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父 出不出专辑 都是教父

2016-01-14阿落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炮儿崔健编曲

高居“中国摇滚教父”之位,崔健在暌违九年之后终于又发了新专辑。专辑名为《光冻》,光看名字,有些玄虚和不知所云。作为教父,新作注定会被广泛地讨论和争议。有人认为崔健还有劲儿,有人觉得崔健难听极了。本刊邀来四位资深乐评人大地、爱地人、内陆飞鱼、阿落,请他们就《光冻》的歌词、作曲、编曲三个角度,各抒己见。

歌词

寓意虽多,跟时代的关系不大

【爱地人】 崔健的音乐,词一直是最重要的支点,把中国摇滚乐引向摇滚精神这个解读方向的始作俑者,恰恰就是因为崔健,以及他作品里的那些词。

而这次的新专辑《光冻》,整张专辑却没有一句可以流传下来的歌词。崔健的抱负依然还大,希望通过光这样的意象,来表现自由这样一个主题。但因为用力太猛,使得整张专辑的寓意性,已经完全高于它的叙述性。就像形容词虽美,但如果一篇文章里全是一堆形容词的堆积,再美的形容也会变得让人迷乱一样。崔健在《光冻》专辑里的歌词创作,恰恰就是少了一种直观的意象,如“那天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天”;或者那种直抒胸臆的概括,像“不是我不明白”或“肚子已经吃饱了,脑子也就想开了”等等,来引导作品走向寓意空间。

即使在表达的目的上,崔健的较劲似乎也总停留在他的那个时代,而没有把问题、挣扎,和这个时代发生关系。所以,《光冻》专辑里的作品,即使解冻了那些寓意,恐怕它依然还是一张停留在“老炮儿”时代的专辑。那种自由,依然还是老崔在《一无所有》时代想要追求的那种自由,和这个时代对不上话。

【内陆飞鱼】 《光冻》像来自一个拼命挣扎的迷路人,所有的一切,只是为了证明崔健:我能,我还能。歌词里面的软与硬,蹉与跎,都是一种放大的寂寞,就像这个年纪还唱《外面的妞》,几乎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个时代变化太大,以至于崔健真的有些看不懂了,不知如何表达,就像他在自己导演的《蓝色骨头》里,对网络时代有一种幼稚、粗暴的想象,《光冻》里写的这些东西也差不多是类似效果,他把自己活成了一种符号,能伸却不能屈,放松不下来。

【阿落】 崔健老师的新专辑,从歌词的意境上来讲,与其说是讲故事,不如说是猜字谜。就像《老炮儿》中的六爷在新时代里给小崽子们说旧时代留下的规矩。江湖已远去,即便那老炮儿仍有一颗渴望自由的心,但而今,对待顶瞧不起的人、事、物,老炮儿也无法再指着鼻子破口大骂,只得语焉不详,指桑骂槐,生怕擦枪走火。《死不回头》、《阳光下的梦》,谈社会大环境,打打擦边球,倒也无可厚非,但那些述说男女之事的词句,如《外面的妞》、《金色早晨》也如此这般婉转,除了让人偷偷脸红心跳之外,也很难让人不脑补属于中年男人的偷情或者意淫。最恰到好处的算是《飞鸟与鱼》,可惜又折在央吉玛的配唱上,如果是谭维维该多好。这样的词儿啊,怎么唱,怎么透着一股子的憋屈。不过这些憋屈集合在一起,倒也形成了这张专辑独特的行文风格。

【大地】 崔健最受人关注的歌词,像极了之前作品续篇。《金色早晨》、《外面的妞》、《死不回头》等都能找得到一些过去的影子。可不管怎么说,这些歌词里他的叛逆,他的隐晦以及他对自我的坚持,依然可以在里面真实地感受到。

旋律

有些返老还童,却已不复当年之勇

【内陆飞鱼】 崔健自《新长征路上的摇滚》之后的专辑,实际上刻意回避了歌曲的“流行性”,曲子越做越怪,嗓子越唱越怪,对他来说,仿佛流行一点,流畅一点是一种罪过。所以他的歌只是为了写给自己唱,不是为了进KTV,接近为了怪而怪。然而他真的怪到没朋友了吗,成独孤求败了吗,也不是,《金色早晨》副歌部分,隐隐约约《花房姑娘》的感觉,这又算什么呢。这种曲子,对老歌迷来说,不新鲜,对新歌迷来说,不好听,所以挺难折衷。

