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李鸿章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2016-01-13范晓明

雪莲 2015年30期
关键词:教育思想李鸿章实践

范晓明

[摘要]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与实践者,被看成是洋务派的中坚力量。李鸿章的大半生精力都致力于洋务事业,其中,洋务教育活动占了非常大的比重。本文首先阐述了李鸿章教育思想中的人才培养思想和科举改革思想,再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李鸿章教育思想的实践,最后再分析了李鸿章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积极作用与局限性。

[关键词]李鸿章;教育思想;实践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实践对促进当时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对后世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很多教育思想至今都还在广泛沿用,只是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时代内涵,但其本质却是一致的。可以说,李鸿章的很多教育主张和实践活动,在当前看来,就是当时中国教育的一个缩影。

一、李鸿章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才培养思想

李鸿章认为,无论是在外交、机械制造,还是军械方面,都要培养更多的人才。比如,精通外语的人才的培养,能够促进和外国的交流,这样也能够有效防止被欺侮;具备先进知识的能工巧匠的培养能够使中国制造出更多的先进器械;军事指挥官和能够熟练运用器械的士兵的培养,能够增强我国的军事实力。可见,李鸿章已经明显的认识到,只有拥有了大批的新式人才,国家才能够富强,才能够站在世界之巅。同时,李鸿章还提出了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的人才培养途径,通过新式学堂的设立,让更多的人掌握西方的自然与科技知识,并开设了大量的算学和西文等西方课程,同时,还大胆地聘用了西人教师任教,这在当时看来,是具备开创性意义的,对中国近代的教育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派遣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精通西学的人才,以满足当时的人才,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策略确实为晚清王朝培养了不少精通西学的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当时教育的发展。

(二)科举改革思想

李鸿章的科举改革思想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他倡议在科举中开设一些有关西学的新科目;其次,他勇敢地与保守派据理力争,极力地陈述八股取士这一制度的弊端;最后,他还建议将新式的学堂人员和科举正途并重实施。在洋务运动开展的这一时期,改革科举已经成为了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科举制度的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思潮,李鸿章的科举改革思想也就成为了这一思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统的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对科举的改革和前进发挥着无法忽略的重要作用。

二、李鸿章教育思想的实践

(一)支持并筹划留学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共发生了两次留学运动,而这两次留学运动的开展都离不开李鸿章的精心筹划和大力支持。首先,在留学经费方面,用官费来派遣留学生,本身就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作为支撑,留学活动是很难维系的。而李鸿章从最开始的倡议派遣留美学生时,就意识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详细地做出了经费预算,尽力保障了留学学生的房租、衣服、饮食等费用。其次,学生赴美学习之后,李鸿章也并没有对其不管不顾,他仍旧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业进展,他还经常与驻外监督通信,主动询问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他还竭尽所能地为返回中国的留学生谋求出路。针对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李鸿章曾经奏请:“酌保官阶,给予顶戴,以式戎行而资策励”,并且,他还言辞恳切地说:“仰恳天恩,俯念中国选募学生,肄习西学以图自强,实为当务之急,值此风气初开,粗有成效,准予照拟破格从优给奖,以昭激劝,可为培养人材渐收实用之一助。”从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李鸿章对这些留学生,可谓是付出了一片苦心。当然,很多学生也没有辜负李鸿章的期望,如愿的成为了中国实业、管理和科技等领域的人才精英,有的人甚至还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战果”。

(二)创办新式学堂

李鸿章在实际中逐渐意识到,受传统八股取士制度束缚的旧式书院和书馆是无法培养出适应洋务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的,而他对西方教育制度非常欣赏,所以他极力主张创办新式的学堂。在1863—1893年这一期间,李鸿章提议创办的或实际创办的新式学堂有八所最为著名,其中既有语言类的学堂,又有军事类的学堂,甚至还有实业技术类的学堂。比如,1863年的上海广方言馆、1874年的江南制造局附设操炮小学、1881年的天津水师学堂、1885年的天津武备学堂、1894年的山东烟台海军学堂、1880年的天津电报学堂以及1893年的天津西医学堂等。在创办这些新式学堂时,李鸿章广泛汲取了外国先进的办学经验,突破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桎梏,大量引进了优秀的西方课程,并且还专门聘请了不少外国教师来任教,这些举措进一步加快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步伐,有效地促进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发展。

三、对李鸿章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评价

(一)积极作用

首先,促进了传统教育到近代教育的转变。新式学堂的创办与留学生的派遣,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是传统教育转向近代教育的最根本标志。一方面,在李鸿章的努力下,一系列的新式学堂得以开办起来,上海广方言馆、天津武备学堂以及天津电报学堂等,都是非常著名的新式学堂。另一方面,清王朝长期沉迷于自己“天朝大国”的美梦之中而不自知,更不肯积极主动地向西方学习,最终导致了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于西方的不良后果。而李鸿章却看见了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先进性,并认为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是最直接且最彻底的办法,因此,他极力冲破一切的阻力,奏请派遣留学生外出学习,并且还尽力地保障了这一留学教育事业的顺利进行。

其次,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新式人才。通过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等措施,李鸿章为中国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近代新式人才,他的行为不仅为近代中国教育事业开辟了新的育人途径,其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为中国的近代事业建设起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快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最后,传播西方先进技术,开阔人们视野。李鸿章所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不仅使得西方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知识以及技能等得到广泛传播,还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近代的科技发展。在洋务教育活动开展之前,大部分人所接受的都是传统的封建思想教育。随着洋务教育活动的开展,工程学、铁路学、化学、物理、磁学、电学等大量西方近代课程被引进,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学识。留学生运动也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新思想和新知识,学成归国之后,再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二)局限性

尽管李鸿章的教育思想影响巨大,其教育实践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李鸿章认为,中国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比西方要优越很多,所不如的仅仅只是军事、武器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其次,太过注重军事教育,从他所创办的学堂的性质来看,大多都是军事学堂或与军事联系甚密的学堂,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建设其他方面的精力;最后,其所创办的新式学堂尚未形成体系。李鸿章甚是欣赏西式学校,在其所创办的新式学堂中,不乏直接仿照西式学校而建立起来的,所以使得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联性大大降低,大多以个别的形式存在,并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学制,也更无从谈及建立起“小学一中学一大学”的这样一个完整的教学系统了。

四、结束语

严格地说,李鸿章并非是一位教育家,但其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其在教育方面所做的努力等,却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也并不能成为我们忽视其伟大成就的理由,所以我们应该要辩证地看待。

猜你喜欢

教育思想李鸿章实践
李鸿章
一顿早饭改变李鸿章
李鸿章集外文补遗
浅论罗家伦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办有气质的乡村小学
践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开幼儿美术之路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贯彻陶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师德建设的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