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连战“交棒”成就历史定位 马英九“接棒”国民党中兴在即

2016-01-15邰言

黄埔 2015年6期
关键词:王金平马英九国民党

邰言

连战成功进行大陆行后,即萌生退意,国民党遂首次举行党主席直选。国民党的两大天王台北市市长马英九和“立法院院长”王金平都有意角逐党主席之位,经过激烈竞争,最终马英九高票当选国民党第五任党主席。连战交棒给马英九,马英九时代正式开始。连战在交接演说中,期许马英九能带领国民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告别在野、迈向执政”。马英九实现了连战的期许,使国民党中兴再造,重新执政。

国民党主席首次直选  王马展开“君子之争”

马英九第一次公开表示有意参选国民党主席,是在2005年的情人节这一天。

经历了台北市市长任上6年多的摔打,马英九政治上成熟了很多。2005年春节前,有记者多次向马英九求证参选国民党主席事宜,马英九并没有明确表态,只是说将会在节后适当时候宣布。显然,此时的马英九已经有了较为全面的打算。

2月14日,当记者再一次向他提出这一问题时,他公开表示:“为了国民党改革、未来,为了国亲合作,为了泛蓝的整合,我愿意一试。”虽然没有明确表示“我肯定参选”,但“愿意一试”已经明确了马英九的态度。

有关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存在几个方面的悬念,一是连战是否续任。如果连战有意续任,那么,国民党内一些重量级人物,或许会乐见其成,尤其是对于泛蓝阵营的整合,将起到关键性作用。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宋楚瑜大概不会放弃亲民党主席一职,若是连战续任国民党主席,2008年连宋再一次搭档,便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如果换了别人,宋楚瑜是否甘于担当竞选副手?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因此,一旦连战宣布有意续任,国民党的选票投给连战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大得多。

不过,连战似乎已经有了退意,他曾有意无意表示过,他将放弃连任。如此一来,国民党内,便有了两个最可能接任党主席职务的人,一个是马英九,一个是王金平。民间有说法,2005年国民党党魁之争,便是王马之争。

对于马英九宣布“愿意一试”,王金平的反应相对谨慎,他表示:“我的动向很清楚,就是全力支持连主席续任。”听到此语,记者立即问王金平,连战此前已经表态说将不再续任。王金平说:“我会请他仔细考虑一下,当前党的需要,他如果决定续任,我会支持他。”

但是,连战一再表示,自己不准备续任。在此情况下,3月17日,王金平正式向外公开,自己将参选国民党主席,并且强调,他和马英九之间,只有王马合作,没有王马之争。

就在此时,连战推动了他一生中最大的惊世之举:国共第三次握手。

自从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以来,两岸关系进入了一个极其微妙的时期,尤其是陈水扁上台之后,将“台独”牌当成他稳定统治地位并且击败国民党的手段,一再挑衅大陆底线,制造两岸紧张局势。而连战却一直在寻求突破困局的办法,在2005年到来之时,他终于下定决心,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迈出关键性一步。在这件事上,中国共产党表示了极大的诚意和高度的民族责任感。

3月底,国民党副主席江丙坤率团访问大陆。

虽说江丙坤的访问被国民党称为“破冰之旅”,从某种意义上,也是连战的“试探之旅”。但是,连战也非常犹豫,因为他心里清楚,这一步一旦迈出,他可能被以民进党为首的所谓本省籍人士视为“罪人”。在一次接受访问时连战表示,这种后果,他不是没有考虑过,同时他也觉得,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与其留给别人,不如自己来做。

有一个结果是连战当初没有料到的,江丙坤的大陆之行,虽然刚一返回台湾,便被陈水扁当局下令调查,但在民众中,却赢得了巨大支持。所以,连战决定借助江丙坤这次访问的成功,自己亲自回大陆走一趟,由此确定了2005年4月底的“和平之旅”。

