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主体性 开辟大课堂

2016-01-13平金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素质中职语文

平金

摘 要:语文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语文;中职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369-01

语文是中职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质、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但纵观时下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其境况却不尽人意。反思语文教学的尴尬处境,笔者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始终没有摆脱老师讲学生听、死读书读死书的陈旧模式,学生被死死束缚在书本和课堂上,成了被动接受的知识存储器,毫无自由、创造和兴趣可言,学生不爱上语文课也就不足为怪了。

要改变学生不爱上语文课,语文课没有吸引力的状况,必须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全新观念,坚持学生主体原则,改革教学方法,拓展教学空间。

一、更新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

素质教育喊了多年,新课标亦实施数载,但很多语文教师的观念仍停留在旧有的思维模式上。对于对口升学专业而言,语文教学仍然盯着高考的指挥棒,考什么教什么,固守教材、大纲和复习资料,靠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来应对考试,以追求升学率为最终目的。而对就业专业来说,没有了升学考试的压力,语文教学就更显得无足轻重了,学生普遍重专业,轻文化,而一些语文教师也错误地认为,文化课应给专业课让路,自轻自贱,妄自菲薄。狭隘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了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了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独特而重要作用的发挥,从而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语文教学低迷的现状,语文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树立大语文教育思想,充分认识语文对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认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课堂、是课本,还有社会、有生活、有实践,认识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笔者在近年来的执教中,把语文和课外阅读、社会实践、修身做人紧密结合起来,如我在教学中开设了文学欣赏课,为学生讲解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文学知识和文学典故,深受学生欢迎,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改革教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毋庸讳言,目前,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单向式、填鸭式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并不鲜见。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型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该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也曾尝试实践这一现代教育思想,但最终往往又回归到传统的老路上。他们把自身教改失败的原因归咎于学生,认为学生的素质太低,根本无法配合教师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其实,学生能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完全取决于教师能否科学合理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取决于教师本身素质的高低。如果我们能真正做到了解学生,精心备课,因材施教,那么,预设的教学计划和任务是完全能够如期完成的。所以,我们应反思自己的教学存在哪些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探索适合学情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在快乐中成长。这样的教学才是科学的、民主的,才是富于生机和活力的,才能真正被学生所认可。笔者在教学中,尽力把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够完成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如课前布置学生完成课文中重点字词音义的查阅、作者的简介、课文内容的概述和主题的提炼等;课上注重以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如教学鲁迅的小说《祝福》时,提出了“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这一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陡然而生,纷纷讨论,积极发言,我因势利导,把课文的学习引向深入;在教学《项链》、《警察和赞美诗》等课文时,利用小说耐人寻味的留白让学生发挥想像,续写结尾,并在班级中相互交流评比;学习话剧《雷雨》和《茶馆》时,让学生分组编排课本剧并进行公开展演,寓学于乐,效果极好;教材中有大量的应用文,我力避枯燥的说教,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锻炼表达和应变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作文教学中,一改教师大包大揽的陈旧方法,大胆放手让学生互批互改,教师只负责指导方法,抽查结果,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评,这样一来,学生无论作文还是批改,都比以前更为用心。总之,把课堂还给学生,相信学生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语文教师做个“坐收渔利”的旁观者,何乐而不为呢?

三、拓展延伸,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广阔天地,大千世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包容在语文的内涵中。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又云:“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因此,学习语文,决不能局限在狭小的课堂上,停留于有限的书本中,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语文教学决不能闭门造车,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俯仰天地的窗子,让学生尽情的浏览外面的精彩。美丽的自然风光、典雅的人文景观、博大的文化艺术,都是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和源泉,学生只有置身其中,才能收获丰富的知识和情感,获得灵感的启迪,才能拥有一颗善于感知的心灵。这些,都是语文学习最为重要的宝贵资源。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注意让学生广泛涉猎,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坚持在任教班级中集体订阅《读者》、《意林》、《思维与智慧》等十多种优秀期刊,购买数十部中外经典名著,让学生博览群书,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活动,如开展“百首唐诗宋词、《三字经》诵读”大赛,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文学积累。此外,我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郊游远足,领略家乡的风景名胜,或参加志愿者服务如学雷锋、推广普通话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历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语文学习的课堂延伸到更广更远。

以上结合教学实践谈了点一孔之见,实际上,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决非朝夕之功,需要全体语文同仁共同努力,不懈探索,笔者在此不吝浅陋,抛砖引玉,以就教于方家。

猜你喜欢

素质中职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