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改解码
2016-01-14
战略支援部队是什么部队
“战略支援部队可能将太空、网络、电子对抗领域的部队集中统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是我国军改一大创新,符合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
南方周末记者 昱江
南方周末实习生 张绮琳 胡家尧
黄金菊
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又一个新军种——战略支援部队宣告成立。在世界范围内,“战略支援部队”是个闻所未闻的称号,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
各界对战略支援部队的具体任务有诸多猜测:
猜测一:在外层空间,这支部队作为“天军”整合包括卫星、超高速飞行器、空间监视与情报系统等力量。在网络空间,这支部队是网络战的重要力量。
猜测二:战略支援部队是包括情报、技术侦察、卫星管理、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等信息支援性质的兵种。
猜测三:战略支援部队不直接参战,为各部队提供信息支持,跨越任何一个军种。重点在打击敌人的卫星和电子网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甚至不需开一枪就能屈人之兵。
2015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公开致训词中阐述:“战略支援部队
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习近平对战略支援部队做了权威的解读——新质作战能力。这种作战能力告别传统,是军事信息化战争中的创新,战略支援部队可以发挥军民融合的作用。
但总的说来,中国战略支援部队将为中国打赢信息战发挥重要作用。
更强包容性的部队
“战略支援部队可能将太空、网络、电子对抗领域的部队集中统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整合能力,是我国军改一大创新,符合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
一位不愿具名的军事专家分析:认识战略支援部队,看领花就能发现端倪。战略支援部队的领花造型独特,由传统解放军特种部队三色旗做底色,以象征卫星或网络的同心轨道和类似信号发射塔的符号作为标识,具有多种形状特征整合的特点,代表它应该囊括了太空军、网军、电子对抗部队。
这种新质作战能力,有别于传统的火力杀伤,用途神秘的中国战略支援部队,谋求不战而胜。
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典型特色,就是非对称、非接触、非线式作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外层空间和网络空间这两个特殊的战场。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陆海空军部队仍然是决胜的关键,而争夺的战场也主要在陆海空空间进行,但上述军事专家认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战略支援部队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因为它与传统作战能力相加,既为其提供支撑,也是其力量倍增器。战略支援部队可以整合信息化战争中的多种力量。
美国的外层空间部队分属海陆空三军部队,统一归美国战略司令部指挥。2010年美军在战略司令部之下成立了网络战司令部,统一指挥美军陆海空陆战队的网络战部队。
中国的战略支援部队,能比美国更进一步将情报、技术侦察、卫星管理、电子对抗、网络攻防等战略资源将整合在一起,管理更集中。这种集中统管是创新之举,更利于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和要求。一位接近军方的专家分析:这是一支将所有应对信息化战争的内容掌握在手中的部队,是为全军服务的。
这位专家分析,未来不排除从战略支援部队分离军种的可能性。从军种演变发展历史看,技术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陆军是最早的军种,是现在所有军种的母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海军、空军、网络军逐渐从陆军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军种。陆军的“弱化”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战略支援部队的成立也证明了军种有其细分价值。
网络的整合
传统陆海空天部队的杀伤机理是冲击波,而这种新型作战力量杀伤机理则是干扰、破坏。好比网络战,可以修改窃取敌方的数据、阻断网络通道,甚至完全瘫痪其指挥控制系统。
2011年,伊朗一枚正测试的新式洲际弹道导弹的军火库爆炸,伊朗推测是西方或以色列情报机构内线操纵电脑发出爆炸指令;或是导弹电脑控制系统遭病毒感染,自动下令弹头爆炸。
美军“尼米兹”号航空母舰的指挥控制系统曾因黑客袭击而被迫中断3个多小时,可见网络战效果之强。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网络战硝烟已不断燃起。核武器可以造成一个局部范围的瘫痪,但网络却可以瘫痪一个国家。战略支援部队将有效适应网络战,扭转我国在信息化战争中的滞后地位。
美国的网络作战部队成立于2009年,至少有3000名信息战专家和8万名以上从事网络战、电子战的军人,已研制出的网络武器(如木马病毒)超过2000种。凭借着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绝对优势,美军目前已经处于不可动摇的超强地位。
中国军队的信息化作战发展比较晚。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军方靠内网阻隔于互联网之外。技术缺乏整合,高新的技术没有真正运用到军队,未来的隐忧难免。
据军事专家透露,过去在有关网络战的问题上,总体上中国还是各自为政、山头林立。中国的网络安全力量分散在陆、海、空等主战军种中,难免出现重复建设、相互争夺经费资源的情况。如美国空军、海军就各自发展了广域监视卫星系统,两军观点不一,前些年还在艰难整合中。
战略支援部队的成立能将过去的各自为政转化为联合作战,在军队建设上可以有效统筹,开辟资源整合、系统对接、危机预警规划、规范管理的新道路。
在信息化时代里,战争已不再只靠陆海空战场,各国都在积极培育虚拟空间战场的军备力量,战略支援部队最大的特点便是不用开枪就可制敌。
拔高“战略支援部队”有其必要性和前瞻性。过去我们说现代化战争首要掌握制空权,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信息化战争首要掌握制电磁权,要尽力做到战场单向透明。将技术侦察、电子对抗、网络攻防、心理战、情报、卫星管理等集中到战略支援部队,不仅能截获信号和情报,同时也能传播心理战信号和情报,也能有助于电子对抗和网络攻防。
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2015年11月2日战略支援部队的首任司令员高津在《解放军报》上发表了题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的署名文章。文中强调“……世界主要国家竞相调整军事战略,加紧推进军事转型,以信息化为核心重塑军队组织形态、重构军事力量体系。战争形态处于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跃升的质变期……”
战略支援部队是“将战略性、基础性、支撑性都很强的各类保障力量进行功能整合后组建而成的”。根据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杨宇军大校的说法,未来战略支援部队还可能包容更多的新的军事力量。
据军方人士介绍,战略支援部队的特点是:不直接参战,而是为作战部队提供信息支持和保障;不适合专门隶属某一军种,但又无法与各军种脱离关系,其行动具有战略意义,可以对国家博弈、战争进程等产生重大影响。按照这种发展趋势,未来空天军、网络军的成立也并非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