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学生一把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浅谈如何教学生学会积累
2016-01-14刘小惠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冯家沟小学050100
刘小惠 (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冯家沟小学 050100)
集中选择几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指导,而其他问题可顺带,避免泛泛而谈,吃不透,嚼不烂的情况,达到重点突出。
可以说,这种讲评方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积极对话。这种对话,是学生作文后对已写作文的反思交流,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面批”,即直接面对学生,反馈快,对话多。这样,作文中暴露出的重点问题、关键性的问题一旦讲透彻,就能当场解决学生困惑,解决问题,而且还有可能发现学生潜在的问题,其作用是对学生作文批改打分写评语所无法替代的,是在原有写作基础上的一次提升。而且,探讨合作交流得到的知识将迁移到互批互改、自我批改后一环节中,这又是一次写作的提升。此环节一定要处理得好。因为这个环节是带示范性质,能否把问题讲清楚、讲透,直接关系到学生互批互改自批自改的质量。
四、互批互改,自批自改,总结方法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探讨合作交流得到的知识迁移到互批互改、自我批改的过程中,是对此次作文的一种及时反馈,再次反思。交流课上带示范性的集体评议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五、结语
在教师指导下以问题作文为中心的多个问题互参的辐射式探讨,处处体现高效性。整个过程是师生互相促进的双向过程,一方面,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在评价别人的作文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发现中感悟,是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另一方面,打破了“满堂灌”和“满堂问”的格局,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作文的技巧与写法慢慢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思维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使作文教学变得有生气,有活力。
参考文献:
[4]陈莲根.作文思维风暴:最有效的高分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唐海波.如何上好作文讲评课[J].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08(12).
[1]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朱行能著.写作思维学[M].人民出版社,2007.
[5]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责编张翼翔)
送学生一把开启习作之门的金钥匙——浅谈如何教学生学会积累
刘小惠(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矿区冯家沟小学050100)
摘要: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要不就是千人一面。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缺乏习作的素材,没有源泉。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我认为,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首先是素材的积累。学生可以通过坚持写日记,收集素材;留心课间,获取素材;结合活动,捕捉素材;偶发事件,拾得素材;节日之际,积累素材;农忙时节,获取素材;放眼自然,获取素材。其次是语言的积累。再次是写作技巧的积累,如修辞手法的积累、写作手法的积累、细节描写方法的积累和谋篇布局的积累。
关键词:学生习作积累素材语言写作技巧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1.165
习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学生运用书面语的综合过程,学生的习作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等要求。然而,现实情况却截然相反,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要么难以下笔,要不就是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内存”太少,缺乏习作的素材,没有源泉。那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呢?我认为关键之一是要让学生学会“积累”。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名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练习写某一篇文章,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需要积累的东西很多。学生学会积累,就有事可叙,有事可写,有人可赞,有情可抒。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怎样积累,积累什么”的指导。
一、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是一个巨大的写作素材库,是作文的源头,小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感情及一切材料都来自现实生活。我们要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不断发现,开掘生活信息之源,撷取有意义的、生动的、鲜活的作文素材,才能让他们写出富有生活气息的作文来。
那积累哪些方面的素材呢?如何积累呢?其实,每天的日常生活、学习、课间活动、兴趣爱好、周围的自然风光、有意义的节日、有纪念意义的事物、特殊的节日、生活中偶发的事件等都是我们可积累的素材。农村的学生接触自然的机会多,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因此,我经常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坚持日记,收集素材。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学生一天中经历的事很多,如果用心会发现有很多事是非常有意义、有趣、有感的。因此,我们要教会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养成“处处留心皆素材”的观察习惯。天长日久,学生的日记内容就越来越丰富,日记资源就会源源不断。
2.留心课间。获取素材。课间学生好动喜玩,总是三五成群地参加各种有趣的游戏。不管学生做什么游戏,都非常专注、认真。结合课间游戏,我们可进行《踢毽子》《跳山羊》《跳皮筋儿》等的习作练习。这样,学生能把动作要领、活动的氛围、心中感受等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只要我们引导学生留心感受,这些不就都是学生信手可得的习作素材吗?
3.结合活动,捕捉素材。学校经常性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指导学生留心搜集有意义的作文素材,也是获取作文材料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要让学生在活动中捕捉有意义的素材,让他们写活动中苦与乐、得与失。例如,我们可结合新教育整本书共读,进行读后感习作练习;结合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写出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和收获;结合校本课程《抖空竹》,许多学生进行了《我学抖空竹》《抖空竹的感受》等为题的习作小练笔。
4.偶发事件,拾得素材。另外,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偶发事件。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及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判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去呼唤。这也是积累素材的一种途径。上学期我班学生发生丢失计算器事件。整件事调查清楚后,我抓住这一时机进行了命题习作《计算器风波》,学生可以加副标题。偶发事件每学期都有,这不乏是练笔的好机会。
5.节日之际,积累素材。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以及西方一些国家节日的传入,也是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有利时机。例如,春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母亲节等,我都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习作任务,写一写自己是怎样过节的,都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有哪些收获或者是感触等等。
6.农忙时节,获取素材。在农忙季节,孩子们会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把干活的过程、感受记录下来,从劳动实践中获取习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