有分析人士认为,连战此前之所以一直表示不再续任,关键在于他想完成一件大事,且心中对于此事的后果没底,所以,早已做好了承担一切的准备。这就是他此前一再宣布不再续任的原因。他考虑,一旦国民党需要为大陆之旅付出代价的话,那么,他便独自承担一切。令他没料到的是,此事不仅没有损害国民党的利益,反而为国民党增添了光彩。此时,希望连战续任的呼声高涨,连战似乎也犹豫起来,因此一直不曾表态。

4月3日,就在连战准备大陆之行时,马英九正式宣布参选。为此,他特别召开说明会,并且发表竞选演说。他说,自己参选的目的是要“加速国民党的改革”,“带领国民党赢回政权,重新执政”,对于未来两岸关系,他的态度非常明确,即主张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发展两岸关系。

他的参选口号是:“重建全民信心,再燃台湾希望。”

但对于马英九的参选,台湾媒体及国民党内某些人,却表示了不解,他们将此当成是马英九向连战“逼宫”。因为江丙坤的大陆之行,连战的支持率直线上升,许多国民党要员一直都在努力劝说连战续任,而连战似乎也有些犹豫,一直不就此表态。马英九显然也考虑到他难以摆平同连战的关系,所以,在公开宣布参选的同时,他又盛赞连战在党主席任内的贡献,建议国民党修改党章,增列荣誉党主席一职。

接下来的4月底,连战的大陆之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不仅得到两岸民众的一致赞扬,甚至西方一些国家,也表示乐见两岸出现和平迹象。连战的支持率更进一步高涨。此时的国民党内部,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即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突然宣布支持连战续任。

5月30日一大早,马鹤凌急急忙忙赶到国民党中央党部,打算拜访连战,劝说他继续担任党主席一职。不过,当时连战因事在外,未能回到党部,马鹤凌向办公室主任丁远超留话,请他转告连战:“国民党这些年好不容易在连战的领导下,全力改革,恢复党魂,远离黑金,现在的政党满意度已经是全台第一名。连战应继续领导国民党,整合泛蓝,一起打赢2008年的‘总统大选。”他还表示,马英九没有党务经验,如果执意竞选,可能造成泛蓝分裂。他表示,“我不支持马英九选党主席”。

此事被媒体公开后,马英九立即受到台北市议员的质询:“家人都不支持你,你还会继续参选吗?”马英九回答说:“我尊重父亲的意愿。”有议员立即问他:“你到外面去拉票、拜票,自己的父亲却不支持你,不觉得很奇怪吗?”马英九说:“这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任何人都有表达意见的自由。”

马鹤凌已经不是第一次公开不支持儿子。上一次是差不多一个月前,马英九去“三军军官俱乐部”争取退休党工的选票,马鹤凌是退休党工之一,当时正坐在台下。马英九在台上拉票时,马鹤凌站起来,公开支持连战。马鹤凌的大女儿、马英九的大姐马以南像从前一样,得知弟弟又要竞选,便从美国返回,担任弟弟的助选工作。她当时便想劝阻父亲,不料父亲非常生气,当着许多退休党工的面,怒骂女儿“浑蛋”,还说“我没有你这个女儿”。

由此可见,在连战继任或者是马英九竞选党主席这件事情上面,马鹤凌和儿女确实是站在不同的立场。

国民党高层对连战的“劝进”达到了高潮。以副主席江丙坤为首的数十位中央委员联名要求连战续任主席,直到2008年“大选”。江丙坤说,王金平必须顾及“立法院”,马英九必须顾及台北市政,连战是“无业游民”,唯有他才能改善两岸关系,应该连任党主席担起历史重担,贯彻党务革新与改革。他说,国民党必须赢得2008年台湾领导人选举,希望连战在此之后再交棒。

