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的创新教育
2016-01-14尚成燕
尚成燕
摘要:当前的教育大力倡导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灵魂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然后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素质,使学生向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中 政治 创新 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82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社会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不管是哪门学科,在教学时都要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教育,本文就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精选创新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仅供同行参考。
一、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创新
愉悦的心情和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果上课气氛沉闷,学生害怕教师,担心回答错误或说错话而被扣上帽子,被教师批评,被学生嘲笑,那样的话学生就不敢回答问题,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就会影响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学生只会跟着教师走,教师说是怎样的就是怎样的,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将严重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甚至会使学生变得沉默寡言。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给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不能让学生因为害怕教师而去学习,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回答问题,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说错了没关系,教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应该给予鼓励,而不是一味地批评,对回答准确的学生应该给予表扬,对学生独特的想法应该给予肯定或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嘲笑。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欣赏学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以成绩等歧视学生,要让学生消除恐惧心理。
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主动创新
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有兴趣,要自愿地去干,这样才能发挥出好的水平,学习更是如此。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就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学习效率就会很低,就更谈不上创新了,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去学习,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教学中去,就会主动地去探索、去创新。
(一)要善于创设情境
政治课内容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枯燥无味,不愿意学习,也就没有创新,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引入来激发学生想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情节引入,也可以利用一些幽默笑话引入,还可以通过一些诗歌、歇后语、民谣、音乐等引入。其次,教师应该尽量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这样学生就会觉得政治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对身边的一些事情要比书本上的事情感兴趣得多。最后,教师要尽可能在每一节课利用不同的方式,每一节课都要有新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不会觉得枯燥无味了,每天都有新东西,渐渐地学生就会有新发现、新感觉,也就有了创新。
(二)要善于设疑
大多数教师上课时都是平铺直叙,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去给学生传授知识,按照教材去讲解,虽然教师讲得很透彻,也很精彩,但是这样学生会感到平淡无味,不由自主地走神,所以教师上课时要善于设疑。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突然提出一个疑问,这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了。巧妙的设疑能激起学生欲望,引起学生的思考。恰当的设疑会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碰击出学生思维的火花,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问题,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中实现创新。
(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政治课的教学中要恰当地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学生就有了学习的兴趣,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只有实践了,才会遇到问题,才会发现问题,才会去探究、去解决问题,才会有创新。例如,在讲“集体主义”时,可以联系班集体,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在班集体中得到实践,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实现创新。又如,在讲“经济”时,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来看,小到一个家庭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情况,再到一个超市、一所工程的经济效益情况,然后逐渐增大到一个地区的经济、一个国家的经济这样由小到大,由身边的小事到国家的大事,学生就会容易理解,就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去实践,就会有所创新。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使学生善于创新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实现创新教育,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变以往的“一言堂”为现在的“群言堂”,教师在一堂课中只起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创新。
(一)一人当一次“教师”
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拟定一个提纲,先让各小组收集资料,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将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讲给同学们听,其他小组有什么不同意见也可以提出来,讲给同学们听,然后全班讨论究竟哪个小组的答案是准确的,最后教师评价总结。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教师在讲练习题时也可以请一些学生,先让他们充当“小老师”,上台来给同学们讲,这样不仅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有所创新,同时,学生在听同学讲时要比教师讲时注意力更集中,影响更深。
(二)组织学生课堂讨论
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重视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而课堂讨论是训练学生两种思维的有效形式。课堂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由教师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互相交流切磋甚至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和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开展专题性研究课程,在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谓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学生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选择确定研究专题,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展性和创造性能力为核心,以激发潜能、发展个性和完善人格为中心,以主动参与、协调合作、自主发展为主要外显特征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责编 张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