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50—60年代辽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简况※

2016-01-14王恩宝

党政干部学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辽宁革命运动

王恩宝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20世纪50—60年代辽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简况※

王恩宝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20世纪50—60年代,在辽宁企业中掀起了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运动促进了辽宁生产建设的大发展,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指标能够按时超额完成;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技术面貌,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改革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运动也存在不足,留下了深刻教训,值得认真反思。

20世纪;辽宁;技术革新;技术革命

从1958年开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攻克难关,解决生产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在大搞群众运动的形势下,全国各地出现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趋势。辽宁是工业企业密集的省份,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尤其具有重要意义。196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指示,辽宁在原来已开始进行的技术革新基础上,又掀起了一个新高潮。

一、辽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初始阶段发展概况及评价

在辽宁的众多企业里,鞍钢搞技术革新的规模和声势最大,行动也最早。1959年11月间,鞍钢组织技术表演,提出大量技术革新项目。从1960年元旦开始,从矿山到炼钢、炼铁厂,从各主要生产部门到生产辅助部门都投入了这场运动。从元旦到2月初的一个月左右时间内,鞍钢职工提出革新建议10万多件,对于生产计划的完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一中板厂把职工提出的700多件解决烧钢能力不足的建议搭配成套,最后综合成“双层烧钢法”,提高烧钢能力30%。初轧厂实现“轧双锭”的技术革新后,又实现了“双推”、“双切”、“双吊”、“双送”等一套新的操作技术,使全厂生产能力提高31%。鞍钢的技术革新活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十分注意把工人的干劲、智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同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知识相结合,以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问题。第二炼钢厂工人与技术人员一起创造了用185吨设计能力的平炉炼出330吨钢的纪录,而且使平炉多装、快炼、安全。

在广大职工群众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基础上,中共鞍山市委于1960年3月11日向中共辽宁省委和中共中央作了《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五条经验:第一,必须不断进行思想革命,坚持政治挂帅,彻底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第二,放手发动群众,一切经过试验;第三,全面规划,狠抓生产关键;第四,自力更生和大力协作相结合;第五,开展技术革命和大搞技术表演相结合。报告还特别指出,为了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断推向新高峰,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运动,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

这个报告上报中共中央以后,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于3月22日作了批示:“鞍山市委这个报告很好,使人越看越高兴,不觉得文字长,再长一点也愿意看,因为这个报告所提出来的问题有事实,有道理,很吸引人。鞍钢是全国第一个最大的企业,职工十多万人,过去他们认为这个企业是现代化的了,用不着再有所谓技术革命,更反对大搞群众运动,反对两参一改三结合的方针,反对政治挂帅,只信任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去干,许多人主张一长制,反对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他们认为‘马钢宪法’(苏联一个大钢厂的一套权威性的办法)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是1958年大跃进以前的情形,此为第一阶段。1959年为第二阶段,人们开始想问题,开始相信群众运动,开始怀疑一长制,开始怀疑马钢宪法。1959年7月庐山会议时期,中央收到他们一个好报告,主张大跃进,主张反右倾,鼓干劲,并且提出了一个可以实行的高指标。中央看了这个报告极为高兴,曾经将此报告批发各同志看,各同志立即用电话发给各省、市、区,帮助了当时批判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现在(1960年3月)的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这是第三阶段。现在把这个报告转发你们,并请你们转发所属大企业和中等企业,转发一切大中城市的市委,当然也可以转发地委和城乡,并且当作一个学习文件,让干部学习一遍,启发他们的脑筋,想一想自己的事情,在1960年一个整年内,有领导地,一环接一环、一浪接一浪地实行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城乡经济技术革命运动。”[1]180-181

