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切不直面痛苦的“快乐”都是耍流氓

2016-01-14

健康管理 2015年12期
关键词:美化咨询师快乐

最近常有人来问我能不能去分享些心理相关的话题。我每次高兴应允,说那我来分享一下“抑郁”这个主题吧,主办方总是面露难色,问:能不能讲点积极的、正能量的?

我觉得很尴尬,因为其实我私下觉得在诸多心理相关的主题里面,所谓的“抑郁”和“不高兴”,是最有“正能量”和光芒的。

所以,我总是想来给“抑郁”正一正名,抽丝剥茧,窥见它的价值。

卓越的人,无不忧郁

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家还流行手写信。

每次写信,我都和朋友相互问候:最近开心吗、过得好吗。出国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不开心”是什么意思,我每次都写这个问候作为开头,权当礼貌。

直到我出国以后,有了抑郁的“症状”感受,“开心”和“不开心”才真的进入我意识里面。

我为自己“不高兴”这件事情纠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直到看到这么一句话,我才释然了:

一切在哲学、诗歌、艺术、政治领域成绩卓著的人,即使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也不例外,都是忧郁的常客。

嘿,原来我有做天才的潜质。

“PS位置”和“D位置”

玩笑归玩笑。

回顾我每一次“抑郁”发作,它们都带来无以伦比的价值。我们不讲临床诊断的“抑郁症”,我们来讲一讲“不高兴”的价值。

有一个精神分析的前辈,叫梅兰尼 · 克莱茵。她是客体关系理论的创始人,她提出了人在心理上有两个特殊的位置:

PS位置(paranoid-schizoid position),就是偏执分裂样位置;

D位置(depressive position),就是抑郁位置。

这个理论背后有很复杂的东西,不细赘了。但我想借用她的“PS位置”和“D位置”,来讲一讲抑郁的价值。

我的故事

先让我来讲一个自己的故事。

我上大学的时候不好好学习,每次都差一点点拿不到奖学金。每次去见老师,我都跟她说:我只花了一个晚上看书,所以没考好。如果我花一个星期看书的话,就一定没问题的。

直到有一天,我的老师跟我说,Jane你知道吗,你每次都跟我说你是准备的时间不足;但我觉得,你根本就是在害怕失败,你害怕你复习一周也考不到前面去,所以给自己找了这么个借口。

老师的话如当头一棒。

因为她说的是对的,我不敢面对的,是我对失败的恐惧。

所以,她说完这番话之后,我不得不面对我自己的恐惧和懦弱。你可以想像,我在奋起之前,陷入了漫长的思考和不高兴。

我从我自己的 PS 位置,走向了D位置。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的督导是这么解释的:

“PS位”你可以理解为 Photoshop,就是说在这个位置上,你会把“痛苦的真相”美化成你可以接受的样子。比如,我不愿意去面对“我恐惧失败”这个痛苦的真相,于是我就把它美化成为“我没时间复习,如果我有时间复习,我才不比别人差”。

“如果”之后,真就没事了?

上面的故事,你也许觉得很熟悉。

我做咨询师这么多年,来访者每次都会带着美化过的问题进入咨询室。

TA们会说,如果我的孩子听话就没事了,如果我老公回心转意就没事了,如果我考试过了就没事了,如果我跟领导的关系处好了就没事了,如果我找到女朋友就没事了。

刚做咨询师的时候,你会陷入TA的圈套,真的帮他处理这些实际的问题。

然后你发现,这个问题好了,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当你不去真的面对PS样貌背后真实的问题的时候,生活总像是和你藏猫猫的小朋友,没完没了。

你必须陪伴来访者,一起在适当的时候,离开美化过的PS位置,起身向D位置行走。

寻找你的“D位置”

在D位置上,你开始面对“真相”。

D位置标准的翻译是抑郁位,也翻作“黑暗”。你开始思考你的行为,你的动机,你还要去面对你的脆弱、孤独、懦弱、恐惧等等。你开始不断地思考,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陷入“抑郁”。

