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领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2016-01-14王子元

科教导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主体性幼儿

王子元

摘 要 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对其之后的学习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艺术领域的教学活动则是使幼儿主体性得以发挥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在幼儿园的实地观察和见习中,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艺术领域的活动很受幼儿及教师的喜爱,但是其活动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成效却不尽如人意,那么,在艺术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究竟存在哪些现实性问题?是哪些因素影响着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我们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呢?本文将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并结合实地观察所得案例,对这些问题一一剖析。

关键词 幼儿 艺术领域 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5.12.024

Abstract In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full play of the children's subjectiv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kindergarten. However, in kindergarten and trainee field observations, we can find, although activity in art and popular children's favorite teachers, but to play the effectiveness of its activities during early childhood subjectivity is unsatisfactory, then the children in artistic activities in the body what are the real issues of how to play exist? Which factors affect children play subjectivity? We should take what kind of strategy to guide children in activities to fully play its subjectivity it?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ag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and the resulting combined field observations cas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one by one.

Key words children; art; subjectivity

在讨论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性发挥的问题之前,首先应当对幼儿主体性的概念有一定的理解。幼儿主体性就是幼儿作为自身主体的内在规定性,是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作为主体所具有的特征和属性。其本质内涵包括幼儿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选择性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虽然,幼儿期是个体发展历程中的初始时期,但处于这一时期的人仍然钟情于探索和发现自己身处的外部世界,因而,在幼儿期对人的教育应当使其充分发挥探索发现的能力,根据自身内心的真正需要去主动获取知识感知世界,从而得到真正的发展。具体来说,幼儿主体性的内涵就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自觉、积极、主动的态度(自主性),能够通过主动地接触、操作和感知参与到活动中,从中获取各种各样的经验和信息,体验其中的乐趣并能始终保持这样的态度。其次,幼儿在活动中不应当被视为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选择自己爱好的权利(选择性),与外界事物发生关系时能积极主动地做出反应(能动性),兴趣与热情被激发,通过自动自发地与外界发生作用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同时,幼儿在与外界相互作用时应对原有的事物更新(创造性),这种更新是相对而言的,是创新的萌芽。总而言之,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具体表现就是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富于创造性地参与到活动之中。

幼儿教育的内容根据其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发展的角度不同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大领域,其中,艺术领域的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包括音乐、美术、舞蹈等内容,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旨在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艺术活动,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艺术之美,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由于艺术活动具有趣味性、变化性、延展性较强的特点,这类活动一直都深受幼儿和教师的喜爱,笔者最初认为在此类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应当发挥得更加充分,自主性更加鲜明,然而,通过实地观察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艺术活动中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状况不容乐观。

1透过艺术领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挥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

通过对某幼儿园大班的艺术活动进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活动当中幼儿的主体性发挥程度较低,其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创造性特征表现不明显,甚至有时候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由小到大层层扩散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的发展施以影响。”也就是说,幼儿园作为幼儿生存在其中的一个生态系统,其中的多个因子都会对幼儿的行为有所影响,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无疑也会受到这个复杂系统中诸多因素的影响。接下来,本文将通过一些艺术活动中的具体案例探寻幼儿主动性发挥的影响因素。