鞍山市委的这个报告,经毛泽东批示否定了“马钢宪法”,认为鞍钢自己创造了“鞍钢宪法”,于是“鞍钢宪法”的提法被确立,并被广泛引用。

1960年3月24日,辽宁省委将毛泽东的批示转到鞍山市委,当天上午、晚间和26日上午,鞍山市委常委会学习讨论和研究了贯彻批示的精神。与此同时,批示精神迅速传达到鞍钢各厂矿。4月22日,鞍山市委又经辽宁省委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央和毛主席指示情况的报告》。鞍山市委这个报告系统地揭发了“马钢宪法”的严重危害,指出“鞍钢宪法”与“马钢宪法”的斗争,既是无产阶级办企业路线同资产阶级办企业路线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又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斗争,坚持“马钢宪法”,坚持一长制,就是坚持资产阶级的反党思想。鞍山市委的这份报告,中共中央于5月11日批示转发各大企业党委阅读。5月23日至26日,冶金部党组在鞍钢召开学习、推广“鞍钢宪法”现场会。会议对“鞍钢宪法”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作了归纳和概括,主要有五项,即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政治挂帅,大搞群众运动,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1960年7月,辽宁省委协同中共中央工业工作部到鞍山总结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批示的经验。此后,在鞍钢,乃至在全国冶金战线,都学习、宣传贯彻了“鞍钢宪法”,推动了群众性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开展。

在贯彻“鞍钢宪法”过程中,鞍钢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有了更大发展。与此同时,辽宁全省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也掀起了高潮。当时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是在“大跃进”、特大跃进的形势下兴起的,但它的出现反映了工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辽宁是工业大省,它的生产建设体系担负着支援全国建设的任务。虽然大多数企业在当时条件下,其设备比其他地区稍有优势,但总体说来,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还不高;自动化、半自动化的水平更低一些。当时生产任务重,企业设备不足,劳动力不足,迫切需要使企业的生产向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的“四化”方向发展。实际上,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四化”的发展。1960年1月至2月,沈阳全市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增长10%左右,出现了301条生产自动线、联动线,节省劳动力3万多人。沈阳钢铁厂实现了土吊、火车推进器等11项重大革新,变体力劳动为机械化、半机械化,平均提高效率3倍以上,节省100余劳动力。沈阳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木工创造成功的电动割冻土机,每天可开24立方冻土,一台机器相当于原来40名工人的劳动效率。全省其他各地的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也迅速发展,特别在解决变手工操作为机械、半机械化操作,变机械化操作为自动化、半自动化操作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为了推动全省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发展,中共辽宁省委、省人委于1960年4月10日召开全省工业战线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先进集体和革新者代表会议。省委领导同志在会上作了总结,提出今后技术革新、技术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提高机械化、半机械化,自动化、半自动化水平,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大搞原材料生产,继续开展群众性的夺材大战;大搞企业管理革命,特别是要注意解决企业综合经营问题;大力支援农业,掀起一个规模更大的各行各业,特别是工业战线全面支援农业的群众运动,从而使这一运动沿着正确、科学、全民的轨道继续前进。在代表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聘请省内92名革新家为特邀研究员,使这些工人出身的优秀革新家步入科学研究殿堂,把自己的丰富生产实践与科学理论结合起来,也给科研部门注入了新鲜血液,这一方向在当时以及后来都是正确的。在代表会议上,被聘请为特邀研究员的著名革新家、刨工出身的王崇伦,冲压女工尉凤英等相继登台讲话。在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中,全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革新家、技术能手,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冲压女工尉凤英从1953年到1960年共完成技术革新107项,刀具改革后提高功效14倍,改革的冲具提高功效100余倍,曾提前434天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生产任务。沈阳铸造厂的副总机械师张成哲,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搞技术革新,成功地研制了自动芯卡机,提高功效10多倍。他研制的铸铁管漂浮检验机,填补了铸铁行业的空白。[1]183-184