随后召开的国民党中常会上,中央党部外面出现了大批支持连战的人群,他们高举标语牌,上面写着“跪请战哥继续领导我们”,十多位国民党大佬级人物,果然跪成了一片,可谓情真意切。会场内劝进声更是不绝于耳,国民党中央委员、前台北市市长黄大洲表示:“王院长、马市长,你们还要选的话,老实讲,民众不会了解那么多,在此时此刻对国民党伤害有多大!”他要求二人退选。

但是,连战的初衷显然没有改变。中常会后,国民党发言人郑丽文转述连战的态度:他没有参选党主席的意愿。同时表示,对于党主席选举,党内意见分歧,他始料未及,他感到忧心。党主席选举是攸关国民党深化民主的里程碑,希望选举能顺利完成。

6月1日,马英九、王金平两位参选人就参选政见进行了30分钟的报告,随后限额20名中常委提问。连战勉励两人进行“君子之争”,间接表达“不参选”的态度。6月8日是登记参选的最后一天,连战没有领取登记表,用行动表明“交棒”的立场。

对于连战好长一段时间里没有明确表态,媒体提出了一个极为特别的说法,他们认为,连战不表态,是希望马英九先提出退选。有一点是明确的,尽管大陆之行以后,连战的呼声很高,但如果马英九竞选,大量的支持票都会集中在马英九身上,连战若寻求续任,胜算的可能性不高。以连战的身份,自然不愿在同马英九的竞选中落败。

当然,这恐怕仅仅只是媒体的推论,而不是连战自己的想法。连战在国民党主席任内,成功地推动了国共两党交流,此事成就了他人生的辉煌,往后两岸关系的任何一次推进,都以此为基础,就他本人来说,不可能再做出比这件事更加辉煌的业绩。此时急流勇退,对于连战,无疑是最好的结局。以连战的睿智,他选择不继续连任,对他自己要有利得多。至于对未来的国民党来说,由于内部困难重重,他本人似乎也难以突破这些困局。更何况,即使他参加2008年“大选”,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广泛的支持。那时,若再一次失利,他便成为国民党的罪人,与其那时后悔,不如现在便将机会交给年轻人。

多年来,经过连战的改革整合,国民党内确实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有些东西是很难一下子改变的。比如论资排辈,自从国民党建立时起,这便是致命伤之一。

有关这一点,国民党中央智库顾问、台湾政治大学教授高永光先生说得非常深刻。他说:“国民党是一个相当有伦理的党,所谓相当有伦理就是论资排辈。马英九要做副主席都要酝酿很久。我认为这也是国民党很大的缺点,我们常开玩笑,在国民党里面像我这样五十岁的年纪都还是baby,六十几岁才是中流砥柱。马英九自己都很清楚,所以他在党里面都是低姿态,尽量表示谦虚。不过目前在台面上来看,政治魅力能与马英九相比的不多,像朱立伦这样的国民党中生代都比不上他。像马英九这样的还叫‘中生代,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称呼。”

因为连战执意“交棒”,马英九和王金平,正式走到了竞选台面上。

王金平,1941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县,比马英九大9岁,1963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1969年被评为高雄县模范青年,1975年年底当选“增额立法委员”,1993年出任“立法院副院长”,1999年至今任“立法院院长”。从李登辉时代过渡到陈水扁时代,王金平34岁时当选为“增额立法委员”,成为当时“立法院”最年轻的“立委”,之后他连选连任,创下“九连任”的记录,在“立法院”服务30年,在台湾政坛有“常青树、不倒翁”之称。