1.1 幼儿教师有意或无意的干涉影响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在幼儿园内开展的艺术活动大多由幼儿教师带领着幼儿进行,幼儿在活动的对艺术、对美的感知离不开幼儿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然而,在活动中幼儿教师或多或少会对幼儿的自主性行为进行干涉,虽然这种干涉不一定是教师有意为之,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案例一:某幼儿园大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美术活动,要求幼儿在一张绘画纸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然后,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各种豆类用胶水粘在图案上进行颜色填充或是装饰,每一组六名幼儿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个大盒子用来放教师为幼儿准备的豆类。教师先向幼儿展示了如何用豆类制作图画,接下来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在教室内巡视随时帮助、指导幼儿。过了一会,教师走到乐乐的身旁,看到乐乐在画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便问他:“你画的这是什么呀?”乐乐回答:“是飞碟!”教师对他说:“可是我们一会儿要往你的画上粘豆子啊,你画的这个飞碟这么复杂,豆子都没有地方粘了,不如你重新画一棵大树或是房子吧,不要画得太复杂,之后才好粘豆子!”听了老师的话,乐乐修改了自己的画。坐在乐乐身边的天天在一旁听到了她们的对话,看了看自己的画,在上面加了一棵大树。活动快要结束的时候,月月的画还没有粘好豆子,但是桌子上放豆子的盒子里已经没有豆子了,月月转过身冲着老师说:“老师,豆子没有啦!”可是,老师没有听见她的话,于是,没有得到老师回应的月月就看着自己的画发呆,这时,老师对全班同学说:“都把画交上来,没有做完的也交!”月月就将自己没有完成的画交了上去。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对幼儿的某种指导其实干涉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乐乐在老师的建议下将自己原本想要画的飞碟改成了房子和大树,当然教师之所以会干涉,是因为以其自身的经验而言幼儿的画存在问题,出于对幼儿负责,才对其进行了指导,但是这无疑剥夺了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师对乐乐进行指导的之后,天天修改了自己画,虽然教师并没有对天天做任何要求,但是却在不经意间将自己的意愿传达给了天天,这种无意的干涉明显影响了幼儿的行为。在活动中,教师没有注意到月月桌子上的豆子已经没有了,制作材料没有得到及时补充,并且,教师还在催促幼儿上交自己的作品,在物质和时间都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月月只能选择将自己未完成的作品交给老师。当然,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以及园内对作息时间的规定,幼儿教师不得不采取中断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方式,教师也有不得已之处,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教师对活动时间和物质材料无意间的安排,对幼儿的主体性发挥产生着不小的影响。

1.2 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师幼互动氛围影响着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案例二: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进行律动,教师在前面做示范动作,幼儿在下面跟着老师做,最初,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有的甚至在学会教师示范动作的同时加了自己喜欢的动作,大家玩的很开心,脸上都露出了笑脸。但是在这样的活动重复了几遍之后,小朋友们开始不耐烦了,老师看到后面有几个小朋友打闹在一起,立刻暂停了音乐,当众呵斥了那几个打闹的幼儿,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老师说:“我要看大家做一遍之前的律动,看谁之前没有认真学做错了!”音乐声响起,可是,我们明显感受到小朋友们没有了之前的快乐,只是小心翼翼地认真完成之前学过的动作。

这次的音乐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相互之间必然产生交互动作和反应的过程,也就是说,这样的活动是由无数个师幼互动组成的,互动之下所产生的环境氛围影响着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在活动初期,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是非常融洽的,互动氛围轻松愉悦,在这种互动环境的影响下,幼儿很积极地去完成自己的活动任务(跟着教师学律动),并且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加入了自己想表达的动作,可以说,在这时幼儿的主体性发挥效果非常好。然而,在教师发现有幼儿违反纪律对其呵斥之后,互动氛围变得严肃起来,幼儿感知到作为权威的教师生气了,于是在之后的活动中有意压抑了自己的需要,克制自己的行为,并按照教师的意图进行活动。

1.3 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影响着幼儿主体性的发挥

在幼儿园的实地观察和见习中可以发现,一说到组织幼儿进行艺术活动,很多教师似乎陷入了模式怪圈,一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标,通过教师示范幼儿跟着学的方式进行活动,内容过于死板,形式没有创新,而且在幼儿的行为与教师预期不相符时,教师普遍采取纠正、调整的做法试图改变幼儿的行为。虽然,这样的模式相对简单,对于平时工作量较大的幼儿教师来说是个易于操作、方便管理的好办法,但是,处于形式单一、内容无趣的活动下,幼儿无法按照自己内心的实际需要进行活动,处处受到限制,就会出现上文音乐活动中的状况,幼儿已经觉得无趣注意力开始转移了,教师却还在重复自己安排好的活动,当幼儿无法忍受,开始做别的事情(与同伴打闹)时,教师并没有意识到是活动内容或是形式上出现了问题,反而用呵斥的方式迫使其安静下来,师幼之间的互动气氛、幼儿对活动的兴趣都已经被破坏,更不用说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了。类似这样,教师费尽心力组织活动,幼儿却不买账的情况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就在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不能使其产生兴趣和热情,自然也不会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

