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略周边的挑战、思考和建议

2016-01-14杨洁勉

世界知识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攻议题外交

杨洁勉

2015年的中国周边外交,既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等地缘经济外交的成功之年,也是中国和美国及日本的地缘战略较量之年。展望2016年,中国的周边外交要在总体外交框架下,有效应对各类挑战,在经略和塑造方面实现新的战略突破。

“战略突破”的对策建议

周边环境走势 2016年周边环境的安全挑战将会更加严竣。美国大选将会使其对华政策趋强示强,特别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炫耀武力。日本拓展军事空间和修改和平宪法势在必行,日本在美国的亚太军事同盟体系中的作用继续提升。南海声索国在海洋权益和岛屿归属问题上可能还有新的举动,对中国形成新的战略压力。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也对地区安全问题增加了新的不确定因素。此外,经济放缓下滑、恐怖主义扩散、极端主义抬头等矛盾叠加,交织发展。因此,综合安全很有可能成为影响中国周边环境的主要不利因素。

明确主攻方向 当前中国周边战略方向和战略领域中,西部好于东部,经济好于安全。鉴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中国2016年的国内战略主攻方向是保障“十三五”顺利开局和早期收获,国际战略主攻方向是缓解东部安全形势并为“十三五”营造有利环境。如同军事战略主攻方向一样,周边外交主攻方向需要集中优势资源,如战略关注、外交活动、经济投入、军事配合、社会支持等。

善于利益交换 中国外交历来重信讲义,但缺少利益交换的理论、原则、手段和实践。但中国作为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需要重新认识利益交换的政治和外交需要,确立利益交换的基本原则,建立利益交换的体制机制,增加利益交换的外交实践。2016年中国周边外交的利益交换重点对象是美国,重点区域是南海,重点问题是反独促统。

推进机制建设 中国周边外交需要通过经济和安全机制建设推进本国和本地区的利益,以及增进中国在地区和全球事务中的规制权和话语权。在机制“存量”方面,中国要努力实现亚太经合组织和上合组织等既定目标。在机制“增量”方面,中国需要在肯定已有机制基础上积极推进改革创新,示范性地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和中国的亚信轮值主席国作用。在前三年提出周边机制建设的原则和方向基础上,中国在2016年的重点是推动和落实机制建设的有效性。

改善舆论环境 近来,关于中国周边外交的国际舆论环境不利面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美国煽风点火和日本及一些东南亚国家的推波助澜。我们虽然不能马上改变结构性和常态性的不利舆论环境,但仍需要增强自信和坚持“事在人为”。中国改善周边外交舆论环境,首先和主要在于落实“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此外,还要在外交外宣上加强全局性,尊重专业性,提高有效性,因而需要整合内宣外宣,推进两者的机制性合作、干部交流和评估机制等。

“应对挑战”的对策建议

全力应对全局性挑战 1、坚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中美关系事关中国总体和周边外交大局。在全球战略重心东移和美国力推“亚太战略平衡”后,亚太地区成为中美博弈的主要平台。在2016年两国需要重点落实习主席访美成果,管控分歧和管理危机,并在台湾问题上加强协调。2、缓和南海争端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南海积极有为,已经取得历史补台和现实推进的重大阶段性成果。但“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2016年复杂环境下,要防止南海问题冲击中国内政外交的全局。3、实现中日关系转圜。中日关系也是影响中国内政外交的全局性问题,不能任其下滑。在中日达成四点原则声明和实现领导人会晤后,中国要加大两国关系转圜的力度,增加中日关系对周边外交的正能量和建设性贡献。

有效管控局部性分歧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一些本来并不是重大的问题经过有些媒体的放大后,会成为公众和更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从而影响到中国的周边和总体外交。因此,需要根据其轻重缓急分类管理,特别要在具有“轰动”效应的潜在问题上先发制人,提前释放或解决。在2016年,要防止局部问题因处置不善或擦枪走火而影响中国周边的大局。

强化议题设置能力 第一,中国要在涉华议题方面提前发声和预作准备。中国要在有形实体和无形虚体安全问题上有预案和备案,在第一时间发声。中国还要在全球和周边组织内有更多的提案,特别是在国际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更应如此。第二,中国要在周边议题上淡化“个性”和加强“共性”。中国是地区性和全球性大国,在议题设置方面的举动往往会招致各种疑虑和担心,因此需要淡化中国“个性”和增加地区“共性”, 在应对和解决多边共同议题中充分发挥多边提案的“中性”作用,实现双赢和共赢。第三,中国要在倡导的议题落实上率先垂范。中国在已经个别和共同提出的议题上要加大落实的力度,有时要牺牲暂时或局部利益,以获取周边国家和人民的支持,犹如中国信守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对人民币不贬值所作出的承诺一样。中国在诸如防疫救灾和反恐打恐等问题上更要身体力行。

提高战略政策的执行度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但外交和内政是有根本区别的,因为外交受制于诸多本国不能决定的因素。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已经出台了内政外交的基本大政方针及相关战略。当前,中国要适当少提原则性口号,把重点放在具体落实上,在周边外交上取得实实在在的进步。

(作者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猜你喜欢

主攻议题外交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悠悠岁月外交情
涉侨外交二三事
江苏“聚焦富民”大打城乡居民增收主攻仗
明确主攻 补齐短板
外交活動の二大ハイライト
让老百姓看病不难不贵 泉州市医改确定四个主攻方向
四省试点 主攻方向已定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