王金平之所以能够在台湾政坛屹立数十年,经历重大风雨而不倒,一个极其关键因素,在于他跟对了一个人,此人是国民党籍的前高雄县县长林渊源。在高雄,国民党有一个重要的地方实力派系,被台湾人称为“白派”,最初的领导人为陈新安,继任为林渊源。王金平大学毕业后,返乡协助经营家族企业,受到林渊源的赏识,从此走上政坛。1980年,王金平因为违反“票据法”被起诉,1986年2月被判刑6个月。这是王金平政治生涯中一次重大危机,国民党不肯再提名他为“立委”候选人,他只好以个人身份参选。结果,凭着他个人的声望,以及背后林渊源强有力的支持,获得连任。据他自己说,每当他参加竞选时,林渊源都是他的助选班底掌舵人和最积极的支持者,老县长没日没夜地四处奔波,替他拉票,比他自己参选还紧张。

不过,李登辉搞垮了国民党,宋楚瑜从国民党分离出去,“白派”也出现了分裂,一部分人加入了亲民党,使得王金平的支持力量有所削弱。

就王金平个人形象来看,他显得非常“公平”,不偏不倚,李登辉时代,他和李登辉的关系处理得很好,直到今天为止,李登辉也不曾公开反对过他。国民党分裂而李登辉被清除之后,为了增加自己的势力,李登辉看中了王金平在国民党内的影响以及在“白派”中的实际掌门人地位,一度和他过从甚密,为了拉他加入泛绿阵营,做过不少工作。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为了打击国民党,也为了搞好同“立法院”的关系,在王金平身上也下过不少工夫。王金平和陈水扁的关系也因此“相安无事”,此事引来泛蓝阵营的较大不满,认为王金平惯于走中间路线,是典型的“脚踏两只船”。一时间,王金平的立场受到了泛蓝阵营的广泛质疑。为了消除这种影响,王金平不得不公开宣布,他是忠贞的国民党党员,对国民党忠心耿耿,没有人比他更爱国民党。

马英九是台湾最有影响的青年才俊,他以年轻、有才能、英俊和极度有涵养而著称。马英九的成名成功,主要原因还在于他的个人品质和才干。在台湾上完中学之后,他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毕业之后以优异的成绩又考入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并从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尽管学业优秀,成绩突出,马英九却不是一个书呆子。

在美国上大学的时候,正值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在哈佛,马英九积极参与了留美台湾学生主办的刊物“波士顿通讯”。这是一份与国民党关系很深的外省藉的留学生刊物,政治性很强,很多目前有名的人物如关中、邵玉铭、丘宏达等都是“波士顿通讯”的活跃人物。

另外,因为保钓运动而成立的另一个台湾留学生组织“反共爱国联盟”,也是马英九经常进行政治活动的场所。同时活跃在这个组织的人物包括冯祥、李建兴、李伟成、李本京等学者。

1981年,31岁的马英九回到台湾。当时蒋经国大量起用青年才俊,像马英九这样具有美国博士学位的年轻人自然成了重点提拔的对象。他很快就成了蒋经国的英文翻译,3年之后国民党要员陈履安调任,年仅34岁的马英九便补任陈履安留下的国民党中央党部副秘书长的高位,一下子成为台湾最年轻有为的政治家。

党部副秘书长主管国民党内政外交的具体事务,权力很大,任命马英九这样的年轻人反映了蒋经国“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风范。从那之后,马英九一路青云直上。蒋经国去世后,他的政治行情继续看涨。

马英九年轻有为,但他并不恃才傲物,具有较深的政治涵养。他为人诚恳忠诚,温良恭俭让,正因为如此,他在台湾转为全面民主政治之后,成为国民党选战中的红人。1994年,民进党的陈水扁当选国民党老巢台北市市长,给国民党以巨大震动。陈水扁做市长4年,台北市政建设焕然一新,成绩十分显著,但陈水扁脾气暴躁,做事喜欢不问青红皂白。国民党看中这一弱点,在1998年的市长选举中,推出脾气温和、能说会道的马英九参选,结果陈水扁落选。马英九又成为台湾民主政治的红人,并连任市长成功。在2000年和2004年的两次台湾领导人选举中,马英九出任辅选要职,但国民党未能胜出,结果遭到不少非议。这次马英九参选国民党主席,势将给他的政治前途和国民党的未来添上新的光彩。

