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2016-01-15侯峰赵瑞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心血管理想人群

侯峰 赵瑞平

综 述

浅谈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心血管疾病

侯峰 赵瑞平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心血管疾病

目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 lerosis,AS)带来的 CVDs高居首位[1,2]。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每5名成人中就有1人患心脏病,而每5名死亡病例中就有2例死于心脏病,足以见得心脏病对于人类健康的威胁[3]。近年来,随着对CVDs的认识和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不再只是单一注重于对已具有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的诊疗,而是正在扩展为包括改善全人群心血管健康水平在内的全面研究。真正从初级预防开始,抓好第一道防线的修建。为此,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在2010年定义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iCVH)”。

1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

1.1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定义 根据AHA的定义[4],心血管健康的理想标准是四种健康行为和三个健康衡量方法的结合。健康行为:①不吸烟或至少戒烟1年。②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25 kg/m2以下。③定期运动(每周≥150 min中等强度体育活动或每周≥75 min高等强度体育活动)。④保持健康饮食(低盐、低脂饮食)。理想健康因素:①总胆固醇:非药物治疗情况下总胆固醇(TC)<5.2 mmol/L。②血压:非药物治疗情况下收缩压<120 mm Hg(1 mm Hg=0.133 kPa)和舒张压<80 mm Hg。③血糖:空腹血糖<5.6 mmol/L。以上七项行为可用于评估人口的健康状况和发展,更好地了解CVDs是如何与生物学疾病过程相联系的,以及了解CVDs的发病率和死亡率[5]。此前的一系列研究表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CVDs的发病呈负相关,随着理想因素的增加,CVDs发生的危险系数明显降低[6]。由此可见,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重要意义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体现在各个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肥胖和超重已呈流行趋势[7,8]。研究发现,吸烟一方面会使大量焦油、尼古丁侵犯人体,直接刺激血管壁,使其失去弹性,造成动脉硬化;另一方面可以使血液黏稠度增高,易形成血栓,增加血栓栓塞风险[9]。高盐饮食可导致动脉压升高和总外周阻力进行性增加,而心脏指数、心率和内脏器官(心、肾)血流灌注减少,进而诱导各种严重CVDs的发生[10,11]。糖尿病是公认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毒性作用会增强氧化应激反应,经蛋白激酶C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是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重要发病因素[12,13]。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同样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凶手之一。

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宣传和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心脑血管具有长期的保护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减轻血管内皮损伤,减少血管内斑块形成,减少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改善人群健康状况,延缓冠心病及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保持健康饮食和定期规律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预防肥胖,而且能降低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因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2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与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2.1 国际研究现状 AHA在2011年制定了“2020国家健康战略目标”,即到2020年,使全美人群心血管的健康状况提高20%,同时要使脑卒中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20%。以七项理想健康行为和因素为基准,将全民心血管健康状态定义为差、一般或理想,AHA将通过监测来评估心血管健康状态的变化,以确定目标达成情况[4,14]。Folsom等[15]以社区非洲裔美国人人群为样本,研究了理想健康行为与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和致命性冠心病在内的CVDs发病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0.1%的人群具备理想健康行为,17.4%的人群能够保持一般健康行为,而82.5%的人则处于非常差的健康行为状态。最终发现,不具备理想健康行为的人的心血管疾病患病率(37.1/1000人每年)是具备理想健康行为人群(3.9/1000人每年)的10倍。Dong等[16]通过对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群进行研究,证实了不同人种在理想健康行为方面的相似性,也说明了AHA对于理想健康行为定义的适用性。Song等[17]的研究发现,BMI每升高1 kg/m2,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1.1倍。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10年随访研究,Hayward等[18]得出结论,有效控制血糖能够明显改善CVD的发病率。近年来,国外其他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尽管理想健康行为对降低CVD发病率的作用显而易见,但目前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人群分布率和达标率仍然非常低。据评估,依此趋势发展,到2020年,美国不可能达到其指定的“2020战略目标”[19-21]。欧洲一项研究明确提示,即使在理想健康行为方面再小的改进也能够大幅降低CVD的发病率[22]。

