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绍先:“三期”叠加下的中东,动荡是“新常态”
2016-01-14
2015年12月2日,英国民众在伦敦举行示威活动,抗议议会通过授权政府对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目标进行空袭的提案。
我认为现在中东处于“三期”叠加的大乱局,而且在未来五至十年基本上都会是这样的态势。
第一个是中东政治秩序的重构期。过去几年来,中东原有的政治秩序可以说已经崩溃了,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作为国家概念的叙利亚和伊拉克已经不存在了。在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现在的处境虽然稍微有点改善,但他真正能控制住的地盘不到国土的10%,其余大部分国土面积被数以千计的武装所撕裂;在伊拉克,库尔德人在北部高度自治,“伊斯兰国”一度控制了伊拉克的半壁江山,而中央政府实际能控制的只剩下南部地区。人人喊打的“伊斯兰国”为何存在了一年多时间,而且地盘越来越大?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伊斯兰国”是这个地区政治秩序崩溃的产物。如果政治秩序不崩溃,“伊斯兰国”这个怪胎也就不会出现。也正因如此,消灭“伊斯兰国”与政治秩序重建是密不可分的。说实话,要消灭“伊斯兰国”并不困难,但是现在没有一个国家要认真消灭它,就是因为没有人知道消灭“伊斯兰国”以后这个地方的秩序是什么样的,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有能力在这里重建秩序。未来叙利亚怎么办、伊拉克怎么办、由哪些人掌权、分成几个政治实体……这些问题异常复杂,不是一个国家就能解决的。美国显然没有这个能力,因此对“伊斯兰国”只是围困,而不是消灭,目的是想让它烂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它要“烂”全世界。俄罗斯是真的要消灭“伊斯兰国”吗?俄罗斯的真实目的就是两点:一是要使其在地中海东岸的存在永久化,俄罗斯不会和巴沙尔完全绑在一起;二是要摆脱乌克兰危机之困。说到底,俄罗斯没有能力主导中东,也没有能力重新构建中东的政治版图。可以说,这是冷战后第一次出现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主导中东的局面。
第二个是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期。“阿拉伯之春”是一个历史性的大事变,是阿拉伯世界内在的、必须要发生的一场变革,而且这场变革刚刚开始,远远没有完结。埃及是观察“阿拉伯之春”演变的一个标杆,随着塞西掌握政权、着力稳定政局和发展经济,一些人因此宣称“埃及已经找到出路了”。但事实远非如此。塞西现在确实控制住了埃及的局势,但埃及远远还没有找到出路。说白了,埃及这个国家是没什么前途的,因为军队的作用太强势,GDP的50%~60%都掌控在军队手里。要是塞西哪一天和军队出现不和,随时可能被换掉。从整个阿拉伯世界来看,转型是一个大趋势,至少还需要五至十年的时间。在转型过程中,多数阿拉伯国家无疑会是动荡的。动荡将是新常态。
第三个是地缘政治严重失衡期。中东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乱局,主要就是由于地缘政治力量严重失衡。在中东四大地缘政治力量的竞争中,向来都是“敌人的敌人还是敌人”,从未有过“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时候。只有当这四大地缘政治力量大致形成平衡时,中东才能安定下来。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严重打破了中东原有的力量平衡格局,最明显的一点就是伊朗作为波斯人的什叶派国家,正在以阿拉伯人、逊尼派为主导的中东地区崛起。依我看,在未来五至十年,中东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和伊朗匹敌。别看沙特最近很高调,但其实它知道自己搞不过伊朗。中东要实现稳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如何使四大地缘政治力量重新恢复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在中东有没有前景?我个人认为,在非阿拉伯国家肯定是有的,比如伊朗和土耳其;而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的合作就是双边的,可以具体国家具体对待、具体项目具体对待,但是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并不存在一个系统性的机会。习近平主席去年6月那么重视中阿外长会议,还提出了“1+2+3”战略,可以说是把中国最尖端的东西拿出来,就是希望中阿合作上一个台阶。但是没过多久,“伊斯兰国”就开始肆虐伊拉克和叙利亚,政治秩序就崩溃了。
当然,中国在中东也面临一个很重要的战略机会。人们指出,中美新兴大国关系缺乏基础。我认为,这个基础就是中美共同维持现有秩序。在全球秩序方面,中国的作用和俄罗斯是不一样的,俄罗斯以破坏显示它的存在,中国则以维护秩序而显示自己的存在,这是符合美国利益的,当然也符合中国利益,因为中国是现有秩序的既得利益者。当然,在维持秩序的情况下,中国也可以适当参与规则的制订。我个人觉得,叙利亚问题就是一个抓手和突破口。美国现在在叙利亚问题上进退两难,俄罗斯虽然看似很风光,但其实是骑虎难下。可以说,中国在叙利亚问题上是有活动空间的,或许可以借鉴在伊核问题上扮演的角色。当然,这也是对中国的大国外交手腕、战略和策略的巨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