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坚:做大全球治理变革的“耐克区”
2016-01-14
2015年是全球治理变革的重要一年。世界经济增长疲弱,中东局势动荡,非洲埃博拉疫情肆虐,欧洲难民潮冲击,直到法国巴黎的恐怖袭击等,凸显全球治理体系的严重缺陷;在经济转型发展、联合国2030年发展议程和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伊朗核协议、打击“伊斯兰国”等问题上,国际社会形成了众多共识并付诸行动;联合国及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20国集团、金砖国家等在应对全球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等方面,发挥了各自的重要作用,中国的表现尤其令人注目。总的看,可谓问题使然,共识推动,大国和国际组织引领。如果借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者创立的“三圈理论”来分析,全球治理变革正在步入“耐克区”。
“三圈理论”认为,公共管理的终极目的是为社会创造公共价值。首先,好的公共政策要具有公共价值;其次,政策的实施者要具备一定的能力,以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第三,相关政策需得到政策作用的对象或民众的支持。如下图所示,上边的圈指的是公共价值,左边的圈是指能力,右边的圈是指支持。只有三圈相交,该政策才可得到有效执行,达到预期效果。反之,缺少任何一个圈,政策都将无法实施。在三圈相互重叠的部分(所谓的“耐克区”),表示决策方案既有价值,组织又具备足够的能力,还得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于是就可以“just do it”(耐克公司著名的广告词)了。
放大到全球治理的视野,这三个圈同样存在。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现行国际体系和治理难以有效应对,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而国际共识的达成又加快了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步伐。只不过与长期以来的改革呼声相比,这个交叉区域还不够大,未来的任务就是做大全球治理变革的“耐克区”。
长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着现行国际秩序与治理规则,广大发展中国家少有实质性的治理参与。尽管随着新兴国家的“群体性崛起”,发展中经济体以购买力平价折算的经济总规模超过了发达国家,非西方力量的治理意愿和能力显著增强,但阻挠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变革的势力仍很强大,主要来自于发达国家。它们利用实力优势,抵制和反对发展中国家的改革主张和要求,在一系列根本问题上不肯做出让步和妥协。发达国家竭力维护的核心是制度与规则,包括旧规则的修订权,比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改革方案迟迟未见落实;以及新规则的制订权,比如今年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就拉开了经贸领域“规则之争”的大幕。故此,在面对全球和地区挑战时,各国达成共识的过程并不顺利,全球治理变革也迟迟进不了“耐克区”。
多极化必然导致全球治理规则制订与参与的多元化,治理权和治理结构的调整势在必行。全球治理体制的破旧立新,关键要抓住“公平”和“效率”两个关键词。一方面,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推进全球治理规则的民主化、法治化,消除对抗和不公平,特别是更加平衡地反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另一方面,日益严峻和紧迫的全球问题,要求改革全球治理体系以更有针对性、更加高效率地处理好各种难题。
全球治理体制变革离不开理念的指导。为了避免出现新的分化和不公平,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就成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而全球治理的目标则应从立足国家利益最大化转向共存共赢,争取人类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为此,应大力弘扬中国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推动全球治理各项变革形成共识不易,为新共识寻找相应的支持力量也同样困难。主导大国如何保持领导力,新兴大国如何发挥影响力,国际和地区组织如何富有成效地从各方获得支持等,都有待观察。
近年来,20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积极参与并占主要份额的国际组织活力十足,积极推动改进、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这一趋势至少说明两点:一是面对西方国家的联合阻挠,新兴国家正依靠集体行动的力量,应对现存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制度惯性问题。其中,金砖国家在完善全球治理、加强多边主义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二是说明以美国为主导,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世贸组织为支柱,以八国集团会议为协调平台的现存经济治理结构,已经失去往日的垄断地位,要维持其国际影响力,必须进行全面的改革。
发达国家对于新兴国家成立金砖国家银行、亚投行,另起炉灶“搞一套平行机构”,自然怀有很深的战略戒备和疑虑。但金砖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的《福塔莱萨宣言》声明,“金砖国家是对现行机制进行渐进式变革的重要力量”,这一表述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金砖国家的战略诉求只是改良和改善现行体系,而非推倒重来,更不是取而代之。所以说,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到了应认真考虑在现有体系下让金砖国家发挥更多和更大的积极作用的时候了。全球治理要实现真正的“多边共治”,离不开主要大国、国际和地区组织等各方力量的共同推动,协同合作。一句话,凡事都应大家商量着办。
从大乱到大治,“标本兼治”是必由之路。用习近平主席的话来说,“既要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要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既要采取国内措施、做好自己的事,又要精诚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发展是硬道理。消除发展不平衡、根除贫困、增强发展后劲等,都要用发展来破题。联合国发展峰会已核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发挥独特作用。李克强总理说,世界数十亿人民还没有享受到大规模工业化和良好基础设施的便利,中国正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来改变这种现状。“一带一路”倡议涉及面广,有助于创造全球经济增长新动力,同时也会成为改进地区和全球治理的新途径。
行动力是关键。全球治理变革是国际社会的实践课题,要靠行动来体现、实践来检验。2015年11月18日,习主席在马尼拉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承诺,未来五年将使中国现行标准下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一步;11月24日,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予以部署落实,层层立下军令状。十日之内,其行动之迅速,执行力之强,堪称典范。
2015年6月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G7峰会间隙交谈。
展望未来,全球治理变革的“耐克区”将会扩大,成效更明显,为各国的发展与世界和平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这是一个全球治理的坏时代,也将是一个全球治理的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