2.2 国内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对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的研究逐渐增多,认识也逐步提高,其对CVDs的影响机制逐渐明朗。但实际普及状况却并不乐观,以江苏地区为例,据研究,11 062名中青年中,仅129人具有全部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占1.2%。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者占28.4%,女性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比例为48.5%,高于男性(16.9%)。随着年龄的增加,具有5~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3项的比例为46.4%。处于理想状态比例最高的指标是总胆固醇(74.3%),最低的是食盐摄入(19.4%)。吸烟主要集中在男性(53.2%),而女性吸烟率极低(0.4%)。55~65岁人群血压处于差状态的比例明显高于<55岁人群[23]。据此推测,我国整体中青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处于理想状态的比例较低,不同性别和年龄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分布存在差异,应采取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和干预措施以提高国人心血管健康水平。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2015年刊登了一篇有关中国成年人心血管健康健康现状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指出,在中国一般成年人群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比例为0.2%,其中男性通常具备3~4项理想健康行为,而女性则具备4~5项,理想饮食成为具备比例最低的健康行为[24]。该报告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理想的心血管健康比例非常低,应针对全体公民和心血管病高危因素两方面努力实施有效的应对策略,以促进中国人心血管健康。

CHD作为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危险因素依然常见且流行,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和被动吸烟、超重和肥胖、膳食结构不合理等。早发冠心病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发病年龄早(男性≤55岁,女性≤65岁)、病情重、对社会家庭造成影响大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更多的重视。对早发冠心病患者的研究证实,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中,吸烟、血糖、体质指数的增加,健康饮食和体育锻炼的减少可能是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具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将会经历一个非常低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25]。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的供血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或闭塞、脑供血不足导致的脑组织坏死的总称,其最主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已有研究证实,具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项数越多,锁骨下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越低,间接说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26]。王艳秀等[27]依据开滦研究(ChiCTR-TNC-11001489)队列,观察了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同样证实理想心血管因素对于脑血管的保护作用,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国外已有研究证实,低度炎症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8]。又有研究者通过研究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炎症反应标记物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进一步证实理想心血管因素确实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28]。Hs-CRP作为心血管事件危险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低盐、低脂饮食,蔬菜、水果摄入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状态,缓解胰岛素抵抗,降低血压,改善脂质代谢,这些作用抑制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从而降低了hs-CRP水平,这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29]。研究表明血尿酸与心脑血管病相关,高尿酸血症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甚至在校正肾脏功能和代谢综合征后,其风险仍然增加[30-32]。于萍等[33]通过研究证实,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的增加,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因而在全人群范围进行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可以减少高尿酸血症及其他并发症,如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发生。此外,理想健康行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34]。这些研究都证实了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在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倡导理想健康行为将势必带来的积极转变。

3 总结与展望

作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本身所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重要的,是有利于全体人群健康状况改善的。理想健康行为的重要意义在于为心血管疾病提供初级预防的理论依据,指导人们通过生活方式的转变提高自身身体健康状况。遵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包括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在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然而,当下人群中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达标现况却不尽人意,绝大多数的人并没有正确认识到理想健康行为对降低疾病发生的意义,更没有依此规范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成为在我国整体人群中推进普及理想健康行为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忙碌,生活压力大成为一种社会常态,由此带来的生活方式的不规律、不健康也就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对疾病缺乏全面的认识,不能从生活中进行有效的健康管理,甚至忽视了生活行为对于健康的影响,例如低盐、低脂饮食和平时规律、合理的体育锻炼。这些都是导致人群健康状况差、心血管疾病多发的原因。

胡春松等[3]提出,全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总计>10亿,且占目前死因的85%,70%的公共卫生负担由其导致。以心血管病为首的慢性病将继续影响中国乃至全球居民的心血管健康,影响人们的预期寿命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和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合理高效应对。我们有理由相信,若不进行有效干预,不久的将来,中国的心血管疾病会变成流行性疾病。在全人群范围进行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预防与治疗结合,宣传与教育并重,不仅可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发生,也必然会将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前提一大步,对“健康中国2020”战略目标的实现势必产生积极的作用。然而,如何能够以更为有效的方式推进理想健康行为的普及和发展,仍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胡大一.重视东方循证医学的证据,做好中国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721-723.

[2]Swirski FK,Nahrendorf M.Leukocyte behavior in atherosclerosis,myocardial infarction,and heart failure.Science,2013,339:161-166.

[3]胡春松,吴清华,胡大一.中国心血管现状:挑战与对策.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625-626.

[4]Lloyd-Jones DM,Hong Y,Labarthe D,et al.Defining and setting national goals for cardiovascular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reduction: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strategic Impact Goal through 2020 and beyond.Circulation,2010,121:586-613.

[5]Maclagan LC,Tu JV.Using the concept of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to measure population health:a review.Curr Opin Cardiol,2015,30:518-524.

[6] Sacco RL.The new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2020 goal:achieving idealcardiovascular health.J Cardiovasc Med,2011,12:255-257.

