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喉镜与传统喉镜在气管插管术教学中应用的比较
2016-01-14彭勉张宗泽陈畅陈莹莹
彭勉+张宗泽+陈畅+陈莹莹
摘要:可视化操作是临床麻醉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住院医师培训中应用Glide Scope视频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术教学,有效提高教学安全性、有效性和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操作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可视化操作的兴趣,为麻醉科临床教学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138-02
气管插管术是临床麻醉气道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麻醉医师必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如何有效地开展气管插管术培训,减轻低年资住院医师对此项基本技能的心理恐惧感,一直是麻醉科临床带教老师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气管插管术操作一般选用普通直视喉镜(Macintosh blade Laryngoscopy,ML),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气管插管术教学,可能存在插管解剖标志暴露不理想,时间限制,增加插管相关并发症及风险等问题,导致初学者很难在短时间内熟练掌握此项技能。Glide Scope 视频喉镜(Glide Scope Videolaryngoscopy,GVL)是新型的视频插管系统之一,2001年由加拿大Saturn Biomedical Systems公司研制。本研究引入Glide Scope视频喉镜对低年资住院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术培训,希望为气管插管术的临床教学实践提供新方向。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2013年9月至2014年5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麻醉科进行轮转培训的低年资住院医师共20名,之前未接受过气管插管术培训。进科后,在进行临床操作前,由教学秘书复习2学时理论知识,观看气管插管教学录像,在模拟人上练习气管插管操作10次。然后,随机分为GVL组(可视喉镜气管插管组)和ML组(传统喉镜气管插管组)。GVL组为10名低年资住院医师,由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在Glide Scope视频喉镜引导下行气管插管术,插管总例数200例;ML组为10名低年资住院医师,由1名高年资主治医师使用传统喉镜带教行气管插管术,插管总例数200例。两组培训时间均为3周。2名带教医师均经过统一规范带教培训。选取同期在全麻下行择期非头颈部手术患者400例(男208例,女192例)行气管插管术,患者年龄18~60岁,体重指数18~28,ASA分级Ⅰ~Ⅱ级,排除可能困难气道患者:如颈部运动受限、张口度受限、颌面部畸形等,及心脏病、急慢性呼吸系统病变等患者。
1.方法。患者人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开放静脉通道后,常规去氮给氧。麻醉诱导后,经口气管插管。使用Glide Scope可视喉镜行气管插管时,操作者左手持喉镜,右手拇指食指捻转分开上下门齿,沿舌中线将喉镜片置入口腔。此时,显视屏上可清晰显示口腔内结构和喉镜片位置,在图像引导下,将喉镜片缓慢送入至会厌根部,轻柔旋转移动喉镜片,寻找最理想角度,充分暴露声门。接着,在视频引导下,将气管导管从右侧口角置入,轻柔深入,直至导管尖端进入声门,并到达合适深度。然后,退出喉镜片,安置牙垫,妥善固定气管导管,插管结束。传统喉镜按照传统方式操作。两次气管插管不成功则记录为插管失败,马上由带教老师行气管插管。记录指标为: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总气管插管成功率,术后24h随访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咽痛,声嘶,吞咽困难等)情况。
培训结束后,分别对两组住院医师发放问卷进行主观调查,了解他们对教学满意度、颈部解剖结构掌握程度、操作自信心,及进一步学习可视化技术引导下临床操作兴趣等情况。
2.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GVL组学员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为68%,插管总成功率为78%;组学员首次插管成功率为38%,插管总成功率为51%。与ML组相比较,GVL组学员首次气管插管成功率及总气管插管成功率均明显增加(P<0.05),气管插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见表1)。
与ML组学员比较,GVL组学员认为可视喉镜插管可显著提高教学满意度,加深对气道解剖结构的理解,增加气管插管操作自信,同时激发对其他可视化操作技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P<0.05,见表2)。
三、讨论
可视化是近十年来,医学乃至麻醉学领域发展的趋势所在。可视喉镜作为可视化技术的经典工具,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尤其是针对困难气道患者。
尽管临床上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已得到麻醉医师的广泛认可,但,此项技术尚未被列入气管插管术教学的常规。本研究将Glide Scope视频喉镜应用到气道管理教学实践,发现:首先,可视化教学较之传统教学更清晰地显示气道的解剖结构和位置,更加生动有趣,能更好地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其次,传统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所需培训周期较长,初学者插管,往往面临插管时间长、插管损伤大、成功率低等问题,加之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带教老师对学生进行气管插管操作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可能影响教学积极性;再次,学员使用普通直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可能无法理想地暴露气道重要的解剖结构,而且操作过程中,带教老师也很难清晰地观察到喉镜片尖端的位置,无法及时指导调整,从而导致气管导管误入食道,学员挫折感强,插管时过度紧张,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和兴趣。我们体会,可视喉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术教学较之传统喉镜气管插管术具有明显的优势,首先,GVL和ML喉镜片的形状相似,但前者镜片尖端配有高清防雾摄像头,因此,较ML能更加清晰地显露口腔内声门附近的图像,通过图像进行Cormack分级,形象地向学生进行气管插管难度评估的教学;其次,GVL图像可被传递至液晶显示屏,操作者无须直视患者口腔,经图像引导,定位声门结构即可实施气管插管,而且,在学生进行气管插管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能够通过显示屏实时掌握插管情况,及时地提示学生进行调整,可控性强,缩短插管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有效减少插管损伤,从而,大幅度提高带教老师教学积极性和学员的学习兴趣以及成就感;再次,传统喉镜教学是一对一教学,而可视喉镜教学过程中,由于可以接驳外置显示屏,方便进行一对多教学,大大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效率,不仅直观生动,而且有效地节约了医疗资源。
医学领域的迅猛发展,为临床医学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临床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吸纳这些先进的技术成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临床教学更为高效、生动。在麻醉专业引入可视化教学理念,一方面,可以生动地向学生传递可视化技术的概念,同时激发学生对可视化操作技术(包括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及血管穿刺等)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可视化技术的优点,并积累经验,奠定实践基础。因此,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术教学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更具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术临床教学中效果更理想,但目前GVL尚未成为气管插管的常规用具,在许多基层医院也未完全普及,传统气管插管方法的学习也是不可或缺的。住院医师熟悉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技术后,可以很好地掌握气道的重要解剖标志及气管插管操作的全过程。
可视化是临床麻醉发展的大趋势。我们将GVL引入临床麻醉的教学实践,对气管插管术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我们预测,可视化设备(如可视喉镜和超声等)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麻醉学临床教学,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可视化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ooper RM,Pacey JA,Bishop M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with a new video laryngoscope(GlideScope)in 728 patients .Canadian Journal of Anesthesia,2005,52(2):1069-1070.
[2]黄飞,卢榜裕.微创外科——外科学临床教学的新领域[J].微创医学,2008,3(2):167-169.
[3]李琦,马维红,彭凌湘.临床见习教学中各参与方权益保护的探讨[J].广西医学,2010,32(9):1136-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