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大发展,促进了辽宁生产建设的大发展,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指标能够按时超额完成;同时也改变了企业的技术面貌。运动的锋芒一开始就指向那些占用人力多、劳动强度较高的混凝土、砂浆、钢筋、垂直运输、厂内运输、建筑、土方等方面,使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广大职工群众通过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实践,进一步解放了思想,提高了集体主义觉悟,发扬了工人阶级的积极首创精神。在运动中,涌现出成千上万的“革新能手”和“革新迷”,他们废寝忘食,苦干实干,几十次、几百次地坚持试验,一直到成功为止。本溪的砌砖盘就是连续试验了三百多次才成功的。许多普通的描图员、勤杂人员成了“发明家”、“革新家”。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大发展,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技术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同时也推动了生产组织、企业管理工作的改革,促进了文化发展,推动了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

上述情况表明,当时辽宁省基本建设部门开展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形势很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的是某些地区和单位运动发展迟缓,先进经验不能迅速地普遍地推广,有些单位仍是采取“人海战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不快,脚手架放不下,夺材大战展不开,劳动力减不下来,“技术革新千千万,生产效果不见面”,施工进度缓慢。

辽宁全省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就较为广泛地开展起来,在“大跃进”过程中又掀起了新的高潮,因而这时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不能不带有当时政治压力、群众运动一哄而起的成分,许多数字和成就也明显地有夸大不实之处。运动中由于过分强调政治挂帅,强调个人意志和主观能动性,也有违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现象存在。但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总目标是明确的,就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其中许多重大改革、发明创造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也培养、锻炼了一大批优秀改革人才。

二、辽宁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的更高阶段

辽宁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一直没有中断过,到1961年又在技术革新的基础上,发展为全省职工技术协作运动。群众技术协作,就是在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的带动下,以老工人为骨干,自愿串连组织起来,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帮助别人解决生产当中的技术关键问题,学习和传播先进技术经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不是偶然的,体现了当时中国工人阶级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反映了时代精神。它是产生于大跃进时代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全省工业战线的群众技术协作,从1961年开始,几年的时间,就形成了全省规模的扎扎实实、生气勃勃的群众运动。到1963年底,通过群众技术协作,全省已经拥有包括8.4万多骨干分子的技术协作大军,并且建立起遍及全省10个市的技术协作的各级组织。尤其可贵的是,群众性技术协作运动,大大增强了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意识,提高了职工的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发扬了不计个人得失、不辞辛苦、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增强了职工的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斗志。

辽宁省的群众技术协作是由沈阳市3名劳动模范创始的。这3位革新能手是沈阳气体压缩机厂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吴家柱、沈阳拖拉机厂工人出身的技术员林海丰、沈阳高压开关厂工人出身的技术员吴大有。他们3人为了克服困难,更好地提高技术水平,在业余时间经常一起交流经验,研究技术,互相帮助各自的工厂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他们随后便展开了一个工厂一个工厂的串连,很快这种技术协作的“星星之火”,就在沈阳市工业企业当中形成了“燎原之势”。他们自发地活动了一个多月。虽然是短短的一个多月,活动的范围还不算大,却已经显示出群众技术协作运动最基本的特征:工人阶级的高度自觉性,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的精神,个别串连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发挥集体智慧促进生产的显著效果。经常参加这项活动的骨干分子,已经由最初发起的3个人扩展到4.8万多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不辞辛苦、不怕困难、自觉自愿地互助帮学,带动与组织广大职工革新技术,传播与推广先进生产经验,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课题,对保证完成国家计划,实现增产节约和更好地支援农业等,都做出了重大贡献[2]。