【爱地人】 在旋律的创作上,《光冻》反倒有些返老还童。像首发的单曲《外面的妞》,仔细一听就是浓浓的西北风味道,很容易想起当年《一无所有》时代的旋律线。而《浑水湖漫步》和《死不回头》里崔健独有的运腔之下,却总是忍不住让人往《新鲜摇滚Rockn Roll》等类似的作品想。或者回到最干脆世俗的角度吧,那就是崔健这张《光冻》专辑,从旋律方面来讲就是不好听。除了最好听的《鱼鸟之恋》外,也就《浑水湖漫步》的副歌,因为写得干净一点,还能够让人觉得听起来:凑合。

【大地】 旋律上老崔已经不复当年之勇,当然这也不是他近十多年来想要追寻的东西。没有想象中难听,也能算及格水平,但绝对不会再有《花房姑娘》甚至《宽容》那么容易入耳的作品,需要听众花不少时间好好消化。

【阿落】 而今民谣和摇滚,都在向流行义无反顾的奔跑,而老崔的旋律,与这时代流行的旋律无关。它是绵长的唠嗑,是悠远的唠叨,甚至有点信天游的味道。当你站在车水马龙的长安街,看这个时代快速流动,耳畔崔健的旋律,会快速形成一个真空罩子,把你隔离在仓皇的时代之外。说不上好或者差,就像品茶或酒,有后劲,或者苦后才有甘,这样的旋律,交给了听者的耳朵,就是冷暖自知的事儿。

编曲

乐队的力量又回来了

【大地】 老崔憋足劲又上电视又搞加盟宣传的,对于《光冻》的重视可见一斑。在《无能的力量》到《给你一点颜色》,老崔在旋律方面越来越淡化,而在节奏上和歌词长度上所下的功夫越来越多。对MIDI效果和电子节拍的痴迷使得他最为人称道的前三张专辑里的乐队味道慢慢减弱。新专辑中这种整体感又回来了,不管是鼓点还是艾迪标志性音色的演奏和特有的节奏与和弦,以及刘元从民族到爵士的管乐搭配,都能感受到乐队在崔健身后的强大支撑。在起伏和强弱上面延续着老崔这些年来的传统方式,坚硬和柔软都在编曲里呈现。

【内陆飞鱼】 崔健有很好的班底和乐手,可是在他强大个人色彩影响下,乐手们也只是完成了各自的任务,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崔健一直强调粗野的唱腔,粗野的情绪,专辑却是精致了一些的,其实还不如把专辑再做得更低保真,更Lo-Fi一些,更糙一些,难说更能符合这种情绪,low到口干舌燥尘土飞扬中,用实验质感带出一种异样的味道。

【爱地人】 《光冻》在编曲上也和歌词有着一样的问题,就是细节太丰富,导致音乐反而少了不少力度。整张专辑在编曲意识上,同样像是回到了《红旗下的蛋》和《无能的力量》这两张专辑的时代。《死不回头》的很多节奏和音色,都容易让人想起《新鲜摇滚Rockn Roll》,《外面的妞》最后的部分,也和《最后的抱怨》有着一些近似之处。而就像崔健在2015《中国之星》上为杨乐伴奏的那首《从那以后》一样,虽然是希望把音乐带出布鲁斯那种深蓝的韵味,但与作品结合度太差,反而使得乐器、人声之间缺少一种必要的谐调和联系。特别是吉他,经常听到一耳是一耳,但却和音乐本身没有很强的粘性,这也让这张专辑即使在编曲上,缺少了像《无能的力量》、《红旗下的蛋》的力度。

【阿落】 所有乐器的出现和隐没,都实实在在,没有语焉不详,那些人声配唱,让你想到旧的,踏实的,80、90年代磁带中的摇滚乐。而这样的编配自然成为制造苍凉氛围的最大帮手。因为它本身便与这个时代流行的一切保持着距离。

猜你喜欢

炮儿崔健编曲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春日景和
十唱共产党
Analysis of non-uniform hetero-gate-dielectric dual-material control gate TFET for suppressing ambipolar nature and improving radio-frequency performance∗
简论电脑音乐编曲
冯小刚:老炮儿伏枥,志在千里
三十年后,死不回头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老炮儿》:在时代裂隙中扬弃焦虑
电竞“老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