2 艺术领域活动中幼儿主体性发展的培养策略

幼儿作为幼儿园中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主动性的充分发挥让整个活动变得丰富多彩、更有意义,幼儿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活动中,全身心投入其中的状态必然会使其各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而幼儿教师也可以以幼儿主体性的发挥程度作为标杆,及时调整、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在实际生活中,幼儿主体性的发展途径有很多,幼儿园中五大领域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一日生活常规,还包括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幼儿的教育教养等,都会对幼儿主体性的发展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幼儿园中的艺术活动作为园内主要教学活动之一,通过组织幼儿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变、激发兴趣的艺术活动自然也是培养幼儿主体性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利用这类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呢?受到上文幼儿主体性发挥的影响因素的启发,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培养策略:

2.1 优化幼儿教师素质,提升其对幼儿主体性的重视程度

总体而言,我所观察到的幼儿教师都是非常有职业道德、非常敬业的,但是,由于我国现存教育体制的制约,很多幼儿教师都存在一些功利观念,认为孩子来的幼儿园就是来学知识、学技能的,当然,有这样的观念与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以及存在很多“望子成龙”心态的家长是分不开的,但就是因为陷入了此类幼儿教育误区,相当部分的幼儿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会更多地以传授知识、学习技能为目标,而忽视了对幼儿主体性的培养。

在对许多幼儿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幼儿教师并不理解幼儿主体性的具体内涵,有一些甚至在之前都没有听说过这一说法,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类似案例一中幼儿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干涉、影响到了幼儿的自主活动却不以为然、丝毫没有察觉的现象了。像这样的现象不胜枚举,种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幼儿教师素质还有待提高,这就需要各个幼儿园及幼儿教师培训机构高度重视起来,可以作为专题向各位准幼儿教师介绍幼儿主体性方面的知识,让每一个幼儿教师认识、理解什么是幼儿主体性、如何培养,同时,幼儿艺术活动不仅仅是让其学会某种技能或是某些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艺术的陶冶下实现美育,只有对幼儿艺术活动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才能使其在日后的活动设计中找到诀窍,在幼儿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前提下,学习到艺术知识和技能,高效又省力地完成培养目标,实现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2.2 创造适宜的艺术活动环境

《幼儿教育概论》一书中曾提到:幼儿园环境,是支持与影响幼儿教师与幼儿在园活动的一切外部条件的总和,幼儿的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因而,要想让幼儿发挥其主体性,自主、能动、富有创造性地参与到艺术活动中,环境的给予非常重要,适宜的艺术活动环境有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这里所指的环境,笔者认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环境,另一个是精神环境。

首先,在物质环境的创设上,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主题墙饰和区角,向幼儿展现美。可以利用一些有艺术气息的装饰画和手工作品装点教室的墙面和空间,尽量使用大量丰富的材料,选取富有动感,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幼儿喜欢看,同时又能反映艺术主题的题材。例如,以音乐为主题的墙面可以制作一些模型或是立体画,向幼儿展现各种各样的乐器,西洋乐器有哪些?中国古典乐器有哪些?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还可以画上五线谱、音符等可以展现潜在音乐知识的图案。以美术为主题的墙面可以展现一些名师名家的艺术作品,让幼儿欣赏、感受高雅艺术之美。在区角的设计上,可以开设音乐区、美术区、手工区、舞蹈区等艺术活动区,为幼儿提供进行艺术活动的空间,例如,在音乐区中,可以摆放一些打击乐或键盘,还可以放一些有趣的节奏谱或乐谱,有音乐播放器,幼儿可以在其中唱唱跳跳,感受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在环境的创设中,应根据幼儿的兴趣以及阶段目标定期更换主题墙饰和活动区内容,注重幼儿的参与性,让幼儿与环境得到很好的互动。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提供给幼儿的材料要保证充分,以免发生案例一中幼儿因为没有豆子而终止创作的情况。