所以我说,一个人陷入“抑郁位”的时候,是非常勇敢的。

呆在PS位置上,可能很烦躁,但是并不令人恐惧和悲伤;而当一个人真正开始思考,面对自己的黑暗,是非常勇敢的。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这么做。

但是,一个人并非一定要永远在D位置上。需要强调,PS这个美化的位置是有意义的,因为它能保护我们自己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免受真相的伤害。

你既可以随时回到PS位置上去喘口粗气,也可以再憋口气,完成整个“哀悼”(哀悼你的丧失,比如你再也无法获得的时间、童年、爱情或是工作)的过程,超越D位置。

超越你的D位置

克莱茵在她一本书里面,讲了一个A小姐的故事。

A小姐的儿子在事故中丧生了,她非常难过。她前后做了两个梦。

第一个梦里面,她进到儿子的房间里面,为儿子收拾床铺和书桌,就好像儿子还活着一样。

第二个梦里面,她走到一个湖边,她的儿子在湖中央,大声地喊她:“妈妈、妈妈,救我”。她在湖边站着,扭头离开了。

在第一个梦里面,那是一个美化过的“位置”。痛苦太大了,而哀悼还尚未完成,所以,她需要美化这个痛苦:儿子还活着,他还会回来。

在第二个梦里面,她走过了D位置,完成了哀悼的过程,她用行动表达:你已经不在了,而我还活着,我要继续活下去。

这个情节大家应该也不陌生。

盗梦空间里面也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主人公一直不肯面对妻子已故这件事情,直到最后,妻子求他不要离开,他坐电梯离开底下那个世界,他说,你已经死了,而我要继续生活。

故事结尾,他离开沉迷的幻象。

超越D位置时伴随着痛苦

所以,接受心理咨询,不是个特别美妙的过程,是个挺辛苦的、需要耐心和勇气的过程。

因为你要去面对你的抑郁和黑暗。

我年轻一些的时候有些理想主义,会把咨询描述成一个温暖美妙的过程。实际上,我年纪越大,越觉得不是。这是个很辛苦的过程,因为你必须要允许你的咨询师陪你一起沉下去,面对那些黑暗的位置。

几年前我的督导说,在D位置这个黑暗处,有大的光芒。

我特别不能理解,我说在这个抑郁黑暗的位置,为什么有大光芒呢?督导觉得没法回答我,就说,你做一做就知道了。

后来我慢慢理解这个过程,可还是没办法用语言描述出来。

最接近的语言大概是:你能在黑暗处看见自己和他人最深的力量和勇气。这给你真的、踏实的信心和希望,让你能够带着对未知的期待和恐惧,唱着歌上路。

我的另一个故事

让我来讲个自己的故事作为结尾。

我在一个督导小组上和督导讲了我自己的一个来访者。那个来访者每次来向我叙述他的困境,我坐在他对面,都像在听自己的困境。他的孤独、他的哀伤、他的无望,他描述他的每天生活,时钟滴答滴答,就像是另一个我自己生活在另一个空间。

讨论的时候,小组里面另一个咨询师问我:“他看起来这么好,他为什么会‘绝望呢?”

我哑然,想:他们真不了解他呢。

督导师转向他说:“你看Jane,你看她那么优雅体面,也许她内心悲伤,甚至绝望。她看起来好不好,和她内心的感受没有关系。没有任何关系。”

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功课。

人都最终要面对自己的黑暗,哪怕你是所有人的医治者。你总认为你需要依赖他人的力量,但最终你还是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终能从黑暗处见到光芒。

达尔文说,有时候,正是悲伤就像动物趋利避害的本能一样,引导着我们去做出最有利的行动。黑暗是另外一种光明。

最后,祝愿你勇敢,并总能超越你的D位置,在黑暗中见到光芒。

来源:丁香园

猜你喜欢

美化咨询师快乐
无为而无不为
请移走麻木对我的伤害(下篇)
SLOW MANIFOLD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FOR A NONLOCAL FAST-SLOW DYNAMICAL SYSTEM WITH BROWNIAN MOTION∗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通信天线美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姹紫嫣红”的回光返照——“美化服装”运动(1955~1957)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