可见,马英九和王金平的对决是各有优势、势均力敌。

马英九拥有台湾北部较为广泛的群众基础,而王金平在台湾南部的地位却不可动摇。就国民党内部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支持王金平,也正是看中了他在南部的影响力以及本土化的身份。南台湾一直都是泛绿阵营的“大票仓”,泛蓝阵营在南部能够获得的支持相对要弱得多。如果王金平当上国民党主席,在2008年的“大选”中,他不仅能够获得北台湾国民党的票源,也可以在南台湾获得相当的支持,胜算非常之大,这也是国民党内部选战策略的一部分。

但是,这些年来一直受到陈水扁族群政策欺压的外省族群,对于王金平的中间路线,显然心有所忌,他们或许担心王金平同李登辉以及陈水扁的关系,会给国民党带来另一次灾难吧,尤其是担心国民党内出现第二个李登辉。国民党已经承受不了第二个李登辉的打击了,真的出现那样的情况,便有亡党之险。这一忧虑,使得王金平失去了不少票源。

另一方面,所有的国民党人都知道,2008年对于国民党来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如果这一年再不能获胜,国民党未来向何处去,就是一个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关系到国民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在台湾TVBS的历次民意调查中,马英九的民众支持率,一直都位列第一。这个调查并不仅仅是某一个阵营内的调查,而是将台湾政坛所有政治人物合在一起所进行的调查。在台湾十大政治人物当中,马英九的满意度是60%,“行政院长”谢长廷和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名列第二和第三,王金平排在第四。连战大陆行之后,民众满意度暴升15个百分点。换一个人,如果以这样的点数,肯定冲到第一去了,可实际上,他的排名仅仅升到了第五,排在王金平之后,这大概也是连战下定决心“交棒”的原因之一。陈水扁和宋楚瑜,分别排在第八和第九。

TVBS还进行了另外一些民意调查,比如他们以2008年“大选”为背景,假设国民党的候选人为马英九,民进党的候选人分别为谢长廷和苏贞昌,结果,无论哪一个担当民进党方面候选人,马英九的支持率均高出10个以上的百分点。同样,这项调查中,国民党的候选人换成王金平,结果却是王金平落后两人至少8个百分点。

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内的选票会投给谁,便非常明确了。

两场电视辩论  马王平分秋色

为了让王金平、马英九更好地说明自己的政策,国民党决定举办两场电视政见会,分别是7月2日和9日。中视负责现场直播,TVBS、年代、中天、东森、三立和民视6家电视台全程转播。

此次电视政见会比照台湾“总统”选举政见发表会的模式,每位候选人有两轮发言机会,每一轮时间为14分钟,先后顺序通过抽签决定。现场没有观众区,也没有贵宾区,但有幕僚座位,两个候选人最多只能各带10名幕僚进场。国民党主席连战没有出席,只派了秘书长林丰正到场观战。

为避免两人唇枪舌剑“伤了和气”,中视只在现场设置了一个发言台,一人发言时,另一人在休息室准备。考虑到马英九比王金平高,为了让两人在镜头前不分高下,中视特别为王金平准备了一块15厘米厚的脚垫。

王金平虽然从政多年,但面对摄像机讲话还是有点不太习惯,为此他对着镜子练了好几天,还亲自到中视摄影棚实地彩排。相比之下,马英九因为有两次台北市市长选举电视辩论的经验,显得就没那么紧张。

