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由大学生向村干部的角色转变
2016-01-14李新挪
李新挪
选拔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新生事物,是党中央推动农村工作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程的启动和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对于改变农村基层干部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被选拔到农村做村官的大学生,怎样实现由大学生向村干部的角色转变,如何在农村这个新的环境中更加健康的成长进步,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大学生村干部产生的背景
大学生村干部或说大学生村官,是最近10多年在我国才出现和使用的一个新名词,是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大学生村干部的出现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一些省市之所以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当村干部,是由多种原因促成的。
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和城市人才相对过剩状况而产生的。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一支高素质的生力军。做好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都十分关心大学生就业问题,并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措施。但由于我国新增就业人口多,再加上高校扩大招生规模,需要安置就业的大学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与此相联系的一个问题是,城市人才相对过剩。因为高校毕业生中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他们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多数不愿意再回农村,而想在条件比较好的城市工作发展。大量管理和技术人才涌入城市,造成了城市人才的相对过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提出了选聘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农村知识人才缺乏、农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农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迫切需要有知识懂技术会管理的年轻人到农村工作。为此,中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的计划,为农村输送了迫切需要的知识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人才缺乏的问题。农村要发展,也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目前的村干部普遍存在着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思想守旧等问题,因此,解决农村干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需要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
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组织建设而产生的农村基层政权,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基石。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但是,多年来基层组织建设这一环节比较薄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了土地承包之后,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村民减少了对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的依赖,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上农村党员干部年龄老化,思想僵化,宗旨意识淡化,导致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能力不强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中央做出了大学生村官到农村任职的决策,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注入了新鲜血液,夯实了党执政的基层政权基础。
实现由大学生到村干部角色转变的制约因素
选聘优秀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干部,是继选派优秀大学毕业生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后,中央和省市采取的又一项重大决策,这项工作既是中央和省市着眼于农村改革发展,为农村培养输送新型建设带头人的“强基工程”,也是为党政干部队伍储备后续力量、培养造就有基层工作经验、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高素质领导干部的“育苗工程”,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当代大学生有很多自身的优点和优势,比如说:有理想、有抱负、爱学习、善思考,有知识、懂业务、会管理,思想上与时俱进,有开拓创新精神等等。但是,不可否认,大学生村官由于受年龄、阅历及心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些大学生村官尤其是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年轻同志就感到有些不适应,一时难以渡过角色转换的磨合期。
有心理上的不适应。由于离开校园时间比较短,部分同志工作中一时半会还脱离不了学生气,想问题、办事情比较单纯、片面,存在着浮而不深,依赖心理强,承受心理弱等问题,加之以前没有接触过农村工作,面对艰苦的环境和复杂棘手的事情,稍微遇到一点挫折就会打退堂鼓。有些同志则认为自己是一名大学生,有知识、懂技术,是各级组织部门百里挑一选拔出来的,是帮助村上谋发展、攻难关、帮助农民群众致富的,思想上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难以放下架子和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还有个别同志,或许是出于择业的无奈,对选择当村官从内心深处感到不理想、不满意,认为当村官就是当泥腿子,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的感觉,工作中随意性强,履行职责不够积极主动,甚至存在遇事不请假,随意离岗的现象。
有环境上的不适应。由于多年在外求学尤其是大学校园生活的经历,部分人已经习惯了都市的生活,因而在选择当村官后,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面对农村艰苦的工作环境和较差的生活条件,还是感到与自己的想象落差太大,一时难以适应,心理准备不足,不能尽快地进入角色。
有工作上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村干部由于缺乏农村工作经验,适应乡村环境较慢,再加上对党的农村方针政策了解掌握得不够多,工作中被动应付,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的生产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特长得不到充分发挥,尤其是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
实现由大学生向村干部角色转变的基本路径
做好农村工作的首要前提,是要熟练掌握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如果我们对党的方针政策不了解或了解得很少,那么我们工作起来就无从下手,工作中就容易出问题,甚至会犯错误。所以学习理论,掌握政策,是大学生村干部把握农村发展大局,尽快进入角色、推动农村工作开展的迫切要求。那么,如何尽快适应农村工作,实现由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变,根据我的调查和思考,我认为应该夯实一个基础,实现六个转变:
要勇于实践,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也就是实现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在大学时期,大学生可以说是社会骄子,是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抱负的青年学生,主要任务是搞好学习,增长知识。大学毕业后被选聘到农村当村干部,这是一个人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社会角色的重大转变,在农村工作一切都要从零开始。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搞好农村的各项工作,这就要求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们要切实扑下身子,尽快进入角色。目前,我国正在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知识、有技术、懂管理的大学生到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需要我们大学生村官要切实摆正位置,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不但要学会在农村如何工作,把自己的所学所长运用到农村工作中去,发挥自己的专长,而且还要勇敢地担当起社会责任,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要高标准严要求自己,尽心竭力做好每一项工作。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大学生到农村工作后,只有深入实际,勇于实践,才能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
要学以致用,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理论联系实际,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学生村官走上工作岗位以后,首先要对自己所在村的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比如:经济发展状况、人文地理、乡土人情、风俗习惯等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把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查找问题,理清思路。切记急躁情绪,要理智地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做事情要有责任心,不能感情用事和轻率处理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观念和思维要实现由感性向理性转变。
要深入基层,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人要活到老,学到老。过去我们在学校在课堂是向书本学习,现在我们是在农村在基层,要向社会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人民群众学习。人民群众中蕴藏着众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智慧和潜能,我们要学习农民朋友种田的经验和为人处事的经验,要学习农村村务管理知识,要把我们在学校在书本上学到的东西创造性地和农村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把实践作为我们学习的重要课堂和提高我们自己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的有效平台。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特别注重向农村基层干部学习,因为,他们长期在农村工作,积累了许许多多管理农村的工作经验,我们要学习好借鉴好他们这些宝贵经验,结合我们自身的优点和优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要守住清苦和寂寞,实现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学校在学生时代,很多事情都是靠父母、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的,生活上各项支出基本上是靠父母和亲朋好友供给的,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大学生活是在城市,城市生活的各种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比农村好得多。有好的学习环境、购物环境,生活环境,娱乐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生活比较方便,有利于一个人的生活和成长。但是毕业走向社会当上大学生村官之后,生活环境由城市转到了农村。在农村,生活上除了依靠组织、领导和群众之外,主要的是靠自己,在学校是集体生活,在农村是个体生活,农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白天工作,晚上没有路灯,到处是黑漆漆的,没有去处,生活单调,这是我们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最难过的一道门槛。同时这也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生活方式,要有吃苦耐劳、忍受寂寞的意志和决心,要把我们工作之外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用来研究问题思考问题和搞好学习。
要密切联系群众,实现交往方式的转变。大学生成为村干部之后,交往的对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学生时代,交往的对象主要是老师和同学,老师和同学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同学与同学之间有共同的爱好和价值追求,相互之间比较容易沟通和交流,也容易结下友谊和感情。但是到了农村,我们交往的对象是农民群众,相互之间的共同语言和爱好比较少,交往起来就不那么容易,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就要改变我们以前的交往方式,积极主动地和农民群众交往和联系,和农民群众交朋友和群众打成一片,争得农民朋友的信任和支持,这样,我们才能打开农村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