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讨论题目设计的重要性及原则
2016-01-14蔡仕慧
蔡仕慧
摘要:讨论题目的设计是影响讨论效果最关键的因素。本文从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的结果以及命题妥当与否对讨论质量和效果的影响阐述了课堂讨论题目设计的重要性,并结合初中历史教学实践论述了讨论题目设计可遵循的七个原则。
关键词:初中历史 讨论题目设计 重要性 原则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057
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一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的“讨论式教学”这一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并取得了一些成效。在运用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影响讨论质量和效果的因素很多。如何精心设计讨论题目是最关键的因素,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题目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表明:问题最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多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帮助新思维的诞生。”科学家巴尔扎克也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可见,问题的提出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讨论题不同于一般的问答题,尤其是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讨论题,教师需要在研究学生思维的现有水平和可能发展的水平,研究教材和教学的需要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以探索性问题为切入点,诱发学生从潜意识中产生“需要探索”的积极愿望,点燃学生内在的创造热情。命题是否妥当直接关系到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讨论题目的设计很重要,它是“讨论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和保障。
二、课堂讨论题目设计的七原则
对于如何精心设计讨论题目,笔者在新课改后的教学实践中认真探索,认为可遵循以下七个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把一个设计不成熟的问题交给学生,轻则影响讨论的质量和效果,重则会打乱整个教学计划。
如某位教师在上《日本明治维新》一课时,说: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有着相同的命运,都遭受西方列强的入侵。在相同的国际国内背景下两国都进行了改革,即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结果却是一成一败。下面请学生以两国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展开讨论。一位学生回答:日本在改革前进行了武装倒幕,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然后再进行的明治维新。而中国在改革前没有推翻清政府。当时中国的封建顽固派掌握着国家实权,力量强大,维新派则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没有依靠群众,结果导致失败。这位学生对一成一败原因的分析已否定了教师所强调的两国改革的“相同背景”,指出了两国改革背景中有相似之处却非相同。由此可见,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设计不够严谨慎重,缺乏科学性。因此,教师在设计讨论的问题时,应严格把握题目的科学性,这是课堂讨论成功展开的保证。
(二)适宜性原则
课堂讨论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有效激发学生历史思维与情感体验。设计讨论题目的难度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情感体验以及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问题太难,会使学生抓不住要点讨论不出所以然,觉得无从下手,难以突破,既浪费了时间还会挫伤其探究的积极性。问题太易,学生不需要怎样思考就说出了答案,也就失去了讨论的价值。因此,在设计讨论问题时难易程度一定要符合学生实际,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提出的问题应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范围和能力范围之内所能解决的。
(三)启发性原则
巧设疑问可开启学生心智。讨论题目的设计要能帮助学生梳理清因教材章节带来的知识割裂,使相关的知识体系化、网络化,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近代史上“落后就要挨打”是中英鸦片战争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千方百计地探索其中的奥妙,在初三上复习课时,教师提出了质疑:“落后就一定要挨打吗?”学生通过激烈的讨论,得出的结论有:(1)落后必然挨打,如甲午中日战争;(2)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汉朝时对日本的政策;(3)先进援助落后,如三国时蜀国诸葛亮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4)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5)落后反击先进,如埃塞俄比亚抗击意大利的胜利;(6)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如唐与吐蕃的关系。
(四)“两点”性原则
讨论题目的设计不能游离于课堂教学内容之外,要受课堂教学目的、要求的制约,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兼难点,是不带有简单明了答案的问题。讨论问题的设计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引起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有一定的争议性、探讨性,通过参与讨论,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冲突得以解决,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提高。
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辛亥革命》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巧妙利用教材中的“议议”:“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这比“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的讨论题的效果明显要好。前者既是教材的重点,又不带有明确的答案,使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五)新颖性原则
题目的设计要注意多角度和新颖性,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各种联系中进行比较、分析和辨别,找出其规律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获得有生命力的知识。如“试分析匈牙利事件和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的性质,若苏联不出兵,你认为捷克斯洛伐克将向何处去?”通过讨论,学生对苏联若不出兵,捷克斯洛伐克的前途做出的设想有:一是随着改革的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捷共领导人没能把握住社会主义方向,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二是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被苏联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成为不结盟国家;三是捷共出现邓小平式的领袖人物,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取得很大成功,给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则可能避免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那么整个世界历史将可能重新改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就这样被点燃了。
(六)趣味性原则
讨论题目的设计要选有趣且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内容。现代心理学认为创造兴趣是创造主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带有喜欢、满意等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呈现出注意状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特别强调“引其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也是思维发展的原动力。讨论题目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联系社会现实,反映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特征。
教学中从历史人物的心理视角设问,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设问会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进入某种心理体验,自觉在心理上认同和扮演这一历史人物,体会、感受其内心世界,从而明白许多道理,达到“读史使人明智”的境界。如在《戊戌变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问:如果你是谭嗣同,面对“戊戌政变”,你是随康有为、梁启超一同逃往国外,还是选择留下来?哪种选择是明智的?这一问题迅速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小组间展开了辩论。学生很自然地站在这三个人物的心理角度去结合历史设身处地考虑,掂量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长远打算与短期效应、苟且偷生与以死唤起民众共同奋斗等问题,从而理性地分析三人物的抉择理由,使学生在人生价值取向上获取新的认识。
此外,设计的题目还要能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话题时一味寻求新鲜刺激,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会让学生产生开始有想说的欲望,但因缺乏与讨论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而“不能够说”,从而导致学生对讨论不感兴趣。因此,教师选择讨论话题一定要把握“新”的度。
(七)关联性原则
各学科知识是相联系的,历史与语文、地理及政治尤为密切。设计讨论题目时,要充分利用其联系,将知识的触角延伸到现实生活和相关学科中去,以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借鉴和融合,增大知识贮量,提高综合素质。
如在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局面
的形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讨论题:你最喜欢《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为什么?学生在讨论时既可从历史角度去分析,也可从文学角度分析说明理由,将历史与文学紧密结合起来。
又如,在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南方经济的发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学习活动栏的辩论题“梯田开垦的利与弊”,就能使学生在辩论时运用地理知识作论据,将历史与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再如,在初三复习课中对“台湾问题”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国民革命运动》和《国共合作抗日》两课的内容,然后让学生讨论:在历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握手,这两次握手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合作起来做什么?现在我们希望国共两党能第三次握手,又是为了什么?这一愿望能实现吗?解决这个问题现在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学生通过讨论很自然就对时事热点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在愉快的情境中对历史上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史实进行了复习,同时感受到学习历史并不只是单纯学历史,而是要学会用史实作论据来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学生就很好地在历史课堂中运用了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实到历史的教学方法,调动起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气氛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明白:历史与时事政治是相关联的,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教学实践表明,讨论式教学成功与否,与课堂讨论题目设计密切相关。在题目设计时,只要充分并灵活运用上述七原则,让讨论题目尽可能切合初中历史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实际,讨论式教学就能取得预期成效,同时受到学生的欢迎。
参考文献:
[1]蒋宗尧编著.教学运用与学法指导基本功.中国林业出版社.
[2]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3]徐辉主编.国外大学教学与教改译丛.浙江大学出版社.
项目课题: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基础教育规划课题——“初中历史课堂‘有效讨论研究”相关的论文。
(责编 张翼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