开展群众技术协作,和保证完成当时国家计划、实现增产节约紧密结合,是这项活动始终贯彻的重要原则,也是这项活动的突出特点。煤矿系统的技术协作活动,一开始就把主攻目标指向了掘进、采煤以及设备维修等重要方面;轻工、机械、冶炼系统的职工围绕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品种、降低成本等方面组织技术协作,也取得了新成就;运输部门针对有关保证安全正点运输方面解决了许多问题。据沈阳市对开展这项活动以来解决的6190多项生产技术问题分析,其中属于提高产品质量的占35.96%,增加品种的占4.13%,降低成本的占9.44%,节约原料、材料和燃料的占4.44%,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占29.21%,其他属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占16.82%。面向农村,为农业服务的技术协作运动,在各地有组织、有计划的统一安排下,也日益增多[3]23。

各地各企业根据中共中央有关精神和本地本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厂际活动的重点之一,加强了对直接为农业服务企业的技术协作。沈阳市总工会群众技术协作委员会为了帮助拖拉机修配厂做好“冬检”工作,支援春耕生产,先后组织41名具有技术专长的老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到3个拖拉机修配厂进行技术协作,提出60多项解决当前生产技术问题的建议,到1963年5月已经实现20项。而据同时期本溪、锦州、营口和朝阳等地的不完全统计,属于支援农业的技术协作项目就已经实现了220多项。

这一时期,各地在技术协作中推广与交流先进经验的活动,异常活跃。全省10个市和沈阳、锦州两个铁路局,在1963年上半年通过群众技术协作的串连活动,交流、推广的先进生产技术操作经验就达4500多项。广大职工在奋发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鼓舞下,提出了“迅速学会与掌握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的响亮口号,出现了传播技术、研究技术、学习技术、提高技术的新热潮。他们成群结队地去听技术讲座,冒雨长途跋涉去学经验,到处寻访和六请、七请甚至是九请名匠能手的动人事例,不断涌现。据沈阳、本溪、阜新、安东(今丹东)、锦州、朝阳和锦州铁路局的不完全统计,1963年以来,群众技术协作组织举办的各种较大型的技术讲座有1470多次。仅沈阳市,先后有1.8万多人次听课,并举办了2200多次技术专题讲座。各地和许多企业适应活动迅速发展的需要,还初步建立了一些制度,按工种、行业或产品建立了专业组,并采取其他一些有效措施,使这一活动既轰轰烈烈地迅速发展,又扎扎实实地巩固提高[3]36。

各地和各企业建立的专家组,少者几个,多者几十个,主要成员都是具有专门技艺的老工人,在技术协作活动中起着“技术顾问”的作用。有着这样的专业组,把同行业和相互有关联的工种的名师巧匠搭配起来,既可以更有效地突破生产关键,解决技术难题;同时通过这种形式,又可以把一些名师巧匠的活动由一时的、偶尔的、零星的串连引向经常化、计划化、制度化。对于群众技术协作活动成果的运用情况和这项活动的开展情况,许多地区和企业,都及时地进行了检查。有的则是由企业群众技术协作组织发动职工进行自我检查。沈阳市的群众技术协作组织,还组织有关人员和企业共同逐项地检查了技术协作成果在生产中的运用情况。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检查,大大地促进了技术协作活动的进一步巩固和开展。

实践表明,辽宁省工业战线上的群众技术协作活动,不仅在生产方面是一个解决生产关键问题的好办法,在技术方面是一个总结、传播和发展先进技术经验的好办法;而且,对于增强职工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水平,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技术协作积极分子在技术协作中不仅传授了先进技术经验,也传播了先进思想。他们为了帮助别人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或者通宵达旦地苦思冥想,或者常常四处奔跑传经送经,不把问题解决总是不罢休。

[1]当代辽宁简史[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2]王恩宝,孙硕硕.宋任穷在东北局[J].党史纵横,2012,(05):42.

[3]崔文信,王专,赵荣林,张呈瑞.辽宁省职工技术协作活动志[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董瑞军

K26

A

1672-2426(2015)11-0041-04

王恩宝(1966-),男,辽宁新民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世纪50-60年代辽宁老工业基地创业史研究”(项目编号:14BDJ02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辽宁革命运动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不正经运动范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疯狂的运动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