[7]Cui Z,Huxley R,Wu Y,et al.Temporal trends in overweight and obesity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from nine Provinces in China from 1991-2006.Int J Pediatr Obes,2010,5:365-374.

[8]Xu H,Song Y,You N C,et al.Prevalence and clustering of metabolic risk factors for type 2 diabetes among Chinese adults in Shanghai,China.BMC public health,2010,10:683.

[9]张虹,孙帅,马长生.吸烟——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3,11:223-226.

[10]Li X,Xing W,Wang Y,et al.Upregulation of caveolin-1 contributes to aggravated high-salt diet-induced endothelialdysfunction and hypertension in type 1 diabetic rats.Life Sci,2014,113:31-39.

[11]于国东,全洪兵,周路.等.不同钠水摄入对大鼠血压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125-128.

[12] Seon CS,Min KW,Lee SY,et al.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with Vascular Function,Carotid Atherosclerosis and theUKPDS Risk Enginein Korean Patients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Metab J,2011,35:619-627.

[13]李勇.2型糖尿病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探析.糖尿病新世界,2015,14:33-34.

[14]赵兴胜,苏布道.心血管疾病与糖代谢异常.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9,7:465-467.

[15] Folsom AR,Yatsuya H,Nettleton JA,et al.Community prevalence of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by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definition, and relationship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cidence.J Am Coll Cardiol,2011,57:1690-1696.

[16]Dong C,Rundek T,Wright CB,et al.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predicts lower risk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stroke,and vasculardeath acrosswhites, blacks, and hispanics: the northern Manhattan study.Circulation,2012,125:2975-2984.

[17]Song YM,Sung J,Davey Smith G,et al.Body mass index and ischemic and hemorrhagic stroke:a prospective study in Korean men.Stroke,2004,35:831-836.

[18]Hayward RA,Reaven PD,Wiitala WL,et al.Follow-up of glycemic control and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type 2 diabetes.N Engl J Med,2015,372:2197-2206.

[19]Bambs CE,Kip KE,Mulukutla SR,et al.Sociodemographic,clinical,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attrition in a prospective study ofcardiovascular prevention:the Heart Strategies Concentrating on Risk Evaluation study. Ann Epidemiol,2013,23:328-333.

[20]Shay CM,Ning H,Allen NB,et al.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US adults:prevalence estimates from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NHANES)2003-2008.Circulation,2012,125:45-56.

[21]Huffman MD,Capewell S,Ning H,et al.Cardiovascular health behavior and health factor changes(1988-2008) and projections to 2020:resultsfrom the National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s.Circulation,2012,125:2595-2602.

[22]Lachman S,Peters RJ,Lentjes MA,et al.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EPIC-Norfolk prospective population study.Eur J Prev Cardiol,2016,23:986-994.

[23]陆昀,祁华金,李凤,等.江苏苏州、无锡和常州地区中青年健康体检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调查分析.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7964-7973.

[24]Bi Y,Jiang Y,He J,et al.Status of cardiovascular health in Chinese adults.J Am Coll Cardiol,2015,65:1013-1025.

[25]韩全乐,刘晓堃,张琦.等.早发冠心病患者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研究.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1268-1272.

[26]黄玮,李雯,赵剑秋.等.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右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4,22:954-958.

[27]王艳秀,吴寿岭,高竞生.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342-346.

[28]Packard RR,Libby P.Inflammation in atherosclerosis:from vascular biology to biomarker discovery and risk prediction.Clin Chem,2008,54:24-38.

[29]王剑利,吴寿岭,李云.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666-670.

[30] Liu WC, HungCC, Chen SC, etal.Association of hyperuricemia with renal outcomes,cardiovascular disease,and mortality.Clin J Am Soc Nephrol,2012,7:541-548.

[31] ZoccaliC, MallamaciF.Uric acid, hypertensio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renal complications.Curr Hypertens Rep,2013,15:531-537.

[32]孟令民,张彩风,李俊娟,等.血尿酸与男性脑出血有关.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267-271.

[33]于萍,崔刘福,石慧婧,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749-754.

[34]杨慧,姜宇,武爱萍,等.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健康因素对糖尿病人群脑梗死事件的影响.中华高血压杂志,2013,21:7448-7452.

Talking about the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behaviors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deal cardiovascular health behavi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01003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内蒙古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侯峰);包头市中心医院心内科(赵瑞平)

赵瑞平,E-mail:ruipingzhao@163.com

10.3969/j.issn.1672-5301.2016.09.004

R54

A

1672-5301(2016)09-0780-04

2016-04-18)

猜你喜欢

心血管理想人群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