7月2日下午3时,电视政见会准时开始。一进场,两人先是热烈地拥抱在一起,随即展开暗中较量。马英九打着手语,作自我介绍;王金平则操着客家话,向大家问好。

按照抽签结果,第一轮由马英九先发言。他以“选对人、走对路,国民党才有出路”为中心,指出他能为国民党创造赢的条件。马英九先是严词抨击民进党的所谓“绿色执政”,使台湾在经济、“内政”、两岸关系和“外交”上出现“四个困境”,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由国民党重新执政。为“赢回执政权”,马英九提出“三大策略”。首先,党主席一定要带领全党捍卫党的核心价值——“三民主义”,捍卫“中华民国”,坚决反对“台独”。其次,国民党必须改善社会形象,反“黑金”要表里如一。第三,马英九表示当选后,将建设一个正派、清廉、改革、有战斗力的政党,吸引100多万党员外的500多万中间选民,尤其是年轻人,赢得2008年台湾领导人选举。王金平一上来,也是痛批民进党造成了台湾经济的边缘化,族群对立也越来越严重。他说:“每次选举,执政党就用族群来撕裂人民。两岸关系要和谐,必须由泛蓝执政。”此外,王金平针对自己的“立法院院长”身份,强调比对手更有能力完成改革,泛蓝正是因为在“立法院”具有优势地位,才能有效挡住民进党各种不当法案。马英九则指出“立法院”优势是泛蓝共同资本,不属于任何个人。

根据润利收视调查公司的调查,王马政见发表会吸引了约31万人收看,比过去同时段节目增加了10倍。TVBS最新民调显示,53%的人力挺马英九,只有15%的人认同王金平。另外,在国民党内,马英九的支持度高达52%,王金平只有18%。

对于这场电视政见会,岛内媒体普遍认为有些平淡。台湾《联合报》说,国民党中央不许观众入场,不举办交叉辩论,没有提问,自然让辩论热度冷却不少。另外美中不足的是,王马两人的政策雷同度太高,都是痛批民进党执政,都是誓言带领国民党在2008年重新执政,让人搞不明白“这到底是国民党主席竞选政见发表会,还是争取2008年‘总统大选的提名会”?

7月9日下午,马英九和王金平进行了第二场电视辩论,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

电视辩论当天,马英九身穿深色西装,搭配红色领带,和上次只身前去不同,这次有10位亲友陪同,二姐特地从美国赶到现场声援。王金平也系着红色领带,全家出动支持他。经过抽签,第一轮发言顺序为“马先王后”,第二轮为“王先马后”,与上次一模一样。马英九首先提出打造基层、扫除“黑金”等主张,目的是要告诉党员国民党未来是什么样。王金平则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强调自己与马英九进行的是一场“君子之争”;声称尊重李登辉是基于人情,将来肯定会走“蒋经国的本土路线”,也就是“国民党路线”;承诺当选党主席后,绝不更改党名、“国号”,绝不废除“中华民国宪法”。

进入第二轮后,王金平率先发难,一连向马英九抛出六个问题:一是马英九选党主席,是否为了2008年选“总统”?二是辅选县市长选举,是否会对“马家军”有所偏心?三是王金平敢对县市长选举结果负全责,马英九敢吗?四是倘若“枪击案”重演,王金平肯定与民众一起抗争,马英九呢?五是国民党内40岁以下党员占22.7%,台北市这一比例为19.7%,马英九靠什么吸引年轻人?六是“立法院”优势只有王金平能维持。眼见王金平气势逼人,马英九也毫不含糊,在规定的14分钟发言时间内用了7分钟一一回答。他强调自己竞选党主席是为国民党2008年夺回政权创造有利条件,“此刻最要紧的是选出一位能让国民党赢的党主席,否则2008年谁出来都没有用”。同时,他还意有所指地说,国民党失去高雄县(王金平的老家)政权很多年了,现在还拿不回来,显然要对传统策略进行检讨。电视辩论会结束后,王马并没有拥抱,只是简单地握了一下手。王金平说,拥抱需要热情,但现在热情没了。

马英九当选党主席  连战“交棒”精神可嘉

7月16日,国民党主席选举投票举行,身兼党副主席的台北市市长马英九,与“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将一决胜负。选前的调查显示,最初马英九人气颇旺,一路领先,后来王金平的支持率回升,二人呈胶着之势,令选情趋向激烈。

