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少教多学”策略

2016-01-13杨凤琴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提升素养少教多学实践探究

杨凤琴

摘 要:新课改下实施“少教多学”,即把课堂内外的时空、思维的过程还给学生,更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又能体现老师的主导地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宗旨。

关键词:初中习作;少教多学;实践探究;提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80-0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鼓励学生自由地、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少教多学”是一种教学思想、一个理念。因此,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做到说真话、吐真情,在写作中不断发展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

众所周知,根据中学教学课时安排,每周两节作文课,以此要学生写好作文,几乎是不可能的。作文,唯有天天写,时时写,勤练笔,勤阅读,勤观察,那样才能写好。我在探究实践里常用的做法是“切割法”。即把作文的基本写作要求切割成几个版块。从结构上分为开篇、事例、结尾。从表达方式上分为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从情感上分为真情实感、虚构想象。两节课中就把每一个版块的写作理论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去思考和练笔。比如开篇,我要求学生不要写太多的文字,100字以内为宜。可以开门见山点题,也可以运用一系列的修辞手法。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的例文让学生参考与模仿。毕竟多数学生阅读少,见识不广,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这个环节,学生即使按要求去写一篇作文的开篇部分,也是没有进步的。所以,作文要创新,首先得学会模仿。为此,就每周两节作文课,我要学生模仿优秀作文的开篇部分,在模仿中进步,在进步中学会创新。开篇如此,事例如此,结尾也如此,表达方式更是如此,每节课一点点地讲和练,直到学生真正掌握写作要点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一、注重评讲,以评促写

无论是前面所谈到的指导学生练习写每一个版块的作文,还是写整篇作文,我至少安排一节课的评讲时间,但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其目的是使学生在模仿优秀作文写作的基础上去矫正学生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个性、没有自己的感受的做法。当堂评的作文,学生便羞于去抄袭别人的东西了。我常用的做法便是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互评。如果是小版块,如开篇等,就从开门见山、修辞手法、真情实感方面去谈。如果是整篇作文,除了小版块作文的评改方法外,还注意谋篇布局。学生在课堂上评,在课堂上讲,讲出自己对所评作文的看法、观点、理由,被评的同学也有针对性地说出自己的写作目的。有时,整堂课就某个问题争论得不可开交,热闹非凡。学生就在这样的争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写作起来便个性独创,不再觉得无话可说,而是文思泉涌了。

二、刨设展示平台,激发写作兴趣

捷克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可见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是何等重要。对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好的评语,给学生高分,可以在作文课上把学生的作文当作范文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多投校园广播稿、作文杂志或参加各种作文比赛。不过,我最常用的做法是创办班级期刊。从班刊名字的征订到编委的选订、审稿、修正,一切都以学生为主,我只是参与指导工作。自班刊创设以来,学生写作和投稿的热情极高,过去在作文课上,给他们时间去写,有的学生都不能完成。而现在他们为了能把自己的作文发表在班刊上,全班72个学生,就连学习最不上心的,都能够投稿了,而且有的学生连投7至8篇之多。每一期班刊都能收到上百篇来稿。期刊印出后,他们看着自己的作文,一脸的喜悦。那个时候,他们老是问我:下一期何时能出来啊?学生有如此的写作热情,何愁写作水平不会提高呢!

三、注重日常积累,加大读写力度

自从实施“少教多学”以来,我加大了培养学生阅读和写随笔的力度。具体做法是:第一,创办图书角。建立班级图书角,这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内容。图书角的主要书籍有四大名著、外国名著、各种作文选刊、各色月刊、科学探险等等。班级图书角以其灵活性和实用性成为学校图书室的重要补充。班级图书角的创建,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了班级读书的氛围。学生在阅读中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在日常的写作当中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谓一举多得,真正发挥了图书角的作用。第二,写随笔。通俗地说,随笔就是随时随地随意有文就录,有事就记,有感就发,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受条条框框的制约。我一改过去要求学生写周记的习惯,而改为让学生写随笔,每天至少写一篇,做到人人都有随笔本,每人每天必写一篇随笔,而且每周检查一次。开始有的学生还忘记写,或写字过少。但在我的大力强调和督查下,开始由少数学生忘记交到全班学生都能上交随笔本,开始由只写几十个字再到写上百个字,学生慢慢地养成了写随笔的习惯。学生写随笔,本身就是对生活的思考,这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条最佳途径。通过三年来的随笔写作实践教学,学生对生活的认识更加透彻,思想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缜密和开阔了。

总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要持之以恒,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多思考、勤练笔,并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写出立意新颖,文采飞扬的美文来。

猜你喜欢

提升素养少教多学实践探究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有效运用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