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概念有效教学策略
2016-01-14石兴彬
石兴彬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固然重要,但是方法一定要对路,否则学生也不能100%掌握化学概念.学生在学习化学概念时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疑点和盲点.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寻找有效教学策略,利用科学合理、趣味盎然、恰当充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于化学概念的学习积极性,科学高效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前提:实验是基础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化学实验是基础.影响高中化学实验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实验现象也比较复杂.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设置问题情境,精心设计实验方案,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最简洁的提问以及科学的实验方式展现出化学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探究解决化学实验所呈现出的问题.
例如,在讲“乙炔”时,我增设了“魔棒点灯”趣味实验.在实验之初,我及时创设了问题情境,对学生提问:谁能不用火柴,而是只用一根玻璃棒就将熄灭的酒精灯点燃?同学们都跃跃欲试,但是大家都感觉没有太大把握.实验:沾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玻片上;随后用吸管取2~3滴浓硫酸滴在高锰酸钾晶体上;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静态的酒精灯芯,这时原本熄灭的酒精灯很快被点燃.此时,班级内的学生都睁大了好奇的眼睛,大家都很想知道这种现象到底是怎么产生的.随后,我组织大家进一步进行班级讨论:玻璃棒为什么能点火?乙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酒精灯芯本身并不能燃烧,又是什么促使它燃烧呢?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化学概念、化学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带着问题疑问,自然就过渡到了乙炔、过氧化钠性质的教学内容上,从而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学策略分析:该化学实验教学案例是在化学教学新课导入时,针对乙炔的可燃性,遵循问题性、实验性、趣味性的原则,设计了用“高锰酸钾加浓硫酸并点燃酒精灯芯”的趣味实验,采用问题法、激趣法和班级讨论法来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
二、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新旧知识联系
例如,“电解质相关概念”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涉及化学平衡、元素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反应方程式、溶液酸碱性、质量守恒、电化学基础、化学计算等诸多方面相关概念知识内容.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将电解质相关概念的新旧知识进行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头脑中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比如,在讲“离子反应”之前,我及时进行了导课设计.复习提问:(1)根据已学知识,如何给化学物质进行分类?(2)什么是电解质?什么是非电解质?(3)电解质为什么能导电?(4)相同条件下,电解质导电能力是否完全相同?演示实验:CH3COOH溶液、NH3·H2O、盐酸溶液、NaOH溶液、NaCl溶液导电质性比较.进一步引入:电解质可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对物质再分类.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教学案例遵循了问题性、启发性以及层次递进性原则,从学生已学化学知识,即物质简单分类着手,层层设问、逐步递进,随后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对物质分类的概念进行深化和完善,不仅帮助学生找到了新旧知识结合点,而且渗透了电解质相关概念的循序递进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思想.
三、创设问题情境的重点:化解习惯和科学矛盾
例如,在讲“酯化反应”前,我提出问题:有人认为,饮酒过量后,饮用大量食醋能达到解酒效果;这种观点有科学依据吗?食醋中的乙酸和酒中的乙醇能发生酯化反应吗?联想到自己的家长、亲戚平时都有这些习惯,学生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我指导学生进行了“乙醇和乙酸、酯化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结束后,我继续提出问题:(1)本实验所用到的试剂都有哪些?(2)这些实验试剂各自都起到了什么作用?(3)这次实验的必要充分条件是什么?(4)“饮酒过量,食醋解酒”的习惯是否科学?为什么?根据实验,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上述习惯和观念是不科学的,因为酯化反应的必要充分条件是需要浓硫酸加热,而这个条件是人体达不到的.
教学策略分析:该案例遵循问题性、启发性、适度性原则,利用生活中不科学的习惯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生活实际问题、化学史实、奇闻趣事等创设问题情境.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新课标,以教材为基础并结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特点来创设科学恰当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