选前三周,民间从原先看好马英九,认为马英九会赢王金平至少两万票,到马英九会和王金平在1万票内争胜负,再到选举投票前夕,双方票数成为赌注,都反映出选情的波动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全台湾国民党党员人数超过104万,人数多,分布范围广。为了争取选票,王金平、马英九均开足马力跑遍全台湾,一边动员各自的人脉资源,一边直捣对手地盘互挖墙脚,更不失时机善用热门话题,抢占媒体宣传版面。

国民党党主席选举,不仅仅只是国民党的家务事。它攸关国民党的未来,其结果将牵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今后的走向。

媒体评论指出,这次的国民党党主席选举,其实就是台湾2008年“大选”的前哨战,能够赢得这次党主席选举的人,就等于获得了下次“大选”的门票。

至于国民党能否在新主席的带领下,重新夺回台湾执政地位,关键点一是要看国民党能否在改选主席之后化解因选举造成的纷争,实现团结,继续冲高政党支持度;二要看新主席能否有效整合泛蓝阵营,推动国亲合作甚至国亲合并,凝聚士气。

无论是王金平还是马英九当选,主张两岸和解合作的“连战路线”都将继续成为国民党未来两岸政策的主调。“连战路线”符合国民党传统的“大中国意识形态”,王、马二人此前也都公开表示过支持。

7月16日,国民党主席选举开票过半,马英九领先王金平15万余票,王金平提前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党主席。随后王金平举行记者会发表感言,正式宣布选举失败,并表示将追随连主席做国民党的终身义工。

当晚21时35分左右,中国国民党秘书长林丰正在国民党中央宣布马英九正式当选国民党新一任主席。

据林丰正公布的数字,马英九在此次选举中得票数为37.5056万票,占得票率的72.4%,王金平得票为14.3268万票,占得票率的27.6%。

此外,此次选举总投票率为50.17%,与选前预估数字相近。

林丰正并宣读了连战选前写好的致辞,文中除祝贺马英九当选外,还呼吁党内团结。同时,连战在书面谈话中,对参选者、对这次“最民主的选举”表示感谢,他对当选党主席的马英九表示祝贺,同时也对王金平表示高度的敬意。连战又表示,王金平和马英九都是国民党难得的人才,马英九固然是任重而道远,而王金平也应继续为国民党尽力。此外,连战又表示希望党员能协助新的党主席继续努力,同时也为2008年选举的胜利奋斗。连战还指出,选举已告一段落,大家不要停留在选举当中,应该一齐向前走,让台湾的政治重返理性的道路,为台湾的经济再次发展而努力。

马英九到竞选总部发表了“胜选感言”。马英九表示,今后唯一的目标就是为国民党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条件,让国民党成为正派、清廉、改革、有竞争力的政党,争取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

马英九表示将联署邀请连战担任国民党荣誉主席,并将力邀王金平担任第一副主席。马英九再次表示,“王马同心,其利断金”。

马英九表示,感谢连主席在过去5年所推动的国民党改革,他会在这个基础上再继续推动,扩大推动,还要坚持改革。

他还表示,会尽快安排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还有新党主席郁慕明见面,共商泛蓝整合的问题。

17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贺电全文如下:

台北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马英九先生:

值此先生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之际,谨致祝贺。由衷期望贵我两党与两岸同胞一道,继续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而努力。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胡锦涛

2005年7月17日

7月17日下午,马英九致电胡锦涛总书记,感谢胡锦涛总书记对他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的祝贺。复电如下:

7月17日贺电敬悉,谨致谢忱。本人接任中国国民党主席之后,期盼贵我两党能依循今年4月29日连胡会五点共同愿景,推动两党交流,促进两岸之和平、繁荣与发展,共同为谋求两岸同胞之福祉而努力。

