,《大学》则非常明确地提出了人学习的目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亲民”,就是从最高的道德层次与人为“至善”。“至善”的人当然就是“全人”了。同时,《大学》还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这条路径的伟大之处在于第一次提出将“格物”作为学习的基础。《大学》正是承接了《易经》的物象道统,明确中国人对于“参天地万物”的态度是“化育”精神的前提。这在《中庸》里以“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来表述。人只有摆正了自己在天地万物中的位置,才能化育自我。“格物致知”的蒙学道统即发端于此。

“万物启蒙”课程遵循格物传统,将致知化在对物的完整认知过程中。对茶课程来说,“格物”是中国人的生活饮料,“明德”则是中国人的修身养性。物与道相生相成,层次递进,不可分割。

第三本书是《千字文》。南朝的梁武帝为了教育自己的孩子,从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中,集不重复的一千字供孩子学书,但是字字独立,互不相连,极为抽象。他就跟大臣周兴嗣说:“卿有才思,为我韵之。”周兴嗣花了一夜工夫,把一千字重新排列,编了著名的《千字文》。《千字文》之所以能成为千古蒙学典范,是因为它第一次将汉字作为象形文字的音、形、意、象的特点融合成韵典。汉字独立成字,学习是极为抽象的,而一旦连绵成韵,则朗朗上口,直映识记。《千字文》的编撰形式达成了汉字和文化的内在统一,符合启蒙的规律。我们来看它的开篇八句: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 律吕调阳

开头“天地玄黄”四个字承接《易经》的“天玄地黄”,“宇宙洪荒”四个字来自于《淮南子》的“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起句即着眼于天地,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创世空间。接着,依次出现日月星辰、山川自然、亭台楼阁、社会关系等。人在哪里?人在时空之中。也就是说,《千字文》是按人认识世界的顺序来排列的。《千字文》四字成韵,引经据典,合乎传统,是叹为观止的识字杰作。它直接影响了后世的启蒙教材,比如:

《名物蒙求》

天尊地卑,乾坤定住。轻清为天,重浊为地。丽乎天者,日月星辰。……

《幼学琼林》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这些流传甚广的蒙学读本,都有一个共同的默契,就是架构了万物时空逻辑,都从天地空间开始,最后过渡到人。它们共同承袭了《千字文》或者说《易经》开辟的认知路径,让孩子天宽地阔地做学问,顶天立地地学做人。因此,我们的先辈幼儿启蒙都是恭谨地合乎中国文化道统的。在这个蒙学过程中,将古往今来的经典文章、万物意象都融汇成可读可诵的有韵歌谣,字也认了,诗也背了,常识也启蒙了,伦理也具备了。这不就是全人教育吗?

由此我们总结:《易经》是中国文化源头,《大学》指明了学习路径,《千字文》将文化源头以适合中国人学习的方式呈现以启蒙教化孩子。它们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经典,为当下启蒙教育回中国指明了方向。

“万物启蒙”课程的运作,也承袭中国文化的时空逻辑:以物为介,人在中央。表面上我们做的是物象课程,实则是人学。

重构中国文化的启蒙路径

谈到中国文化启蒙,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蒙学课堂的读经。摇头晃脑的不求甚解,固然有其蒙学重积累的特点,但确实和互联网时代脱离太远。以这种方式让孩子亲近中国文化,怕只能南辕北辙。

程颐说:“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然后当脱然有贯通处。初学之学,虽与大学之格物不同,然太极之冲,莫无联者,岂在万象森然之外哉?”世界万物本都相互关联,今天学茶,明天学瓷,有一天,孩子会发现茶与瓷共同构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小小的物件联结大大的世界。

“万物启蒙”课程如何带孩子筚路蓝缕、重启山林?

第一,中国文化启蒙不是复古,更不是文艺情怀的田园梦想,而是实实在在的课程历程。改革不符合汉字学习的选文式阅读、断裂式识字,重新回到原典阅读。因此,在“万物启蒙”课程中,《大学》《中庸》《老子》等经典都是完整诵读。在“竹君子”板块则有《世说新语》等大量的原文典故学习;在“石头记”中,我们从女娲补天的一块五色石讲到《西游记》的石猴和《红楼梦》的通灵宝玉。每一个万物板块学习,都对经典进行了全新的回望。

第二,课程整合是世界教育的趋势,无需拒绝任何一个国家的先进模式,为我所用,但以不破坏中国文化认识逻辑为前提。项目式学习能整合学科,App可以帮助聚合学习资源,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家校合作,STEM课程更是能帮助注入中国文化科学的活力。顺应时代的教育才能焕然新生,这在我们的课程实践中被广泛吸纳。“中国瓷”板块的《瓷路》就由家庭完成,“历史步道”上的二维码则实现了“瓷路”的历史互动式学习。

第三,万物只是中国文化学习的一把钥匙,而中国文化的启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应是全社会的共识,将学校、家庭、社区、场馆、自然等资源纳入,循环成一个生态,再造天人合一的当代中国文化图景。在“明月光”板块,我们选择了中秋节,和孩子家庭共赴“南海子”公园赏月、放灯、祈福;“石头记”利用了学校的建筑废石,诞生了别致的校园装置艺术;下一个阶段的“桥、亭”板块则将调查北京及周边各式各样的古桥梁,重新测绘梁思成的部分古建地图,邀请桥梁古建专家进校园。

我们希望通过“万物启蒙”课程,找到一条通往传统中国的博雅教育路径。

猜你喜欢

万物课程孩子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