在精神环境上,教师要给幼儿提供轻松、愉悦、自由的活动气氛,要把幼儿视为自主的、独立的、有自己人格的发展着的人,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要有充分的生存发展权,拥有根据自身真正需要自主选择的能力。尊重幼儿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幼儿及其作品,为其提供更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为幼儿的主体性发展提供必要的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所谓心理自由与心理安全,是指幼儿在心理上避免承受不应有的压力或束缚。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是对幼儿主体地位的保护,更是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乃至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为幼儿创设自由、安全的心理氛围。紧张、冷漠的情感氛围易使幼儿产生拘谨、怯懦甚至恐惧的心理和行为,不利于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努力营造和谐、平等、民主的师幼关系,学会走进幼儿内心,理解发现幼儿,在他们犯错时,能用温和的语气和措辞与其沟通交流,不随意干涉、打断、命令幼儿,以免像案例二中所发生的那样,破坏了原本亲切、友好的活动氛围。同时,也要让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学会理解同伴的话,了解同伴的需要,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尊重同伴,通过与同伴的互动去营造一个和谐友爱的精神环境。

2.3 创新艺术活动内容和形式

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艺术活动中会出现教师在上面示范,只顾着重复教授自己希望幼儿学会的东西,可是幼儿却无所事事没有兴趣参与、或是兴趣不高的现象,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老师教的内容太难幼儿学不会,可能是幼儿已经学会了觉得很无聊,也可能是活动形式太过古板不能激发幼儿学习热情……总而言之,都是因为活动的内容或是形式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教学形式,筛选教学内容。

幼儿教师要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其兴趣,寻找知识切入点。以往的艺术活动设计中,教师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幼儿应该喜欢,以成人的视角或是以幼儿园统一的课程要求来设计、安排艺术活动,严重忽略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活动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抛弃这种传统的选择活动内容的方法,让幼儿自己去选择,因为,幼儿的心理发展程度决定了其好奇心和探索世界的渴望很强烈,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幼儿的疑问和好奇点,以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为切入点, 并结合国家教育政策来制订教育计划和教学策略、确定活动的目标、内容和形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宝贵的好奇心,还是鼓励其参与活动、积极提问、勇于探索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活动形式上,可以充分利用游戏作为活动形式。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往往要略高于他的日常行为水平,是他能力所及的最高水平。这种水平比得上教师在教学情境下为儿童设计的最近发展区水平。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最近发展区,将活动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在快乐的游戏中实现对幼儿的教育。而且,游戏是幼儿主体性活动的基本形式,幼儿最主要的活动之一,非常受幼儿喜爱,一个设计巧妙的游戏可以使幼儿喜欢活动,积极地参与活动。

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与其他领域的活动相结合,例如,将美术欣赏与语言活动相结合,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让幼儿用语言描述作品、表达感受,或是根据所欣赏的作品大家一起创编一个有趣的故事等。可以在艺术领域内将不同形式的活动结合在一起,例如,将绘画与音乐活动结合,让幼儿根据所听音乐创作绘画作品,或是让幼儿用绘画表达出节奏,再用音乐表现出来等。领域与领域间、知识与知识间交叉、结合所碰撞出来的火花,一定可以给教学活动增添许多乐趣。

除此之外,将艺术活动巧妙地融入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当中也是不错的建议,例如,利用来园、吃饭、吃点心、午睡起床、离园等时间,为孩子们播放一些经典乐曲,根据不同的时间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内容,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声中灵感倍增,思维活跃。与此同时,利用暗示教学法、自助法、创设问题情境等具体有效的教学方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幼儿主体性。

3 结语

幼儿作为独立的、发展着的生命体,最终会立足于社会之中,成为一个社会人,因而,教幼儿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形势下提出的新的未来教育的目标,教育过程中幼儿主体性的充分发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现代教育思想中一个最重要的改革标志就是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尊重人的真实自我需要和价值,使其成为具有现代意识、自我意识,能有效地、主动地、创造性地、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认识和社会实践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成人为幼儿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利用幼儿的主体性,培养、掌握生活自理、自我控制与管理、社会交往等一系列能力,不可否认,幼儿主体性充分发挥的价值就在于可以使其更高效地掌握这些生存技能,同时,幼儿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评价幼儿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判断幼儿的现实发展水平以及在教学活动中实施的活动计划是否适合幼儿本身。

参考文献

[1] 鲍艳辉.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的教师支持性教学策略的研究[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2] 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3] 钟迎春.幼儿科学教育与幼儿主体性的引导[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6.21.

[4] 尹敏.维果茨基的游戏理论对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启示[J].文教资料,2009(4上).

[5] 刘花雨.师幼交往中幼儿主体性素质建构的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7.5.

[6] 刘腾韵.如何在绘画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浅析小班绘画的主体性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主体性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