20日,中国国民党中常会以“临时动议”方式,通过党主席连战卸任后出任荣誉党主席案。该案将提请8月19日举行的国民党第十七次全代会通过。

这项提案由国民党5名副主席和31名中常委联署提出,其内容称,为凝聚国民党团结,加强泛蓝整合,号召支持和平、民主、繁荣与正义的社会力量,共同促成两岸和平,敦请连战卸任后担任国民党荣誉党主席。

中常会通过荣誉党主席案后,主持会议的国民党第一副主席王金平致电身在美国的连战,向他报告会议结果。连战表示欣慰,希望大家为党共体时艰、团结一致。

8月19日,国民党第十七届中常会于上午10时正式开始,马英九在会上正式就任国民党主席一职,意味着国民党进入“马英九时代”。

10点半,连战将党旗交给马英九,象征民主传承,马英九接下并挥舞党旗,现场即时群情汹涌,气氛热烈。

随即连战发表感言表示,国民党有责任让台湾人民有一个不一样的选择,尤其是在两岸关系互动上,要跟民进党不一样,访问大陆是对民族、人民负责而做出的关键决定。连战又期许国民党未来要力挽狂澜,记取“大选”失利的教训,要国民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一定要走上民主化、年轻化、清新化、精简化、志工化,才能浴火重生,永续发展。国民党的革新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永恒地推动下去。

致词中,连战不仅感谢多位国民党中常委,还特地点名王金平,感谢并肯定他对国民党的贡献和努力,王金平也随即起身挥手致意,令全场一度情绪沸腾!

虽然连战正式退下国民党主席一职,但在党员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始终无可替代。在连战一早抵达会场时,党员即蜂拥而上,一路兴奋地高喊“战哥,我爱你”、“连主席、马主席加油”。连战离开中常会,党员也是簇拥相送,还喊“永远的主席”。连战也高举右手,向群众挥手致意。

连战发表告别演说后,马英九随即发表致词。

马英九在致词中提到,在连战带领下,近5年遭逢挫败的国民党声望谷底回升,连战推动党员直选、订定排黑条款,让国民党浴火重生;连战的和平之旅开启两岸交流平台,也让两岸展现完全不同的风貌。连战对两岸、台湾的贡献有目共睹,一定会流传史册,他接任国民党主席后,会继续推动连战的改革,让国民党继续扩大。

他强调,自己从连主席手上接受党旗,表面上看来虎虎生风,但心理压力空前沉重,未来他将谨记连战的两岸关系政策,而对连战特地叮咛他的“有容乃大,广结善缘,为所当为”,绝对会身体力行,让国民党再创佳绩。

马英九表示,国民党须以改革争取人民认同。他提出七项改革措施,包括坚持中心思想;深化党内民主;扩大本党基础;活化党的组织;深耕本土基层;尽速处理党产、妥善照顾工作同仁;整合泛蓝政党。

马英九也特别感谢“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和他进行一场公平的“君子之争”,让国民党声望在连主席“和平之旅”提升国民党形象后,继续攀升。马英九话毕立即带头鼓掌,在党代表掌声中,王金平笑容满面地起身向大家致意。

在简短发表完就职演说后,马英九随即以新任党主席身份,代表全体党员赠送连战一张由相片拼贴而成的巨幅连战海报,中央党部代表上台献花,全体党代表也起身鼓掌,现场气氛隆重感人。

随即连战在马英九陪同下,向在场所有党员握手致意,步出会场。连战在上车前特地叮咛马英九“成功胜利”四字箴言。

连战在任国民党主席期间,将国民党从谷底拉升到气势和形象都堪称高峰,此番“交棒”,留下了漂亮的背影。从此,国民党的“马英九时代”正式登场。

猜你喜欢

王金平马英九国民党
快过关了
国民党的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卖水果
不够用
帝国主义教唆国民党军发动第四次“围剿”
国民党只有革新才能赢回民意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